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有多久没有畅快淋漓地聊天了?

有位作家表示:我们的聊天能力正在快速衰退,在跟朋友的聚会中,话题永远都只能围绕着明星的八卦、别人的隐私、生活的牢骚。

他提到一个观点:“人与人之间聊不起来,一部分源于文化生活的贫乏,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

这段话令人联想起生活中很多聊天的场景:

伴侣坐在一起,一个人吐槽工作中的奇葩同事,另一个一边玩手机一边漫不经心地应和着;

朋友之间吃饭,一个有沉重心事,另一个给予隔靴搔痒式的安慰;和亲人打电话,往往也是询问和关心一些生活琐事。

并不一定同意这位作家的话,但“生命交流”这个词吸引了我,听起来就有活生生的感觉,能感受到真实连接和彼此存在。

你有多久没好好聊天了?

但这样的聊天是似乎越来越稀缺了。

就像一些人在午夜梦回时感觉孤独难耐,明明微信通讯录里躺着几千个人,却发现一个能说话的人也找不到。

这也就形成了一个现象:大家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可每个人似乎都像一座孤岛。

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家对感受层面的回应越来越少了。

就像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描述的孤独。

一位网友在豆瓣上写的短评是:各自都成家带孩子以后,曾经掏心掏肺的哥们话都少了,就算说,也是闲聊一下八卦,愤青一下物价。把这书推荐下说还不错,没回音,说油价高,过路费免了才终于有个回音,这跟老刘想说的那种感觉一样不?

像这位读者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掀起的渴望共鸣回应的情感波澜终究只能自己承接消化,等它慢慢消散。

相反,被八卦占据的聊天,却不断在生活中争取意义。

我有个同学群,每天都有人发酒局饭桌上菜碟里的残羮、所到娱乐场所的足迹,然后彼此十分热情又虚假地商业互吹一番。

这背后的动力似乎又很清晰:他们可能都渴望获得一种“被看见”的感觉。

渴望有人看见他们的成功和热闹,而在这背后,更深层的渴望是有人能镜映他们繁华背后的荒凉,热闹中映射出的无聊。

然而,如果要离真实更近一点、表达一些内心想法,似乎像有危险一样,大家很有默契的三缄其口,在内心深处藏着欲说还休的孤独。

这可能是现代人共同的遗憾:

有多少人没有畅快淋漓的好好聊过天了呢?有多少人还记得,上一次聊过天之后,发现孤独被驱散了,彼此被温暖了,心灵的暗角被点亮了,是什么时候?

什么样的聊天才算“生命交流”?

也许这样的聊天才能算得上“生命交流“吧。

首先,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真实流动。

说者愿意袒露真实的内心世界,听者也愿意去感受体会对方、真诚反馈。

就像有一个疲于应酬的人曾对我吐露这样的心声:“不愿意,也不甘心,人生多可悲。”

像他一样,有些人追求高远,却像被现实困于囚笼,无奈又憋屈。这样的情绪如果能被表达,而且被另一个人接纳和看见,本身就是一种深深的治愈。

其次,“生命交流”也应该是一种专注于彼此的交流。

这有别于表面的在场:一群人聚在一起吃饭,但低头各玩各的手机;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并没有真正在听,像“鸡同鸭讲”;都想要表达自己,但对别人说的话不感兴趣……

哪怕是好朋友之间,对彼此的专注也是很难得的体验。就像社交媒体上有大量话题,诸如“我和闺蜜间的无效沟通”之类,可见如此共识向来不少。

最近有个女生就说了这样的感觉: “我很希望有一个人能从我的眼里看到我的落寞,然后问问我,最近过得好不好。”

她很黯然地说出了她无法从任何朋友身上实现的期待。

不仅如此,那还应该是一种基于理解和共情基础上的交流。

但遗憾的是,一些语言是有伤害性的。就像有人告诉我,她经常被“圣母”的刀子捅伤。

当她夸奖别人的时候,“圣母”对她说:“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当说她受了委屈、感到非常愤怒的时候,“圣母”对她说:“你怎么能这么狭隘?别人也很不容易。”

对他人“捅刀子”,往往陷入了满足分析欲和掌控感的自恋需要。

同时,将心中的好坏两面分裂,把坏的东西投射给别人,自己就是全好的,就像是借别人实现了自我净化一样。

这可能是很多人对聊天失望的原因,所以才说人的悲喜无法相通,心里有事也大都也选择自己消化了。

什么阻碍了“生命交流”? 

能够深度交流的人是一种幸运,他们能经由人的温度感受到暖意。

但也有一些人似乎挺难有这样的体会。

比如说,生活中有些人看起来很假。

他们可能是酒桌饭局上的应酬好手,也可能是职场中的逢迎之人。在他们假性自体的面具背后是一张难以辨识的脸。 

假自体的形成与早年养育环境十分相关。

温尼科特提到,婴儿会把环境中的体验整合到自体里面,如果养育者不以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为主,孩子必须取悦和迎合养育者才能获得爱。

于是,成年后,他们就被假的姿态囚禁了。对他们而言,要做到自发和自然、感到真实和真诚都不容易。

他们也可能是让人觉得很乏味的人。

比如说对外在缺乏感受力的人。无论外界发生什么,他们能调动起来的反应都很低,缺乏真实的兴趣和丰富的情绪。

以前工作中有位同事,无论别人向她分享了什么事,快乐的也好让人气愤的也罢,她给别人的回复都是:“很正常“。除此之外,她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这样的平淡,也许源于她自己就没有被好好回应过,或许她的养育者给予她的也一直是像平板一样缺少表情的脸。

由于她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没有得到过一种确定,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说,无法调用出丰富的内在模板去应对外在世界。

他们或许也是看起来很孤僻的人。

有很多人对庸常的排斥,使自己与大众分道扬镳,走到了孤独的小径上。

自恋性特质的人,往往会将眼光投向远方,现实的家长里短对他们是一种浪费生命的体现。对他们而言,与书本和精神伟人连接似乎更配得上他们的思想层次,所以在生活中往往是曲高和寡的。

他们还可能是根本听不进别人说话的人。任何一场对话中,他们都会不自觉将自己变成主角。

他们需要展现胜任感,所以会和别人讲道理,进入分析者角色,用自己的想法侵入和覆盖他人感受。

他们或许是在早年缺少养育者镜映的人,所以成年后,对镜映的过度需要会使他们用夸大性的姿态去呈现自己,让自己变成站在聚光灯下的那个人,将一场对话变成一个人的独角戏。

看见他人,看见自己

听起来,无法好好聊天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没被好好“看见”过。

而任何一种深度的连接,本质上可能都是一种相互“看见”。

可以让自己被他人“看见”,是一种与他人赤诚相见的能力,而这取决于内心的安全感和自我确定感。

如果一个人感受到外在世界基本是安全的、他人总体是好的、自己会得到善意的对待,这是早年客体关系模板在成年之后的复制。

早年形成的安全型依恋模式,可以让人对外界有基本的信任,更从容地从他人那里获得情感支持,而被充分接纳过的体验,使他们在展露自己的脆弱和缺陷的时候,也不会有羞耻感。

这也就意味着,那些羞于让他人看见的人,需要一段抱持性的关系,比如长程的动力学取向咨询,在关系中让另一个人能充分看见自己。

借由他人的被看见,也就拥有了自己看见自己的能力。

一个无法看见自己的人,必然也曾被功利化、被凌驾于人的价值本身的外在条件被衡量过,或许他也有大量没有被碰触过的情绪体验。

这些没被看见的情绪,会成为灰色能量,成为交流中的评判和投射,这是从自己心上的缺口向他人射出的箭。

能看见自己的人,才有了自洽和安宁,对自己充分照顾和接纳,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让自己能量流动,不再评判和自我怀疑。

而这时候,他才有能力真正看见别人,给他人一束共情的清澈目光。

这样的相遇,才会使人不再孤单,这样的交流,才是厚重而丰富的。每个人如果能够多一些这样的体验,心底也将存放越来越多的温柔吧。


在《真实案例解析与督导》第3节与第4节课程中,来访者因早年创伤走进咨询关系,内心痛苦从话语中流露,倾听言语背后的心灵渴望,正是咨询师进入来访者潜意识的入口。如何理解早年养育经验对心灵产生的影响?借此可以略窥一二。


作者:南小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终身成长者,一个对生命充满好奇心的人。


编辑 | 大虾  插图 | 《爱在日落黄昏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作(zuō),请“深”作!
动不动就讲道理的人,情商是有多低?
25岁全裸拍片被封,却成“中国最被低估女演员”:她的疯狂里,藏着人最真实的样子!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投射性认同会落空吗?
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心理学解析:圣母型人格
不爱说话的人,内心都在想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