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中医泰斗任应秋的经方笔记, 建议收藏

小 编 导 读

“读经典,做临床”一直是学中医的最佳境界。纵观古今中医前贤大家,无不是谙熟中医经典,勤于体悟临证,才能发皇古义而立新论。这其中,中医泰斗任应秋先生更是将“读经典”做到淋漓尽致。任应秋先生对《伤寒论》等经典进行深度挖掘,从字句到医理都有解读发挥。而任应秋先生的经方笔记,相信也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各位看官有福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任应秋先生对《伤寒论》第174、175条关于“风湿病”的精彩论述~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一云脐下心下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校勘]成无己本、《脉经》:“疼烦”作“疼痛”。《外台秘要》:“不渴”下有“下之”两字。《千金翼方》:“不渴”下有“下已”两字。《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去桂加白术汤”作“术附子汤”。成无己本:“桂”字下有“枝”字。《金匮要略》:“其人大便鞕”句,作“大便坚”,无“其人”两字。

桂枝附子汤方。成无己本:附子“破”字下有“八片”两字。

去桂加白术汤方。《金匮要略》名“白术附子汤”;用附子一枚,白术二两,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六枚;“水六升”作“水三升”;“煮取二升”作“煮取一升”;“法当”以下五十二字无。《玉函经》:名“术附汤”;生姜作“二两”;甘草作“三两”;大枣作“十五枚”。《外台秘要》:引仲景《伤寒论》云:“本云附子一枚,今加之二枚,名附子汤”;又云:“此二方,但治风湿,非治伤寒也”。

[音义]搏,音博,至也,击也。风湿相搏,犹言风湿并至,风湿交作的意思,方有执改作“抟”,取义亦不过如此。

[串解]陆渊雷云:“桂枝附子汤,即伤寒太阳篇之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按:第21条、22条),再加桂枝一两,附子二枚,彼云: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盖因中风汗出而用桂,因胸满而去芍,因阳虚恶寒而用附。所谓阳虚者,体温低落,细胞之生活力衰减也。此条之桂枝附子汤方,药既同去芍加附汤,而桂附尤重,即药以测证,则知体温低落,汗出恶寒,必更甚于去芍加附汤证,经不言者,省文也。体温低落,汗出而不得蒸发,于是既出者流离于皮肤,则恶寒益甚,未出者停蓄于汗腺,则郁成外湿,谓之风者,以其得之发热汗出之中风也。身体疼烦是风,不能转侧是湿,不呕不渴是里和胃中无病,亦以明八九日之非少阳、阳明证也,脉浮虚是表阳微,涩是湿,重用桂枝者,治其自汗之风也,重用附子者,复其将绝之阳也,不用芍药者,无拘挛之证也。”

大便鞕,应从原注的“脐下”或“心下”硬为妥。

[语译]患伤寒八九天以后,呈现周身疼痛,烦懑不安,运动不自如等症状,脉搏的波动,浮虚而滞涩,这是阳虚而并发的风湿证,可以服用“桂枝附子汤”。假使大便不好,小便还正常的,可以酌量用“去桂加白术汤”。

[释方]桂枝附子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加重附子,作用当同,参看第22条方释。

去桂加白术汤。程应旄认为:此湿虽盛而津液自虚也,于上汤中去桂,以其能走津液,加术,以其能生津液。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校勘]成无己本:“疼痛”作“烦疼”。

甘草附子汤方。《玉函经》:白术、甘草均作“三两”。《外台秘要》:甘草亦作“三两”。《玉函经》:“二升”作“三升”。《金匮要略》、成无己本:“汗止”作“汗出”,无“将”字;“始”字,作“妙”。《千金翼方》:“始”字作“愈”。《外台秘要》:风湿门引《古今录验》“附子汤”,即本方。

[串解]钱潢云:“掣痛者,谓筋骨肢节抽掣疼痛也。不得屈伸,寒湿之邪,流着于筋骨肢节之间,故拘挛不得屈伸也。近之则痛剧者,即烦疼之甚也。疼而烦甚,人近之则声步皆畏,如动触之而其痛愈剧也。汗出,即中风汗自出也。短气,邪在胸膈,而气不得伸也。小便不利,寒湿在中,清浊不得升降,下焦真阳之气化不行也。恶风不欲去衣,风邪在表也。或微肿者,湿淫肌肉,经所谓湿伤肉也。风邪寒湿搏聚而不散,故以甘草附子汤主之。”

本条的症状比上条更重笃。上条疼痛仅不能转侧,这条更不得伸屈,不得近;上条小便自利,这条小便不利;上条不呕不渴,这条汗出短气。短气、身微肿、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都是心脏衰弱的征象,钱氏所谓“真阳之气化不行”等等现象,都是由于心脏衰弱造成的,所以要用“甘草附子汤”的强心剂。

[语译]患风湿病,周身骨节疼痛,不能按摩,不能运动,时而出汗气喘,怕风,要多穿衣服,小便不通利,身上各部都有轻度的水肿,这是心脏衰弱的现象,可以用“甘草附子汤”强心除湿

[释方]吴仪洛云:“此方用附子除湿温经,桂枝祛风和荣,白术去湿实卫,甘草辅诸药而成敛散之功也。”

中医泰斗之所以称为泰斗,就是因为阅读其著作时,无论读者的医学知识处于何种层次,都可从中汲取营养,获得诸多启发。任应秋先生用心至此,不可不读啊。

《 伤寒论语译 》

《伤寒论语译》,任应秋著。任应秋先生体悟到学习《伤寒论》很难,他要做一些事情,使后学者能够容易入门。所以50年代编著了这本书,任应秋先生在“序”中说:“这本书,是我学习《伤寒论》的笔记,基本是以林校本为蓝本,不敢稍加窜改,选用诸家注义,总求其平易通达,而合乎临床实际者用之,文质如何,究竟不是我选择的目标。我学习《伤寒论》的方法,是从基础起步的,所以我极珍重异本。先从事校勘,使大家都能够通过各种异本的比较来阅读条文,解决问题;渐次而音义,而句释,而串解,而用现代语翻译出来,达到对每一条文的初步理解;每篇又略为分段,并加以表解,把各个不同性质的条文都联系起来,更易于对《伤寒论》作全面的体会。存心虽如此,学力究有限,是乎否乎,终不敢必,还是盼望大家对我提出批评吧!”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泰斗任应秋的经方笔记, 建议收藏
【每日学伤寒】
黄元御,徐灵胎,胡希恕,倪海厦谈桂枝附子汤。
《类方讲伤寒》--理中类方之三
甘草附子汤
84、白术附子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