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耀会:长城是农耕与游牧文化碰撞和融合的生命线

自从30年前开始接触长城,我就常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历史上中国没有修建过长城,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历史上中国没有修建过长城,今天的中国人,还会是今天这个模样吗?我和很多人探讨过这个问题,答案可谓五花八门。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但确信如真是那样的话,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就不知道会是什么人种。更不知道,那些人会长成什么模样,但肯定不会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样子。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因为谁都没有机会,去证实任何的假设。
还是让我们来认识长城的历史吧,这些认识不是假设,都有历史依据。只是这本书的任务是向读者普及长城知识,所以就省略了历史文献的引用。
长城是农耕与游牧不同的族群,长时间在农牧交错地区拉锯式争夺生存空间的产物。
走在秦汉长城上,看到暗红色斑驳的老苔,人们会想到血的痕迹。长城上留下了很多农耕与游牧民族文化与生命,碰撞后流出的鲜血。当生活在长城两侧的民族,一方有实力让自己的个体性和集体性欲望膨胀起来,并且无限制地放纵这种占有的欲望,就会导致战争,就会引起大规模的流血。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城地区的原始农业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采集、渔猎等经济类型只是辅助生产手段。约在距今3500~3000年左右,畜牧业才逐渐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马具的广泛应用,骑马民族逐渐扩大其空间分布范围,最终形成了以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的游牧经济类型。
农牧两种经济类型是什么时候分开的,又是怎么分开的?人类从采摘发展到种植,除碾磨器、磨制石斧的广泛使用之外,还需要一种可以打破采集渔猎社会生态平衡的推动力,才能使人类走向农作物种植的生产经济模式。
这个推动力可能是一种危机,如气候恶化而日益变得干旱,导致人们为获得食物和水,向日益缩减的水泉和绿洲周围凝聚。被迫向小流河岸和渐趋干涸的泉源集中,就必须更加紧张地寻求生存之道。动物和人就要成群结队,向逐渐变成沙漠地带中的孤立的绿洲走去。
这个推动力也可能是人类活动,打破了原来生态平衡的后果。如由于动物被大量猎捕,而造成的减少。或是因人口较快的增长,自然采摘无法满足群体的生存需要。


还可能是一些先进民族,从采集、渔猎的经济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认识,逐渐把收集和猎获的植物、动物变成家培作物和家畜,并渐渐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周边的地方扩散。农耕民族向着条件更为优越的地方迁徙,把荒凉不能种地的地方留给了游牧经济。
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都是按照经济类型而划分的基本区域。长城地区基本上是介于两者之间,宜农宜牧的农牧经济混合带。北方这样的农牧过度地带范围非常广,大致从大兴安岭东麓经辽河中、上游,循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至祁连山,直抵青藏高原东部。东西横跨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纵横交错的中国历代长城,差不多都分布在这个区域。
农耕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类型,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形成了天然缺乏战斗精神的性格特征。长城都是由农耕民族修建防御游牧民族,或是由定居了的半农耕半游牧民族修建,防御更北边的游牧民族。长城作为一个军事防御体系,有其明确的战略目的和战略任务。修建长城并不是一时一事的军事行为,不是一种战役性的军事工事的修筑,其目的和任务也不是完成战役行为过程中的防御保护作用。
长城的修建完全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是长城修建最高决策层为实施全局战略而采取的军事防御手段。修建长城是为了落实保护农耕地区的战略方针,实现保护农耕民族政权的战略任务。修建长城的部署是国家在确定了这个地区防御总方针、总政策和战略行动之后才实施的。


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长城修建者建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长城在消灭敌人方面的军事作用比较弱,只有敌人来进攻的时候,守军才能依托长城有效地杀伤敌人。在非战争时期长城的作用主要是保障长城沿线、长城内外进行友好交往的秩序。
修建长城的农耕民族,如果无视来自长城外面游牧民族的危险,就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损失。非战时期不能积极准备和遏制有可能发生的战争,不能很好地集结备战,长城地区持续稳定的战略目的就不可能得到实现。如果长城防御体系松弛下来,不论其威慑性的目的还是实战性的目的,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长城地区进攻与防御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促使战争更频繁或更大规模地爆发。
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长城防御体系只要真正有效地运营,都能起到真正的防御作用。平时进行备战方面的建设,以严阵以待的姿态威慑对方的行动;战时可以迅速调集兵力,指挥协调各兵种对进犯之敌进行堵截围歼,各部队、各兵种发挥自身优势进行的有效配合,可以对一些突发的进攻和骚扰进行迅速及时的反应,采取灵活有效的行动。
秦始皇、汉武帝修建长城,都是在自己的力量很强大,而对方的力量相对弱小的时期,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
在自己还没有成为一个长城研究者的时候,站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长城上,就想用心聆听秦皇汉武,决心修筑长城时的内心独白。我相信他们总会有自己的道理,可以让我在感怀长城曾经的沧海时,认识一份历史的深邃。他们为什么要在自己强大的时候修建长城,而不是采取其他方式来解决与游牧民族的冲突?
决策者考虑问题不外乎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外,继续拓宽自己的控制地域;另一个是向内,问自己还有没有力量向外拓展,能否保住已经获得的土地。这样一来,秦始皇、汉武帝修建长城,不外乎考虑了以下几种因素:
第一,统治者要实现有效控制长城区域的目的。长城区域的稳定、长城区域的安全与国家政治利益高度一致。这个地区不稳定,就会对中原农业地区的地方政权带来很大的危险,社会就会出现不安定因素。这个地区完全得到控制之后,就会对游牧民族在心理上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
第二,要实现保障内陆安全战略意图。控制了北部农耕和游牧过渡地带的战略要地,是保障内陆安全的重要举措。当战略上重兵突击征讨这一主要目的实现了之后,要保障宜耕宜牧地区的控制权,就要对一些战略要地进行控制。控制了这些要地,进可以给敌方以更大的打击,退可以保护大后方的整体安全。
第三,要充分考虑长城地区防御的成本效益。在广阔的长城区域,用更大的军事力量去保护这一地区的安全,朝廷人力和经济力量都难以承受。为了这个地区的安全、为了实现国家的战略目的、为了保护国家的政治利益,付出过高的代价甚至代价高到不可能承受的程度,这个目的照样实现不了。所以,统治者经过仔细思量后,选择了修建长城的战略手段,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高的战略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充分考虑防御游牧部队机动性的需要。长城区域十分开阔,而游牧部队机动性又非常强,在广阔的区域面对机动性强的敌方,面对几千里甚至上万里的区域上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区域控制十分重要。特别是这类型的战争往往规模不大,也不是以颠覆中央政权为目的的。所以修建长城,建立长城防御区域,是与长城区域实际防御相适应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保证在这个区域规避战争这一目标的实现。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长城之外的游牧民族,兵和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一个牧民,在驻牧的地方,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拿起刀枪就是战士。当农耕政权不能控制局面的时候,任何一个牧民都可以杀进村落,大抢一把。有了城墙的隔离,农民和牧民才能形成均势,维持最基本的力量平衡。

(选自董耀会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城的特点
明朝灭掉元朝后, 蒙古人为什么又很快变回游牧民族, 而不继续务农
不打不相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中的冲突与民族融合
李世民康熙都反对的长城,究竟有何用?西方:秦始皇就是个害人精
一次性讲透
长城在军事上没有用?光有长城没用,光有驻军也没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