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全驾驶之信念价值层次:沟通互动原则

导语:知己知彼,让知己让知彼,百战不殆


在介绍行为层次起步、变道中,提出一观察、二沟通、三动作的步骤,在能力层次中也介绍了沟通互动的能力,可是我觉得没有将为什么要沟通互动讲解透彻。这次出一篇沟通互动的文章。

有一个词语叫“车流”,是指众多车辆在车道上来往不绝运动的一种状态,车流速度一般用车流量来衡量。说明车流具有水流动的特性。驾驶员驾车行驶,是车流中的一个分子,就如水流中一滴水一样。

作为车流中的一个分子,不能与车流中其他分子发生接触,接触就会发生交通事故。车流中行驶的每一辆车,都是由人驾驶的,由于人认知、能力、行为等的差异性,所以每一辆车的行驶状态和即将状态是有差异的。比如,发现前方堵车,有的司机提前减速,同时亮双闪传递危险信息;有的司机却要到非减速不可才急刹减速;有的司机看见前车已经减速亮双闪了,为了提前一点,还要加速超车抢在前面等等。所以,参与交通的每一辆车的下一步行为是不可预测,因此,车辆和车辆之间驾驶的员沟通互动就显非常有必要了。

(不可预测的驾驶行为。当时最坏的行为为变道是可以判断的)

(这里说明一下:每一辆车的下一步行为虽然不可预测,可是车辆最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为是可以判断的。安全驾驶的预判危险,就是假设参与交通的车辆,以都会做出最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为为前提,进行提前处置。)

一、沟通互动的前提:沟通对象

问题:在只有自己行驶的路上变更车道时,你会打转向灯吗?

回答:……

有人会打转向灯,知道有因观察疏忽而没有发现的潜在车辆,不管是否有车,都一丝不苟;

有人却不会打转向灯,认为没有其他车辆,打了也没有人看;

有人却不管有没有车,变道都不打转向灯。

沟通互动,需要有沟通互动的对象。

有的直接通过视线直接能观察到。如通过瞟后视镜发现的车辆;

有的虽然看不见,却能通过耳朵听到他的存在。如进弯道前鸣喇叭的车辆。

有的却像幽灵一样,突然冒出来吓司机一跳。比如弯道不鸣喇叭占道行驶的车辆,从视线盲区冒出来的行人、二轮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等),在没有灯的隧道里面没亮尾灯的黑色车辆等。

沟通互动,需要互为沟通对象。如果仅仅是自己发现了对方,而对方没有发现自己;或对方发现了自己,自己而没有发现对方;或双方都没有相互发现。这种沟通是单向沟通,是无效的。只有双方相互发现了,才是沟通互动的前提。

因此,驾驶车辆:

1、尽量通过眼睛、耳朵来发现别人的存在。

2、重要的是要假设盲区内有别人的存在。

3、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鸣喇叭、闪大灯等方式,提示别人和盲区内假设存在别人,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存在。

怎么做?

请阅读《沟通互动的能力》和《识别盲区的能力》。

二、沟通互动的效果:有效语言

沟通互动,首先得有共同语言。两个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说话,犹如鸡同鸭讲,各讲各的。车辆之间驾驶员的沟通是使用车辆的喇叭和灯光进行。

其次语言的表达方式简洁、内容准确、传递高效。这样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车辆的即将动作传递给对方,且对方能够准确理解意图。

(连续点刹传递危险,视频车驾驶员理解和跟刹能力不足)

因此,驾驶车辆:

1、尽量准确理解别人要做什么。

2、重要的是沟通无效时,要以最坏的方式来判断对方即将要做什么。

3、更重要的是要用有效语言表达,让别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怎么做?

请阅读《沟通互动的能力》和《识别盲区的能力》。

三、沟通互动给驾驶员带来的感觉:舒服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驾驶车辆,不仅仅是要“知己知彼”,更重要的是要“让知己、让知彼”,让对方知道自己,让对方知道对方自己。如,对方疲劳骑线行驶时,通过鸣喇叭、闪灯提醒对方我们存在,提醒对方正在危险行驶。

只有沟通互动的双方都“知己知彼”,驾驶车辆方可“百战不殆”。这种沟通互动的驾驶方式,给我们驾驶带来什么感觉:舒服。

因此,驾驶车辆要的效果:

1、要让自己舒服。

2、重要的是也要让别人舒服。


作者:熊猫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车人应学习的“车言车语”
开车灯语—你不得不知道的行车安全知识
登录机动车驾驶员网上理论学习平台
读懂灯语方可上路 常用汽车灯语的用法【图】
造成车辆擦碰的七种危险行为
句容人开车十大忠告,别怪我没告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