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线、假林线、林线倒置,一次说清!

作者:一直 | 排版:杳杳

在山体垂直自然带谱的考察中,除了雪线,林线也考得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它。


 01 

  什么是林线?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

赤道地区高山植被带模式图 | 制图:一直
这里的森林上限一般有两种界定:

狭义的林线,又称郁闭型林线,在这条线以上,难以生长郁闭型森林(以冷杉、云杉为主的针叶林为主)。高中地理说的林线就是这一种。

【注】郁闭型森林:指茂密的森林,即乔木生长繁茂,枝叶交错,树冠彼此互相衔接的状态。


乞力马扎罗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郁闭型林线以上往往还生长着少量的乔木,这些树木散生生长,分布相对稀疏,形态也更为低矮。

阿尔泰山 |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因此,广义的林线一般指的是一个过渡地带,即是郁闭型林线和树种线之间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区域。

广义林线示意图
如图所示,广义林线所代表的过渡区内仍然有少量乔木生长,并且在最高处以矮曲林居多。

长白山高海拔岳桦林景观
矮曲林,主要是由矮化、扭曲及形变的树木组成的林地,通常分布在山地森林上限附近。

在这样的海拔高度,由于风力强劲、冬春积雪较多以及土壤相对贫瘠,树木变形或矮化成灌丛状,甚至匍匐地面倾斜向上生长。这其实是植被适应地理环境的具体表现。

是不是所有山体上,都一定有林线呢?

不一定!

比如,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很多低山或中山中,山坡上的森林可能会覆盖山顶,这时自然就不会有明显的林线;

在中低纬度地区,一般在足够高的山体中,才能同时看到林线和雪线。

图源:网络

还有,山体的相对高度也很重要。以珠峰为例,由于南北两坡相对高差不同,北坡海拔高,气温低,没有森林分布,自然也就没有林线;南坡纬度更低,山体坡面的相对高差大,且水热条件较好,林线分布高。

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林线和雪线分布图
在有林线的山体上,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林线海拔的高低呢?


 02 

林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森林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热条件,因此,林线高度受热量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 先看热量

据研究,(郁闭型)林线所在的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注】也有研究认为全球林线与植物生长期的5.5—7.5℃等温线大致重合。


就是说,冬季的寒冷并不可怕,一年之中生长季节的平均温度才是关键。

高山针叶林属于亚寒带树种(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具有各种抗旱耐寒的结构,以适应非生长期(冬季)的低温严寒。

但是在生长季,基于生长需求对温度要求较高,如果夏季气温在-5℃以下,针叶林就会受到冻伤发生死亡现象。

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空间尺度),在同海拔的前提下,纬度越低的山体,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即相比高纬地区,低纬地区的森林能长到更高的海拔)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而同纬度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分布越复杂,有可能会有林线分布;如果山体海拔很低,则有可能没有林线。

同纬度山体,不同海拔林线比较示意图

制图:一直


在我国,山地林线高度呈现西南到东北方向递减的趋势。

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

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理论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一方面,反映了纬度影响下的热量变化,总体上纬度越高,热量越少,林线分布越低;

另一方面,水分因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国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丰沛的印度洋水汽提供了良好的水热条件,因此林线分布相对较高。

这时候,也许你会问,既然水分越多林线越高,为何在我国同纬度地区,西部林线整体高于东部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
① 相对东部,我国西部距海洋较远,云雨量相对更少,生长季的光热条件更好,林线高;

② 西部山体数量多,且总体海拔高,群山内部气温比外部高,山体效应明显,林线高。

【山体效应】山体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体本身及其周围环境的气候所带来的影响。一般来说,山体的海拔越高,隆起地块的表面积越大,山体效应就越显著。


【相关链接】

👉“效应”系列第九讲|山体效应,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如果我们去看更小的空间尺度,在水热因素的影响下,即便是在同一山体,不同坡向的林线高度也会有差异:

阳坡:热量充足,林线较阴坡更高;

迎风坡:水分较多,林线较背风坡更高。

同一山体,不同坡向林线比较示意图
制图:一直

当然,关于阳坡和迎风坡的结论不能死记硬背,毕竟在不同的区域背景下,会有很多具体情况。

比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的影响大于热量。所以阳坡,因蒸发较强,水分条件更差,很难有大面积森林分布;而在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更好,所以可能有森林分布。

山地“阴阳脸”是指以山脊线为界,

一侧山坡林木葱郁,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


当然,在同一山体同一坡向上,受坡度、地势起伏等原因影响,林线也还会有高低差异。

坡度越陡,表土易流失,土层薄肥力低,不利于树木生长;

坡度越缓,土壤相对深厚,利于树木生长;
地势隆起处,接受太阳辐射多,热量条件相对更好,利于树木生长;

地势低洼处,太阳辐射量较少,如果还有积雪覆盖的话,热量条件就会更差,不利于树木生长。

阿尔泰山 |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除以上水热因素外,在高山上,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林线分布的高度,如强风、山火、种间竞争(灌丛等其它物种的竞争力比树木要强)、人为毁林开荒等。

假林线示意图 | 制图:一直

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在某些山地可能会出现“假林线”的现象。

假林线是指在亚热带山地海拔较低的地区,由于特定的环境条件,实际森林分布的上限低于气候林线。

【气候林线】水热状况能满足森林生长的理论高度。


假林线以上区域通常自然环境相对较差,如山顶湿冷、风大坡陡、土壤贫瘠,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多冻土等,会有一些限制森林的生长的自然环境因素。

如果再加上长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当地居民伐木毁林或人为引发的山火等,都有可能造成原始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时林线的位置并不能代表当地气候下林线真实的分布高度,也就是说,此时的林线是“假林线”。


 03 

林线倒置

前面一直在说林线,也就是森林上限,现在再来看看森林的下限。

喜马拉雅山南翼垂直自然分布示意
左图:星球研究所

很多地方森林带的下限其实就是山麓地区。森林在山体的分布范围,就是从山麓到林线(如上图)

但也有些地区,山地森林并不是从山麓开始向上分布的,森林分布的区域出现在半山腰。这种在山坡上两个海拔高度之间出现的森林,称为林带

森林下限示意图 | 制图:一直

我们现在说“森林下限”其实就是 "林带的下限"。这时,森林界限的含义从上限变为下限,这种情况我们称为“林线倒置”现象。

导致林线倒置现象出现的因素包括:

① 降水

干旱地区,随着海拔上升,降水量递增,在一些高山半山腰出现最大降雨带,出现林带缠山腰的现象。

如天山山脉,北坡为盛行西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北坡半山腰水分多,出现山地针叶林带。

天山-博格达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② 冻土、地下水

寒冷地区河谷、盆地,有冻土层存在,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森林无法延伸至此。如东北有些地区森林生长在山坡上,而海拔较低的河谷和盆地是湿地,没有森林发育。

③ 焚风效应

西南地区横断山区,受焚风效应影响,形成干热河谷,难以发育森林,多耐旱灌木分布;谷风携带水汽抬升冷却凝结在山顶附近形成云雾带,发育一定的森林。

横断山区干热河谷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④ 地形逆温

雪山和冰川上的冷空气下沉,汇聚到河谷、盆地造成地形逆温,不利于森林发育,形成森林下限。

更多关于林线的内容,可点击链接了解哦~👇

👉【高中地理精讲】纯文字类试题该怎么解答?什么是林线?

 04 

  做完题再走~

(2021年天津卷)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上下滑动查看)

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沿线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高差大,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B正确;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处,C错误;川藏铁路东部河流注入太平洋,D错误。故选B。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由此可知适合雪豹活动的范围相对背风坡较小,ABD项错误,C正确。故选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专题——林线和林线倒置
微专题:森林
一日一题 选择题——山地气候
【一日一题】(1050)喜马拉雅山中段土地覆被类型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3.该山地自然带垂...
影响降水的因素:每日一题,助力高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