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51个深度思考 | 一年读50本书,如何记住其中90%的内容(包括详细知识和内容结构)

第51个深度思考 | 如何提高「读书效率」

文 | 程驿(ID:daozhangsiwei)

十年前,我在咨询公司做数据分析。

每隔一段周期,Manager就让我们讨论一种能力,「过目不忘」。

分析师经常要做“3天了解一个行业,7天深度了解一家公司”这种举动。最疯狂的时候,团队会被要求在几小时内看完100多份报告,基本记住并掌握。

枯燥乏味的信息,更像是一只老怀表,普通人当然很难理解其中的复杂零件。

而我们更像就是“钟表匠”,能够准确识别并建立完整的「信息结构」。

一直以来,我也在尝试,把这种能力,用在读书上。

”记不住读过的书“这个问题,当然也不在话下。

这篇文章,将详细解锁,看完你就秒懂了。

如何深挖一本书的内容

写作这两年,我遇过很多人,声称自己一年可以读很多书。

但说实话,我每次都忍不住(其实都忍住了)想问一句:

“能够记住并使用其中多少信息呢?”

在统计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信息利用率」Information utilization)。喜欢读书的人,都应该了解一下。

这是什么概念呢?

比如昨天在社群中,成员小莫说自己很喜欢《人类简史》。

然后我问:

“读完一遍,学到了其中多少内容呢?”(Q1)

小莫回答,“仔细一想,只能想起人类是靠共同想象称霸全球、智人打败了所有人类这些内容。” 

实际上,《人类简史》中,统计出来的可用信息是445条,那么小莫对于这本书的「信息利用率」就是2/445=0.44%。

如果算上一个人读过的所有书,那么这个效率更是低到可怕。

但小莫又问:

“为什么一本书会有几百条这么多信息呢?主要指什么?”(Q2)

我的回答是: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启发性知识;2、说服性论据;”。

 启发性知识 

就是一种你此前不知道,但是现在知道了,未来可以拿出去当谈资使用的知识。

比如在《人类简史》的第一章节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公司?”

赫拉利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公司只是一种集体想象”。(专业来说叫“法律拟制”Legal fiction)

这就是一个「启发性知识」

他提出了一系列疑问,标致汽车公司主要指什么呢?

是汽车吗?如果把所有汽车销毁,用标致的LOGO去造其它车,这是完全没问题的。

是Logo吗?如果不用这个LOGO,换一个也可以啊。

实际上,换公司大楼,把所有员工换一遍,这些都不会影响标致汽车公司的存在。

标致汽车公司存在本质,是集体想象。

 说服性论据 

提出一个观点,那还需给别人讲一个案例,别人才相信啊。

这就是「说服性论据」,刚刚提到的标志汽车公司也是一个。

「说服性论据」通常有四大杀伤性武器:

1、故事

马克·吐温曾说,美国最穷凶极恶的囚犯也能被故事打动,所以就不用多说了。

2、实证(案例)

书籍的是否有趣,往往取决于其中有多少栗子(例子)。

比如在《人类简史》中,有一个这样的栗子:

新几内亚以北的新爱尔兰岛曾经住着一些智人,他们会使用一种叫作黑曜石的火山晶体。

然而,新爱尔兰岛其实并不产黑曜石。化验结果显示,他们用的黑曜石来自超过400公里远的新不列颠岛。所以,这些岛上一定有某些居民是老练的水手,能够进行长距离的岛对岛交易。

智人能够进行交易,就是因为会虚构故事。

身为历史学家的赫拉利,极尽强悍的用各种栗子对我们狂轰滥炸,所以《人类简史》确实很好看。

3、实验

这是一种理性的强力说服武器。

比如一直以来人类都无法确定智人是直接消灭了尼安德特人,还是和他们混种了。

但2010年的人类基因测序计划,就直接给出了答案——部分中东和欧洲人,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4、金句

黑客式的说服效果,总能一针见血击中对方。

比如赫拉利曾说:

“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经统计,《人类简史》这本书总共有229条「启发性知识」,216条「说服性论据」(其中故事3,实证191,实验13,金句9)。

如果人生是一场战争,这些东西可都是你武器装备啊。

如何形成你的知识网络

在这里,小莫提出两个疑问:

“这本书有440条可用信息,怎么才能做好掌握呢?而且,有必要掌握这么多吗?”(Q3)

我的回答是:

“我想说的不是一本书,而是很多本。假设你一年看50本,信息利用率是40%,那都应该掌握8000条信息?

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做到掌握?”

答案是,其实只用三步(为了你更形象理解,我用蜘蛛侠来做一通比喻):

 第一,能量便当 

这里暗指「信息条」,也就是刚刚说的「启发性知识」+「说服性论据」(故事、实证、实验、金句)。

在漫画中,蜘蛛侠需要吃能量便当才能吐丝。而你也需要吃掉这些「信息条」,也就是在一本书中挖掘这些内容,专门放到你的数据库中。

很多软件都可以搞定,建议不要手抄。

 第二,蜘蛛丝 

这里暗指「知识脉络」,也就是把刚刚挖掘的「信息条」连起来。

比如《人类简史》中,出现了“认知革命(7万年前开始),农业革命(1.2万年前开始)和科学革命(500年前开始)”这三个概念,这就是很清晰的人类历史脉络,你需要把它们连接起来。

其实这些作者原本就有很清晰的写作框架和思路,连接出来,你会发一本书中最多有十几二十条脉络,掌握他们就非常容易了。

 第三,蜘蛛网 

这里暗指「知识网络」,很多网络也就可以形成你的「知识地图」了。

比如人类历史“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这是一条脉络,而同时智人迁徙路线“东非-欧洲-亚洲-澳洲-美洲“这又是另一条脉络,一个是时间上的脉络,一个是地理上的脉络,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关关系。

再加上“人类语言进化”、“人类工具进化”这些脉络,这些知识就能形成一张「知识网络」。

《人类简史》第一章的部分「知识网络」

想想看,为什么你可以轻易记住自己家里几百个物件,但是同样这些物件堆仓库你就很难记起来了。 

就是因为你在记这些物件信息时,大脑中已经有一张网络了。 

95%的人读书,只能叫把书用眼睛扫一遍,以上三个步骤完全不做,效率肯定很低。

所以我们来回答小莫的第二个疑问:

“有必要掌握这么多信息吗?” (Q4)

你可以理解很多「信息条」就像是你手机地图中的一些细小的街道信息。

在不用的时候,你确实没有必要记住它们。但厉害的人,却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全部找出来。

举个栗子:

《人类简史》的多数内容,你生活中其实都用不到。

但是偶尔一天,你孩子所在学校邀请你去给孩子们讲“人类的起源”,你瞬间就想到了《人类简史》中,关于“智人迁徙”、“工具的进化”、“语言的产生”这三条「知识脉络」,这就够一场精彩演讲。

实在记不住一些细节,也无所谓啊,你可以打开数据库,花几分钟稍微看看这三条脉络上的信息,就没问题了。

如何与其他人大脑共享

这时,小莫立即表示很期待使用这种方式,但他和其它几位小伙伴还有一些疑问:

“方法很棒!但是这么一本一本去挖掘并整理,可是需要很多时间啊!”(Q5)

问题的答案是:

“挖掘并整理一本书,通常需要一周时间,确实不够快。

但这种方式最大好处,并不你自己学习,而是可以做到成员之间的交互!”

什么概念呢?

比如我挖掘了《人类简史》,而你挖掘了《未来简史》,其中的“能量便当”(信息条)和“蜘蛛丝”(知识脉络)是可以完全共享的,你可以直接拿来用。在一个通用的数据库中,可以精确检索。

而对方形成的“蜘蛛网”(知识网络),你也可以拿来连接更多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什么叫“读书快”?

你可以大胆YY一下,假设你花半个月扎扎实实拿下一本书,但社群却有100个小伙伴在做同样的事。

而接下来半个月,你完全可以每天看别人很多资料,拆解并拼接到你自己的知识网络中。

如果有1000个人,或10000个人参与协作呢? 

是不是美到不可想象吧!

这和以前的差别在于:

此前的读书方式,是“流浪汉”的方式,每个人背个破口袋,一路捡,一路丢。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地图绘制员”的方式,你手里拿着一张地图,走到哪里,补充一些信息;遇到其它人拿着不同地图,赶紧相互补充。明显这样高效很多。

各位,从尤瓦尔·赫拉利的角度看,这都是“信息革命”了。

我们当中多数人,居然还采用2000年的读书方式(用眼睛扫一遍书籍),选择自己建立一座信息孤岛。 

你完全应该走出去,和成千上万的热爱知识的伙伴连接大脑!

你,需要一个信息协作组织!

如何参与一个知识组织

最后,小伙伴问了个经典问题:

“那么,在哪里才能够买到呢?”(Q8)

答案是:

这么好的概念,怎么会需要买呢?

我们即将建立一个叫「超脑」的信息协作组织,你完全可以加入(至少第一期不用收费,但有严格审核和少量押金)。

我和数据打了十年交道,一直以来信息在我眼里完全不一样。

信息的”读取-整理-输出“,原本是一件简单的事,无法理解很多读书组织会收费上千。

早在去年8月,我们就开始了行动,花了半年时间和一拨小伙伴大量探索了各种可能性。很理论的东西,你可以看这些文章:

《如何真正把你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3000字就给你说清楚》

如何在每次看书时,把全部内容系统装入大脑》

在2019年罗胖跨年演讲上,他也提到了我这篇文章。

 So,欢迎你加入“超脑”组织!

通过这个组织,你可以获得这些:

· 获得一大票你不知道的知识挖掘网站

· 在组织下清晰建立自己的知识清单

· 集体组织深挖书籍和其它知识

· 组织一拨志同道合小伙伴探索一个知识领域(比如集体建立心理学体系)

·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 学会一整套知识管理所需要的工具

· 连接一大票热爱知识,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伙伴

如果你想加入“超脑”组织,请做这两步:

1、填写报名表:(长按二维码)

2、填加道长微信18156392(一年至少深挖12本书,不行动的人请不要来浪费时间了)

疑问请留言在评论区。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简史——帮你快速梳理数学知识的脉络
《人类简史》——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理清了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
人类简史:理清人类发展脉络,解除历史枷锁,看到多种多样未来
思维导图102本书→43《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怎样说话才有条理清晰有逻辑?
欧洲简史——十分钟带你理顺欧洲历史脉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