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素养和智慧创新历史课教学

      热9已有 158 次阅读    标签历史课  素养  智慧  教学 

      用素养和智慧创新历史课教学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3日

      本报记者 丁连厚

      身材魁梧、面容宽和的泰安市实验学校崔成林老师已近知天命的年龄,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位一生执著于教学与科研的科研型教师,从探索“问题教学法”到“新双基”教学目标的提出,教育界的人都能品出他的科研成果及实践的分量。自2008至2010年,崔成林连续三年被聘为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的“课程团队专家”。今年,他被评为山东省2010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教师系列)。

      提升教学创新的素养

      “善于理论钻研”,熟悉崔成林老师的朋友都知道他这一特点。丰厚的教学理论,是科研型教师的基本条件。而阅读、写作是崔成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办公桌上,摞的是厚厚的教学用书;家里床头上,摆的是可随手查阅的教育专著。随手携带一本书阅读也成为他多年养成的习惯。由于爱书,他身上还发生过一系列“捡书”、“赖书”、“索书”的故事。有一次,学校清理阅览室,许多过期报刊要处理,崔成林听说后专门去找校长,希望能够挑选部分报刊。校长当然大力支持,崔成林因此而发了“大财”。原来,在其他教师纷纷挑选《时代》、《家庭》等文学或生活类刊物时,他选择了《山东教育科研》、《历史教学问题》、《山东教育》等教育刊物,足足数十本,实实在在地丰富了他的科研建构。

      “用中学”是崔成林的个体学习经验。教学实践变革催动着他的学习欲求,课堂改革遇到的重重困难,更激发起他“寻根探源”的学习兴趣。孔子、韩愈、朱熹等古代先贤的教育思想,蔡元培、叶圣陶、陶行知等近代大师的教育观点,尼采、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著,“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教育流派,都进入了他专业阅读的视野。在长期的阅读中,崔成林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窍门”:一是“对比阅读”,阅读张志勇的“创新教育”,他会同时阅读叶澜的“新基础教育”、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他会对比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和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二是“喜爱相左”,专找一些观点相左的文章阅读,比如王策三、查有梁与钟启泉关于新课改的论战,洛克、赫尔巴特、斯宾塞关于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三是“归类查阅”,学习邱兴华的“尝试教学法”,就分析洋思中学的“先学后讲,当堂训练”。大量的阅读充实了崔成林的教学思想,“来龙去脉”的查阅和对比分析让他的教研富有高度。

      勤于反思、勤于动笔,是崔成林的另外一个习惯。刚开始写作时,也是懵懵懂懂、七拼八凑。后来,他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记录,渐渐地,他的文章越写越长、思路越来越宽广。现在写作已经成为他乐此不疲的日常任务。他不给自己一个双休日,晚上下班回家就钻进书房,至今保持着晚十一点半前不休息的习惯……如今,他已经在《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科学》、《中学文科》、《历史教学问题》等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2008年12月~2010年2月,《创新教育》连续六期系列连载了他对“智慧·实践课堂”的探索成果。

      崔成林说:“阅读能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写作可以让自己想得细、做得准。坚持数年,必成大事。一个教师,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从“问题教学法”

      到“新双基”教学目标

      理论钻研、素养沉淀,关键是在实践中落实、运用、提升,才能体现出学习的价值。崔成林不是一个空谈家,作为一线教师,他深知要“用课堂说话”的道理。为寻找科学教改的路径,崔成林进行了“创新教育”课题研究,他沉浸于“智慧·实践课堂”的探寻中,开始了课堂教改的“静悄悄革命”。

      2000年,崔成林开始进行“问题教学法”实验,提炼出了“问题为导,探究为法,能力为果”的教学观点,在《山东教育》上发表了《“问题教学法”的尝试》一文。在此基础上,他又引入了“小组合作”的方法。然而,教学中的低效、杂乱问题,使他一次次陷入苦恼。为克服小组合作低效、杂乱的弊端,他摸索出了“以同伴互助为主,小组合作为辅”的方式。这些技术层面的改革,使崔成林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也从中吸取了教训,为他以后课堂教学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组织结构的改变,催生了教学过程的改变,使崔成林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2005年,他首次提出“新双基”教学目标,作为一个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智慧与人格”是社会发展的应然要求。“新双基”为他在课堂实践中实施智慧教学找到了重要抓手,标志着崔老师从操作技术的改进跃升到教学策略的探寻。“问题引领、互教互学、外化共享”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在这种背景下经无数次磨合呱呱坠地。“善融合者得天下”。崔成林把“新双基”教学与合作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寻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和现实的教改之路。

      让研究视域更广阔

      在当今信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只在书房里做学问是不可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的。年龄已近五十的崔成林既不满足也不保守。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把他引向了“写博”的道路。他以“十指成林”为笔名,建立了教学研究博客。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封闭的文本阅读被打开,博客成为他与各地教师和教育专家交流的平台,给他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他步入了网络教研反思的新阶段。

      现在,上网阅读是他每天必需的。他告诉记者:“我的学习渠道有三条:读书、上网、教学。读书给我带来的是内心的宁静,上网给我带来的是最迅捷的信息,教学则使我积累实践智慧。”

      几年来,崔成林利用博客进行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比如,围绕活动建构课堂“创新支点”,撰写了80多篇日志;围绕“学习模板”提升,撰写了30多篇思考性文章;还有“互教互学,智慧共享”文章280余篇……累计下来,有近千篇原创杂文,上千篇专业文章被收藏。崔成林感觉自己的空间扩大了、思考深刻了、写作顺畅了。

      阅读、交流、教研,改变着崔成林的课堂,也改变着他的人生。潜能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说:“你成功的速度,将取决于你身旁人的素质。”随着出去学习机会的增多,他认识了更多的专家和学者,也给他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崔成林贪婪地聆听他们的讲座,阅读他们的文章,搜集他们的著作。在阅读、交流、研讨中,他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充实着自己的情感,享受着教学研究的美感和愉悦。

      “我建不了一座桥梁,但可以做一颗石子;我收获不了成果,但可以收获过程。”正是这种痴心不改的教育情怀,以及对自己近乎苛刻的探索要求,崔成林逐渐成长为一位善于创新的科研型教师。

      大胆改革教材,

      以“问题”“任务”引领课堂

      作为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崔成林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搬走“题海战术、死记硬背、频繁考试”这三座大山,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发展。崔成林的班上没有加班加点、没有题海战术、没有频繁考试,教学成绩却优异,这得益于崔成林的大胆改革和科学创新。

      崔成林认为,课堂的低效和活动的无序多源于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崔成林把问题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纽带,以“问题”引发学生阅读、思考、质疑……以“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基于对历史课标和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他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把教学内容改编成一个个“小主题”,如“朝代更替”、“历史名人”、“政治变革”……引导学生在教材内外搜集信息,利用知识纲要、填写表格和口头表达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要么围绕一个材料、图表,要么围绕一个学习活动,或圈点标注,或勾画图表,或合作寻答,学生成了信息加工的主体,有了“老师引导,我来研究”的感觉。《人民教育》曾刊载他的改革故事:“把生活资源的时代活水引入课堂,交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他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外时间和学生一同参观,记录下历史故事,查阅与之有关的资料。……在后来的课堂上,学生个个争先发言,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学习情绪分外饱满,实现了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会了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世界。”

      让历史课教学呈现

      出生命张力

      深入崔成林的课堂,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在他布置的“表达任务”以及“问题链”中,都有“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提醒。在他的课堂上,你可以看到教师富有智慧的启发讲授,可以看到学生“两两组合”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别人,可以看到小组合作交流和质疑矫正,让人感觉课堂活动的流畅和层次清晰。传统课堂是扁平的甚至是直线的,崔成林通过“教师引领性学习,同伴互助性学习、个体反思性学习”,把课堂打造成了“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学习”相结合的立体组织形式。

      崔成林还提出了“为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而设计,为学生思维表达和表现而行动”的观点。课堂上,他把学生的“成果展示”常态化,注重学生的外化表达,鼓励他们生成自己的新思想、新思路。

      走进他的课堂,你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师生所表现出的那种生命张力。“描画图像”——让学生画北京人、山顶洞人,体会他们与现代人身体特征的不同;“成熟辩论”——或分成小组、合作筹备、一一陈述再双方激辩,或让一个人扮演两位观点针锋相对的人物,或让两个观点针锋相对的人物面对面辩论,以深化和消化历史知识;“历史模拟”——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演出历史课本剧,设身处地地体验当时的历史情境,以挑战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认识历史的欲望和兴趣;“故事演讲”——由学生自己搜集与学习内容紧密相联的人物故事、成语典故、战争经过,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演讲;“图文命题”——让学生根据教材插图、材料自己出“图示材料解析题”,经过深思熟虑对学习问题做出有根有据的结论,逆向思考教师的命题思路;还有“知识竞赛”、“小先生讲坛”……就是课堂作业,崔成林也创造性地采用“剪贴式”,内容主要有“创意提纲”、“智慧搜集”、“自主改错”,同一节内容作业形式也不同,表格式、纲要式、知识树式,完全由学生自己创意设计。打开学生的作业本,你可以看到“芭比娃娃”、“喜爱动物”、“头像粘贴”,按照崔成林的说法,这叫“形散神似”,只要学生愿意学习,什么形式都可以用;只要学生课外搜集了,课内知识也就学会了。

      创新,永无止境……

      崔成林大量使用幻灯以及其他方式来再现历史,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走上讲台,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尝试,经历新鲜和刺激,体验喜悦和困惑,课堂变成了师生展示教学智慧和发展生命智慧的空间。这样的历史课堂上没有死记硬背,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日俱增。“外化表达”疏通了学习的“来路”和“回路”,形成了知识学习的循环发展体系,是对“静听式学习”、“死练式学习”的一次重大反叛。

      初二五班陈凤仪同学说:“我喜欢历史课,因为有辩论会还有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准备资料也让我们了解了许多课外知识。”王锦家长来信说:“崔老师,我女儿过去死记硬背,遗忘得很快。您的方法,让我女儿喜欢上了历史,我们支持您的改革!”北师大教育学院李芳教授认为,这“不是传统的机械训练、题海战术,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互教’学习,他们是在‘享受过程,享受学习’”。

      然而,崔成林说,自己的课堂还远谈不上成功。他认为,历史教学要涵养人文精神、传承文化精粹,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格素质。能力是实践应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他的理想境界是:“教学应该具有大智慧而不仅仅是教学机智。当前‘串珠式’课堂教学,教师上完一节是一节,课与课之间整合度不够。真正的智慧课堂,单独听一节课,也许很普通,但一学期下来,学生应该体会到学有所获;真正的智慧教学,每一节课只是一个音节片段,最后组合成一首完整的歌曲,才是奥妙无穷的。”为此,他依然在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实的联系──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八
何谓活力课堂,如何构建活力课堂? - 专题研讨 - 教育研究论坛 - 人教论坛 - Pow...
最难忘的课才是好课?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标要求下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课
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历史课堂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