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张照片附大学生活二三事

      胡乱找东西,竟然翻出来一张上大学的照片,还是在照相馆里正式留影。万德庄江南照相馆早就随着时间的流水淘汰了,不复存在了。不成想这张照片却记忆了那一瞬间的美好。

       想了好久,是什么样的机缘,让这三个老爷们一起到照相馆留念呢?总觉得男的和男的合影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要知道,在80年代,照相是一件很奢侈很浪费的事。一般的家庭,只有在重大节日或家庭盛会时,才有可能出钱照一张全家福。那个年代,就是女同学女闺蜜,也难得有这样的浪漫,特意到照相馆合影留念。

     在那个年代,同学一起合影, 一般来说,都是专门组织一次活动或者旅游,有条件的同学从家里带一架120或135照相机,大家才会一起在活动中合影留念。

     今天,手机随时随地拍自己拍他人,转瞬间上网成热搜,听那时候的事情就像天方夜谭。那个年代,摄影大多数都是买黑白胶卷,彩色胶卷才刚从日本进到中国,别提普及,能买到彩色胶卷就是奇迹了。彩色胶卷很稀有很珍贵,一般都需要烦人托俏才能买到。

      问题来了。这么难得,这么珍贵,这么奢侈的摄影大事,是在什么样的特殊事件才会促成郑重到照相馆合影留念呢!这不正常啊,有点不可思议啊!

       冥思苦想,大费周章,终于从记忆的墙角旮旯里,挖出来这件事的端倪。这大概是1984年临毕业的 那一年的事。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实习结束了,毕业论文写完了,业余时间多了。天津师大北院图书馆阅览室缺少一个管理员,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兼职。一下午或一个晚上,总之是四个小时的阅览室整理服务工作给五毛钱的补助,一周一结,现金支付。

       我应征了这个不起眼不上档次的工作,其实我考虑的不是钱,而是为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资料库。在阅览室的后面有一间不对外开放的、这个资料库里有很多三十年代的画报杂志、有很多港台出版的当代期刊杂志,这些港台杂志都是作为内部资料单本收藏的,后来流行的金庸的武侠小说,有的就是在这些杂志里连载的。到这里查资料,是需要供职单位开具介绍信才能进入的。(介绍信:今天已不复存在了。以今天的眼界看,又是一个特定年代、特定时期证明个人身份、个人地位、个人特权的特定产物。)有了这份介绍信,想进入这间资料库,所向披靡、畅通无阻、一路顺风。没有介绍信,无权进入这间资料库的。

      而我,可以利用工作之便,进入资料库。我是阅览室助理管理员,掌管资料库的钥匙,在其他管理员老师下班以后,在大学生读者清场以后,独自一人走进资料库,穿越历史,徜徉世界。可以坦白的讲,私自进入资料库,是不被允许的,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一旦被管理员老师发现,十有八九要失去助理管理员的机会,严重了是要接受记过处分的。但是,那里的吸引力太大了,搪不住的诱惑 ,我劝自己,要允许自己犯一点点规,越一丢丢界,进入里面看一眼,再看一眼,就这样一眼一眼的把金庸的《雪山飞狐》看完的。如果有养眼的准献媚的女同学,还可以创造一点时机,给她一点特权,带她进去看看,然后你得到的福利,过来人都懂得,在那里敞开的绝对有滚滚红尘、灯红紫绿。扯远了,扯远了,回归正题。

      在阅览室工作一周以后,我收到五元钱。在八十年代,大学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大几十元钱,这五元巨款,在我这两个室友面前,熠熠发光,他们俩左一句右一句来回说,就好像鸡鵮米一样,非得请客吃饭。吃饭以后,还不算完,宰你没商量,还要有二场。二场有什么呢?当时最奢侈的也就是照相了。用大脚豆想一想,宰人请客用照相,进入照相馆的那一刻,就定格在纯洁,纯粹这个鼎级现象。


附:看到这张照片,把我的记忆激活了,这里附上几个关于照片上左边那厮的段子

      左边同学姓雷,我在中间,右边的是大彭。我们大学同住323宿舍。雷同学爱打篮球,李同学爱打排球。有一次雷同学打球回来特别高兴,原来他打篮球赢回来一个篮球。跟我们吹,这个篮球就是我的了,你们随便玩。第二天,我们323的几个人趁着雷同学不在,拿李同学的气针,插进篮球里,把气儿撒了,把篮球踹蹩了,扔雷同学的床头,就等着他来求我们,要气针、打气、玩蓝球。

      结果我们没趣了。雷同学真挺得住气,过了好几天,就是不来求我们。更过分的是,没几天,那个瘪了篮球也消失了。过了好长好长时间,我们才知道原因。原来雷同学不知道是我们几个人给篮球撒的气,他那时也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气针”这个东西。他一直以为是打篮球的对手给他使坏玩赖,输了球以后,骗他,故意给他一个坏了的篮球,拿来时好好的,第二天就瘪了。没面子,只得自己悄悄的把一个好好的篮球给扔了


     有一次班里组织到水上公园活动,大伙一起划船玩,逗来逗去,把雷同学逗急了,不跟我们玩了,非要下船,李同学一使眼色,大伙一努嘴,谁也不说话,直接向湖心岛划过去了,然后,我们告诉雷同学到岸了。雷同学从杨村刚到市里,从来没到过水上花园,不懂啊,他以为真到岸了。不由分说就跳下船了。我们笑着就把船划远了,在旁边看着雷同学从岛的这边跑到那边,从岛的那边再跑回这边,四处都是水,怎么也出不去啊。给雷同学都急哭了,我们这个乐啊,最后还是有好心人把雷同学从岛上接下来,送上岸.......

       有一个值得炫耀的事情。从这次湖心岛事件以后,雷同学再也不轻易的相信我们了,也不想跟我们再到水上公园玩了。1983年,好不容易,在大伙的再三鼓动下、并且千方百计的承诺各种条件,包括我们不划船,只为了323室友全部都到水上游玩,雷同学才勉强答应我们一起去了。好巧不巧,在水上公园我们遇上载有几十个游客的观光船翻船事件。

        我们几个人正好在岸边,看到大家落水,有一个到我们班进修的内蒙族的吴老师,第一时间跳下水救人,雷同学不会游泳,也奋不顾身跳下水,在浅水区接应吴老师救回来的落水游客,前前后后,我们救了十几个游客。为这事,吴老师英勇救人的事迹登上了天津日报。雷同学也受到学校表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献给我的老同学
未来照相馆【欣赏未来照片】
照相馆:當年最牛的照片
英子 || 误会
我知道的陆奇峰先生
小白龙镜头奇遇记‖文/晨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