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简介

春秋战国诸侯国简介一览

楚国地理环境:
 
东起今四川省东端,包括湖北省全部,兼有今湖南省东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北部,陕西省东南部,河南省南部,江苏省的淮北中部。全境北面和秦、韩、宋、郑接壤,东面是越,西和巴接界,南面是百越。楚国国都是郢。之后楚国攻灭了越族的扬越,即南越,夺取了今广东、广西以及江西南部、湖南南端一带。 
在公元前447年,灭亡了蔡(今安徽省寿县)。公元前445年,灭亡了杞(今山东安邱东北),并且后来还吞并了越国,宋国,成为战国最大的诸侯国。 
在楚国北部建有楚方城,即长城,东半部建于春秋时期,从鲁关(今河南鲁山西南鲁阳关)起,向东经过今鲁山东南,到亲水,在折向东南,到达沘阳,形成矩形,这是一道利用山脉高地连接亲水和沘水的堤防筑成的。到战国楚顷襄王时期,又开始扩建西半部,从鲁关向西,东北连翼望山,南向到达穰县,又形成一个矩形,所以称为楚方城。 
另外,在楚国北部边境设有冥阨、大隧、直辕三座要塞,东部设有昭关,西面设有扞关,东北部设有符离塞,南方设有无假关,西南边境设有厉门塞,此外还在郢都以南靠近长江地带设有木关。 
*地方郡县: 
宛郡:楚悼王时期设置,因地名宛而得名,以今河南南阳为中心,东南到息县。 
汉中郡:楚怀王时期设置,丹阳之战被秦国夺取,因汉水得名,辖有今陕西东南、南到湖北西北。 
新城郡:原为韩国地区,后为楚国夺得,楚怀王时期设置,因地名新城得名,辖有今河南伊川一带。 
江东郡:楚怀王灭越后设置,因地区名江东而得名,辖有今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以及浙江北部。 
黔中郡:楚威王时期设置,因黔山得名,辖有今湖南西部、贵州东北部。 
巫郡:楚怀王时期设置,因巫山得名,辖有今湖北清江中、上游和四川北部。 

赵国地理环境:
自今陕西省的东北部,过黄河由今山西省的中部,伸向东北部和东南部,兼有河北省的东南部,并涉及今山东省西边的一角和今河南省的北端。全境东北和东胡、燕相接,东面和中山、齐相接,南和卫、魏、韩交错相接,北和林胡、楼烦接界,西和魏、韩交错接界。其国都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在公元前424年赵献子即位时迁都到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到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到邯郸(今河北邯郸)。 
赵国的有南北两条: 
赵的南长城,于公元前333年所筑,是由漳水、滏水的堤防扩建的。从当时的战争形势推断,大体上这条长城从今河北武安西南起,东南行沿漳水,到今磁县西南,折而东北行,沿漳水到达今肥乡南。 
赵北长城,建于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之后。从留存的遗迹来看,北长城大体上有两条:前条在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沿今狼山一带建筑;后条从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向东,经包头北,沿乌拉山向东,沿着大青山,经呼和浩特北、卓资和集宁南,一直到今河北张北以南。 
为了防御的完善,赵国在东北设有无穷之门、句注塞和鸿上塞,在西北设有高阙塞和挺关,在太行山的交通孔道还设有井陉塞。 
*地方郡县: 
上党郡:因地名得名,管辖着今山西和顺、榆社等县以南,南面与韩的上党郡相接。 
雁门郡:因雁门山得名,管辖着今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宁武等县以北到内蒙古一带。 
云中郡:因地名而得名,管辖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南,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地区。 
代郡:因代国得名,管辖着今山西东北部和河北、内蒙古一带。 
安平郡:因城邑安平为名,管辖着今河北安平周围。

齐国地理环境:
有今山东省偏北的大部,兼有今河北省的东南部。全境东边靠海,南和越、莒、杞、鲁等国相接,北和燕接界,西和卫、赵交接。国都在临淄(今山东临博西临淄北)。 
齐较早的修建了自己的长城,是利用原有的堤防连结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公元前350年,齐又曾“筑防以为长城。”齐长城西端起于防门,防门早在春秋时期就扩建为防御工程。东向经五道岭,绕泰山西北麓的长城岭,经历泰沂山区,一直到小朱山入海。

秦国地理环境:
自今甘肃省的东南部,沿渭河两岸而有今陕西省的腹部,有一部分到达黄河沿岸。有一小部分土地由今陕西省的东南部伸入今河南省的灵宝。全境东和魏、韩以及大荔之戎交界,南和楚、蜀交界,西和绵诸、乌氏等戎国相接,北和义渠、朐衍等戎国交界。国都原在雍(今陕西凤翔东),秦灵公迁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公元前383年秦献公迁都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到了公元前350年卫鞅第二次变法时,迁到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毛王沟到柏家咀一带)。 
秦长城建立于昭王破义渠后,是沿陇西郡、北地郡的北边修建的。西端起于临洮,沿洮水北上,东行到今渭源北,又西北到古狄道,又北到今皋兰,沿黄河,经今兰州东北行,折而进入今宁夏。秦统一全国后,把秦、赵、燕的北边长城连结起来。 
秦国在秦献公时,东边有郑所塞,北边有焉氏塞;后随着占有土地的扩大,在东边设有函谷关,还利用自己原有的淆塞,在东南面设有武关。函谷关和武关是秦防御东方六国重要的关口。在黄河沿岸还有临晋关,在函谷关西设有湖关。 
*地方郡县: 
上郡,河东郡,汉中郡,巴郡,蜀郡,陇西郡,北地郡,南郡,南阳郡,陶郡(后被魏夺走,以后未设),上党郡,黔中郡,太原郡,三川郡,东郡,雁门郡,云中郡,颖川郡,邯郸郡,巨鹿郡,广阳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砀郡,楚郡,泗水郡,薛郡,九江郡,长沙郡,会稽郡,代郡,辽东郡,齐郡,琅琊郡,闽中郡,郯郡,象郡,南海郡,桂林郡,内使区(京都地区)

燕国地理环境:
从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南部,并兼有今山西省的东北角。全境东北和东胡相接,西和中山、赵接界,南边靠海,并和齐接界。国都是蓟(今北京西南)。 
燕昭王开始设下都于武阳(今河北易县南)。 
燕国的长城是由易水的堤防扩建而成的。,当时称为“易水长城”。这条长城从长城门起,穿过北易水,沿着南易水东向,经过汾门,再沿着南易水和滱水而走向东南。另有一条燕国北长城,建于燕将秦开破东胡后。在今内蒙古赤峰一带,全长约30里。 
燕国为防备北方游牧民族,设有令疵塞和居庸塞。 
*地方郡县: 
上谷郡:因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辖有今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延庆以西以及北京昌平以北。 
渔阳郡:因在渔水之阳而得名。管辖着今内蒙古赤峰以南,北京通县、怀柔以东及天津以北地区。 
辽东郡:因在辽水以东得名,管辖着今辽宁大凌河以东地区。 
辽西郡:因在辽河以西得名,管辖着今辽宁大凌河以西,长城以南,河北迁西以东地区。 
右北平郡:因在北平之右而得名,管辖着今河北承德、蓟县以东,辽宁大凌河上游以南,六股河以西地区。

魏国地理环境:
在今陕西境内,沿黄河仅有今韩城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今华阴左右地。 
在今山西省有其西南部,并伸入其东南部,通连今河南省北部,兼有黄河以南的一部分沿河地。东北更有今河北省大名、广平间地和山东省冠县地。领土较为分散,其主要地区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内,以及今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为交通孔道。四周和秦、赵、韩、郑、齐、卫接界。国都原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到战国初期,攻取了今河南省中部地区后,在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九年),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长城依靠洛水的堤防建立的,南端起于郑,越渭水和洛水,经历今大荔、澄城、洛川等县,沿洛水东岸的堤防北上。在中原一带,为了防备秦国,还建立了魏中原长城,从黄河边的卷开始,东向到阳武,折往西南行,到达密。这是公元前358年魏国建设的。 
*地方郡县: 
河西郡:因在黄河之西得名。管辖着今陕西华阴以北,黄龙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 
上郡:因方位得名,管辖着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延安一带。 
河东郡:因在黄河之东得名,管辖着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 
方与郡:因地方名方于得名,管辖着今山东嘉祥以南金乡等地,还包括今江苏丰县一带。 
大宋郡:因宋国得名,管辖着今河南商丘和江苏砀山等地。

韩国地理环境:
其疆域有今山西省的东南部和河南省中部。全境把周包住,西和秦、魏交界,南和楚相接,东南和郑交界,东和宋相交。国都原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相传韩武子迁都到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到了韩景侯时又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掉郑国,迁都到郑(今河南新郑)。 
*地方郡县: 
上党郡:因在上党地区得名,管辖今山西沁河以东一带。 
三川郡:因有黄河、洛水、伊水三川而得名。管辖着今黄河以南,河南灵宝以东,中牟以西及北汝河上游地区。 
上蔡郡:因地名上蔡得名。管辖今河南上蔡一带。

越国地理环境:
自今山东的琅琊台起,沿海而南,有今江苏省苏北的运河以东地区和全部苏南地区、安徽省的皖南地区、江西省东境的一部分,并兼有今浙江省的北半部。 
北面和齐、鲁及泗水上的各小国交错接界,西和楚国接界,东边靠海,南和百越相接。在越王勾践灭吴后,国都曾迁琅琊(今山东胶南西南琅琊台),公元前378年(越王翳三十三年)迁回吴(今江苏苏州)。

其余部分小国:
1,宋国:在今河南省东南部和今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之间一部分土地。国都原在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战国初期宋昭公、宋悼公可能迁都彭城。 
2,鲁国:有今山东省的东南部,国都在曲阜(今山东曲阜)。 
3,郑国:在今河南省中心部分,国都在郑。 
4,卫国:在今河南省、山东省之间北部,国都在濮阳。 
5,莒国:有今山东省安邱、诸城、沂水、莒、曰照等县之间,国都在莒(今山东莒县)。 
6,邹国:有今山东省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之间,国都在邹(金山东莒县南)。 
7,周王朝:战国时期,只有今河南省孟津、洛阳、偃师、巩、汝阳以及过黄河今温县一带。国都成周(今河南洛阳东北)。 
8,杞国:在今山东省安邱东北地。 
9,蔡国:在今安徽省寿县北部地。 
10,郯国:有今山东郯城西南地。 
11,任国:有今山东省济宁北部地。 
12,滕国:约在今安徽省滕县西南地。 
13,薛国:约在今山东滕县东南地。 
14,费国:有今山东省费县东部地。 
15,倪国:邹别封之国,在今山东省滕县东,一说在山东枣庄西北。 
16,曾国:战国初期,占有今湖北省随县到安陆一带,建都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 
17,缯国:在今山东省苍山西北,公元前567年为莒国所灭,后来又复国,到了公元前450年又被越灭亡。 
18,邳国:在丹水与沂水的交接处,应在山东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历代君王
春秋战国时期占地分别在现在的哪个省?
“琅琊”何在?历史文献中琅邪山一直都在山东境内
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因和江西一个县重名而改名!
山东省一个县,名人辈出,总人口超160万!
消失的寿张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