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汉代皇帝叫"XX帝",唐朝、宋朝皇帝叫"XX宗"?

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死了,大家是要对他盖棺论定一下的。这出自周朝,他们把商击灭之后,开始着手给两个先王摆功,一个夸为“文”,一个称为“武”,也就是所谓周文王和周武王。这个做法叫“谥”。也就是给统治者的一生行为盖棺论定。   

谥号的作用就是对君王置褒贬,让活着的王深自悚栗,不敢过分为非,这发挥了一定作用,春秋时楚共王临死,很惭愧地对大夫们说:“我幼年即位,水平很低,国家治理得很一般,还去跟晋国打仗,鄢之战败得一塌糊涂,辱没祖宗,给诸位大夫带来忧虑。如果我死了,能和先王共受祭祀于太庙,给我的谥号就叫‘灵’或者‘厉’吧,你们斟酌斟酌,哪个更适合我。”床边的大夫都愣了,不答应。因为“乱而不损曰灵”、“戮杀不辜曰厉”,都是很恶劣的谥号。但临死的王很执拗,众臣劝说无效,终于答应。不过到安葬,真的制定谥号的时候,宰相子囊又一说,该为王制定谥号了。众大夫又一愣:“王临死前不是说好了,让我们在‘灵’和‘厉’之间选一个吗?”子囊说:“我们的王有这么差劲吗?赫赫楚国,君王临之,蛮夷宾服,诸夏敬畏。他老人家竟然还觉得自己有过错,这不是一个很恭敬的君主吗?我看谥为‘共’比较合适。”于是众大夫皆称好。因为“既过能改为共”,也确实符合楚共王一生的经历。

因为谥号的作用,所以秦始皇特别不喜欢,下令废除这个制度,所以他死后就称秦始皇,没有谥号,如果有的话,他大概会叫武帝,或者厉帝什么的。汉代又恢复了谥号,但慢慢变了味,再差的王也可以得美谥。综观西汉一朝,就没有被冠上恶谥的皇帝,诸侯得恶谥的倒不少,比如谋反的淮南王刘长,全称为“淮南厉王”。这当然是诸侯王的权威不够,无法阻止中央对自己褒贬的缘故。于是,另一种发挥以前谥号作用的东西就出现了,叫庙号。

庙号同样是一个盖棺论定的程序,对王起着褒贬,也就是称祖称宗,永享太庙,而没有庙号资格的皇帝,过一定时期牌位要被撤掉。谥号每个帝王都有,庙号只有伟大的君主才配。刘邦的谥号是“高”,而庙号是“太祖”,合起来就是“太祖高皇帝”,文帝的庙号是“太宗”,武帝的庙号是“世宗”,宣帝号称中兴,庙号是“中宗”,元帝其实很孱弱,他在位,汉朝开始衰落了,可是他也很幸运地分到一个庙号,称为“高宗”,可能是王莽别有用心的缘故,因为他姑姑是元帝的皇后。总之,整个西汉,虽然不无舞弊的嫌疑,但有资格称庙号的也就这么五位,享有“文景之治”盛名的景帝和非常聪明的昭帝都没有资格。但是,和谥号一样,庙号很快变了味,到了唐代,已经是无帝不可以称宗了。   

所以,汉代皇帝称谥号,是因为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庙号;唐宋君主称庙号,是因为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而且后来谥号变得非常长,比如唐玄宗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称呼起来不便;而庙号是一个字“玄”,称呼起来方便。

58
2评论
分享

这个跟谥号和庙号有关。

为什么隋朝之前称某某帝,而不是某某宗?比如汉武帝、魏文帝、晋武帝、梁武帝、隋炀帝。一个主要原因,那是因为唐朝以前,天子守七庙,也就是哪怕这个朝代皇帝再多,也只能是7个皇帝有庙号。所以为了不使一些皇帝没有庙号无法称呼,都统一用谥号,于是唐朝以前全是某某帝。秦朝则是另类,赢政自称始皇帝,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规定自己以后的皇帝称二世、三世、四世………这样无穷下去,然而却二世而亡。

为什么从唐朝开始,开始称呼某某祖,某某宗?因为从唐开始,打破了天子七庙的规矩,开始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了,只要是个皇帝,哪怕只做了一天皇帝就驾崩的,也可以进宗庙。

另一个原因就是,庙号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呈现泛滥趋势,而从唐朝开始,谥号文字又开始增多,太长,不便称呼。而改用庙号称呼。

明清两朝,又有一些另类,不称帝,也不称祖或者宗了,仅仅朱元璋称明太祖、朱棣称明成祖,还有后面的明英宗,但是朱元璋更多时候被后人称为洪武帝,朱棣称为永乐帝。为什么呢,明朝以后,皇帝一辈子只用一个年号了,朱元璋用的是洪武,朱棣用的永乐,爱新觉罗·玄烨用康熙,爱新觉罗·弘历用乾隆,从登基到退位都没有更换过,所以后人都以他们在位时的年号称呼他们为,洪武帝,永乐帝,康熙帝,乾隆帝。至于明英宗,那是因为土木堡事变被俘,回来回国二次继位,用了二个年号,于是用庙号称呼他。

那为什么又是文帝、武帝居多,高祖、太祖、太宗居多?这些一般都是开国皇帝或者二代皇帝,经天纬地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如汉文帝,克定祸乱曰武,拓地开封曰武,如汉武帝,主要是在天下刚定之时。

创基立业曰太“太祖”,功高者曰高“高祖”,世代祭祀曰世“世宗”,中兴者曰中“中宗”,等。

288
54评论
分享

因为汉朝皇帝的“××帝”是谥号;唐朝皇帝的“××宗”是庙号。

这跟周朝以来的谥法有关。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不满意大臣“以臣议君”,宣布不许大臣给他谥号,自己就叫始皇帝,子孙叫二世、三世一直传下去。刘邦诛秦灭楚,建立汉朝后,部分恢复周朝制度,于是大臣在皇帝死后又开始上谥号。

汉朝的传统,是每个皇帝都会有一个谥号即“**帝”,但 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祖”、“**宗”,汉朝的追谥规则是是“无德不称祖,无功不称宗”,必须认为这个皇帝有大功德在身,才会给他上庙号,否则就只有谥号,没有庙号。

两汉二十四帝,只有七人有庙号。即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世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显宗明皇帝刘庄、汉肃宗章皇帝刘炟。在这里你是不是发现他们跟唐朝皇帝的通常叫法很像?你也可以管汉文帝叫汉太宗,管汉宣帝叫汉中宗。

如果我叫他“汉世宗”你有意见吗

汉朝还有一些皇帝有过庙号,如汉和帝刘肇有庙号汉穆宗,汉安帝刘祜有庙号汉恭宗,汉顺帝刘保有庙号汉敬宗,汉桓帝刘志有庙号汉威宗,但除了汉和帝之外都是昏君,汉和帝又首开宦官干政之门,所以到汉献帝时他们都被士大夫清算,庙号被取消。

到了唐代,因为皇权的高涨,皇帝就人人都有庙号了。庙号之外其实还有谥号,就是谥号拖得很长不好拿来表述。比如唐高祖李渊的谥号就是神尧大圣光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行文里面你总不好称呼他们为“唐神尧大圣光孝帝”、“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正好他们人人有庙号,约定俗成的就以庙号来称呼了。

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李世民

展开全部
63
14评论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隋之前皇帝多称“帝”,唐之后皇帝多称“宗”,如唐太宗?
同为皇帝,为何有的皇帝称“帝”,有的皇帝称“祖”称“宗”?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谥号最差的字有哪几位?这几人真是不冤枉!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年号表(唐—南宋)
一文读懂古代皇帝的各种称呼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