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原人对北方异族的称谓转变

​​“胡人”是古代中国人对来自北方草原及西域诸国的异邦人的称呼,类似于近代称外国人为“洋人”和现代所称的“老外”。“胡”(Hun)是北亚语言(叶尼塞语系)中“人”的意思,匈奴人就自称为胡。“胡”即“匈奴”促读,所以“匈奴”与“胡”其实就是秦汉时期在阴山一带兴起的北方游牧部族自称,二者同音,在匈奴语中是同一个词,汉译为“胡”或“匈奴”。《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单于遣使致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可见匈奴人承认自己是“胡”并对自身的“胡”族身份充满骄傲,汉译的“胡”字最初并不存在任何贬义,“胡人”也并非蔑称。

由于在秦汉时期,匈奴势力强盛,在从辽东、大兴安岭到咸海、里海的广大范围内保持了一百多年的霸权。当时东西方的各个部族,从东北地区的东胡到新疆、中亚的西域三十六国,都受到匈奴不同程度的控制,许多游牧部族原本不是匈奴人,但在对外交往中也往往号称匈奴,汉人也视其为“匈奴别部”。以至于后来“胡”成为汉人对今东北地区、蒙古高原和新疆、中亚等广大地域的外族人的泛称。

先秦时期中国将北方游牧部族称为北狄,因为在商周时期,华夏民族面对的北方异族主要是狄族。他们是今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的祖先,是最早且长期与华夏民族接触的北方部族﹐所以后来又用以泛指北方各民族。他们分布在从塞北草原到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域,在塞北者称为“丁零”,紧邻着华夏、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称为“狄”。其实“丁零”与“狄”为同一词源的不同音译,相当于“匈奴”与“胡”的关系。

狄人部落众多﹐春秋时以赤狄﹑白狄﹑长狄最为著名,通称北狄。春秋时期,狄族主要分布在秦国、晋国控制的土地上,在秦国者为白狄,生活在今陕北地区;在晋国者为赤狄,生活在今山西中部和北部。长狄是赤狄的属部,又名鄋瞒﹐因其族人身形高大故名长狄﹐生活在今河南、河北与山东交界一带。

赤狄部族为隗姓﹐即商朝及西周时期的“鬼方”﹐甲骨文与金文皆有记载﹐为西北大国,曾多次与商、周发生战争﹐分布于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殷末其势仍盛﹐周王季曾“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dí,狄)王”。周成王时曾命盂率兵伐鬼方﹐一次战役就俘虏一万三千八十一人﹐可见其部落蕃盛、人口众多。春秋之初﹐赤狄渡过黄河而入于晋﹐据太行而建群国﹐势力大盛﹐向东灭掉邢国(今河北邢台)﹑卫国(今河南淇县),严重威胁到中夏诸国的存亡,此时齐桓公即借“尊王攘夷”之名称霸中原。或许没有赤狄的步步紧逼,中原诸国是不愿听命于齐的,齐桓公“攘夷”的旗号打不起来,霸业也就无从谈起了。

在齐桓公的支持下,邢﹑卫二国迁至黄河以南得以重建﹐但仍无力恢复其在黄河以北的故土。此后狄人又向南侵扰周﹑晋﹐并与王子带勾结﹐将周襄王逐出洛邑王城。晋文公出兵勤王﹐大败狄师。狄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等中原腹地,侵扰宋﹑卫﹑鲁、齐等国。其后,狄人发生分裂﹐力量削弱﹐晋国遂逐一攻灭潞子﹑甲氏﹑留吁﹑铎辰等狄国﹐赤狄大衰,大部分被晋征服而融入晋国,同化于华夏。

白狄原与秦同居雍州﹐生活在黄河以西的黄土高原上﹐后来渐渐迁徙至晋国东部并建立了若干国家﹐其中以今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三国为大。肥﹑鼓两国后来为晋所灭﹐白狄之国独存鲜虞。春秋末年,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魏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20世纪70年代在河北平山县发现中山国都遗址及中山王墓,出土的文物表明﹐白狄正在逐步融合于华夏﹐并在战国中期与华夏文化趋于一致。战国前期,中山国一度十分强大,曾力克赵国,并讨伐燕国获胜,但到了战国中期却被赵国吞并灭国。从此,白狄彻底融入了华夏。

长狄于春秋中叶活动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之间,又名鄋瞒﹐服属于赤狄﹐因其族人体形高大故名长狄﹐其各部分别灭于晋﹑齐﹑宋﹑鲁﹑卫等国,于战国前期融入华夏。

不论是赤狄还是白狄,他们的发源地都来自今甘肃、宁夏一带的西北地区,后来才逐步东迁到黄土高原及河北平原,并逐渐融入华夏诸国。从商至西周,狄人的分布地区十分广泛,即使是到了春秋时期,他们基本上只生活在秦国、晋国的土地上,但其势力仍不容小觑,所占的土地也几乎与秦、晋相当。实际上,在晋国与秦国始封之时,土地不过百里,根本没有控制狄人的能力。最初的时候,晋人与秦人的先祖就在戎狄部族的包围中艰难打拼,逐渐强盛起来之后才有了抵御甚至征服这些狄族的实力。到春秋末期,赤狄与长狄基本上已被华夏诸国征服,而白狄人建立的中山国则一直坚持到战国中期才被赵国所灭。从商朝到西周、再到春秋战国,狄人在华夏历史上整整一千年,也将其血胤留在了汉民族的当中。

而居住在塞北草原上的狄人——丁零则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社会发展缓慢,在战国中后期逐渐沦为新兴的匈奴部落联盟政权(以叶尼塞语系民族为主体)的附庸,丁零人开始慢慢地部分同化于匈奴人即胡人。

正是因为后来狄人(突厥语族民族)逐渐被华夏(汉藏语系民族)和蒙古高原崛起的胡人(叶尼塞语系民族)所同化,所以到秦汉之时,“狄”慢慢被“胡”替代。中原人本来用北狄指代北方与西北的异族,后来胡人一词则被更广泛地用来作为漠北和西域的外族人的泛称。以至于魏晋南北朝时,“胡人”成为了非汉族的通称,只要不是“汉人”便是“胡人”。不论是东北的鲜卑、乌桓,还是西域的月氏、嚈噠;不论是漠北的丁零、柔然,还是陇南川北的氐、羌,统统被称为“胡人”。入居中原建立政权的匈奴、羯、氐、羌、鲜卑被统称为“五胡”,尽管这其中只有匈奴人自称为“胡人”。

隋唐之时,原秦汉时的西域三十六国即今新疆地区的绿洲居民和生活在中亚索格底亚那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南部)的粟特人被称为“胡人”。粟特人(东伊朗语民族)是古代月氏人与塞种人的后代,他们建立了九个较大的城邦国家和若干小国家,主要有康、安、史、曹、石、米、何、火寻、戊地九国。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祁连山下的昭武城,所以粟特各国的王族均以“昭武”为姓,而以其国名为氏,唐人称其为“九姓胡”,或者直接简称为“胡人”。粟特人擅长经商,他们把持着东、西方的贸易,曾大量入居中国,其中以河西和关中为巨。他们生活在丝绸之路商道沿边,从帕米尔高原的疏勒到吐鲁番盆地的高昌、从河西走廊的凉州到关中平原的长安,到处都是粟特人往来穿梭的身影和以祆教风俗为特征的粟特村庄甚至城镇。他们的到来也为唐朝的都市带来了一种开放的胡风,当时的长安城中遍布胡商与祆祠,酒店里陪客人饮酒作乐的都是胡姬,就连皇室也爱跳胡旋舞。

综上,历朝历代中原人对于“胡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指代。秦汉之时,指北方生活在阴山脚下的匈奴,这也是“胡”的最初来源;魏晋南北朝泛指来自北方和西北的各个游牧民族,如羯、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和靠近内陆的氐、羌;隋唐时也可泛指西方与北方的异族,但常用于专指粟特人。五代以后,“胡”字之用渐渐稀少,对于外族往往直称其名,如沙陀、党项、契丹、女真、室韦、蒙古、鞑靼、瓦剌,一如与中华文化接近的高丽、日本。明朝时期,对于西域他国往往以其都城之名命名,如称帖木儿帝国为“撒马尔罕”、东察合台汗国为“亦力把里”和“别失八里”。到了最后一个以外族建立的王朝——清朝时,满清自欺欺人地为了突出自己“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进一步加强四夷观念,把所有不居住在清朝境内、不听从清朝皇帝政令的民族都称作蛮夷,“胡”字最后也渐渐演变成为中国人对外族的蔑称。直至清朝后期,列强叩关,国人认识到了“胡人”的厉害,才不得不以一个相对中性的词——“洋人”来称呼这些渡洋而来的外国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华夏民族经历了多少次几乎灭族的危机
北狄:古代华夏部落对北方非华夏各个部族的统称
为何“胡人无百年国运”?因为只有够穷,他们才够猛
这一大片,真不是充话费送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戎狄蛮夷都去了哪?
司马懿夺了曹操的江山,但曹操曾做过一件事,亡了司马懿子孙的国
聊聊秦国“援赵抗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