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兰辞》为何说“可汗”大点兵?可汗是谁?她“参与”的哪一战

在流传的英雄故事中,作为女性英雄,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家喻户晓。但对于她的故事,仿佛只能找到一首《木兰辞》作为佐证,而对于她的相关史实记载是缺失的。在历史上,花木兰第一次出现当属北朝时期民谣,而成词年代也仅仅是"约为"北魏,对于时间的记载尚不明确,何况其人。同时,不仅仅是北魏找不到对于花木兰的明确记载,即使扩大到整个南北朝时期也没有任何明确记载。这从尊重历史的角度考量,并不能为花木兰的存在定下实锤。当然,花木兰可能不姓花,也可能不叫木兰,这就更无从得知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样的画面在古代时很是平常,小农经济下的家庭生产,女性参加手工业无可厚非。北魏畜牧业发达牛马无数,但是不可能所有人都从事畜牧业,家庭手工业亦是蓬勃发展,北魏也不能躲过男耕女织的原始状态。但是,第一句好好的,随后却反转了情节,"不问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为何居家劳作女子会叹息呢?因为"可汗大点兵"且"兵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南北朝时期,混战状态始终存在。虽然采取民兵分治,将军民的职能划分明确,但是在混战时刻,民众不可能仅依靠官兵把守边关,而自己在家独善其身。在兵源紧张时,朝廷"募兵"成为必然。在寻常家庭,派遣一名成年男子上前线作战也就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是对于"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家庭状况,如此繁重的任务落到自己的"阿爷"肩上,木兰叹息也就不难理解了。

木兰的生存状态从《木兰辞》中分析并不用担忧,生在战争年代替父从军反而能体现弱女子的壮阔之美。在《木兰辞》中,并不是让我们对花木兰的命运感叹,而是凸显着英雄的气息。替父出征很多人能够做到,但在那个女性受压制的年代却仅出现过一人。花木兰的真实性值得考究,但是《木兰辞》中确实存在着很多关乎当时时代背景的问题,比如说在古代,皇帝一词从秦始皇便已经天下皆知,但为何《木兰辞》中声称"可汗大点兵"而非"皇帝大点兵"呢?

"可汗"一词提到时,我们往往能想到成吉思汗、蒙哥汗等等,从普遍理解便是"首领"的称谓。可汗的普及运用是在北方阿尔泰语系中,如鲜卑、突厥、吐谷浑、女真等等。而从北魏孝文帝改革我们可以了解,北魏就是鲜卑人。当然,除了"可汗大点兵"能够分析出的结论绝非仅此,足以得出花木兰时期的统治者是谁。

北魏时期主要的对手就是柔然与南朝。从北魏与南朝的斗争来看,"旷日持久"足以形容,在势均力敌之下,大规模的征兵情况不可能出现,所以威胁北魏的显然是柔然,为了防范柔然进犯,北魏修筑2000里长城,可谓用心良苦。在历史的记载中,424年柔然入侵北魏,一路形成摧枯拉朽之势,甚至有吞并北魏的势头,只可惜太武帝也并非等闲。除了对抗柔然,更是清醒地认识到南朝会趁虚而入,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抵抗柔然的猛烈进攻,所以速战速决才是制胜之道,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兵源"。

他需要更多的兵力来实现他速战速决的策略。这场战争木兰参与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扩充急剧,根本没有时间分辨男女老幼。太武帝此次面对柔然几乎是殊死搏斗,在《木兰辞》中木兰替父出征甚至大获全胜,不管是现实还是声誉的角度都是值得称赞的。那么,太武帝是谁呢?拓跋焘!

对于北魏皇帝,我们更多的了解拓跋宏,而拓跋焘也是个成名君主,对外征伐多有胜绩,先后灭夏、北燕、北凉,驱逐柔然,垂名青史。但是如此雄才大略的君王并没有一个继承衣钵的皇子。在他去世之后国家动荡,直到孙子拓跋睿登基,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锦绣未央》中的"拓跋浚"的原型,但这也已经离花木兰时代相差甚远了。

对于花木兰的真实性仍需考究,但历史已然留下的轨迹不会磨灭,在历史面前"可能"不复存在。虽然在花木兰身上出现了一系列争论,如隋朝说、唐朝说、汉人说等等,但是从"可汗"的称谓出发也确实存在合理性,而真的将花木兰定论也许还需要考古的进一步发掘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兰辞》中花木兰效忠的可汗到底是谁?说出来别不信
花木兰替父从军时,攻打的敌人是谁?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到底是鲜卑人,还是汉人?
花木兰代父从军是真的吗
花木兰身后之谜
花木兰是今天的内蒙古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