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汝夔为何坐视蒙古军队劫掠京郊?不是不想,只是输给了现实

谁也不会想到,区区右翼蒙古的土默特部居然能在拥兵百万的大明境内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打到了北京,饱掠后扬长而去。

兵部尚书丁汝夔兼领京营,是禁军的实际统领者。蒙古入寇时在北京城外肆意劫掠了八天,丁汝夔却按兵不动。大量的皇庄、官员私产和百姓受到了劫掠损害,一时之间群情激奋,将矛头指向了丁汝夔。

丁汝夔

嘉靖二十九年,丁汝夔因“御寇无策,守备不严”获死。从整个事件来看,以上的罪名并不成立,他是被冤枉的。

寇不得志于宣府,必东趋辽、蓟。请敕诸将严为备。潮河川乃陵京门户,宜调辽东一军赴白马关,保定一军赴古北口。

在战事之初,丁汝夔就已经预料到了蒙古军队的动向并做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果能得到充分实施,必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可惜在边将中出了一个变数——大同总兵官仇鸾

仇鸾

仇鸾惧战畏敌,用重金贿赂了蒙古军队的首领俺答汗,令其改道约不互攻。为了避免被调派参战,仇鸾不断的向朝廷谎报蒙古军队的动向,营造了敌人向西北进发的假象。仇鸾因此得以原地固守免战,东线边关则照旧如初。由于疏于防范,一路向东的蒙古军队沿着潮河川轻易通过了古北口、打穿了薄关城,畅通无阻的到达了北京。

面对兵临城下的困局,丁汝夔迅速的组织防卫:

汝夔条上八事,请列正兵四营于城外四隅,奇兵九营于九门外近郊。正兵营各一万,奇兵营各六千。急遣大臣二人经略通州、涿州,且释罪废诸将使立功赎罪。

庚戌之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嘉靖居然任命仇鸾为平虏大将军统率各路勤王军。结果可想而知,京师彻底成了孤地,只能拒战不出。

从战前到战中,丁汝夔的决策都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有着一定的先见性。但是,没有碰到任何阻力的蒙古军队在明王朝腹地造成的破坏实在太大了。明朝的皇陵的安全都一度受到了威胁,必须要有人为之负责。选择固守京城的丁汝夔引起了民愤,自然被推出来以塞天下之言。

在临刑前,丁汝夔高喊:“是严嵩误我。”这不禁让人疑问,时任首辅严嵩在整件事情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仇鸾正是因为和严嵩关系匪浅,才能一次又一次的蒙蔽朝廷。大敌当前,仇鸾不但不抵抗反而纵兵劫掠百姓,在俺答退兵时贪功冒进导致全军覆没。由于身在中枢的严嵩不断的帮其遮掩,居然一直平安无事还节节高升,深得嘉靖信任。

嘉靖

丁汝夔的条陈被严嵩不断压下,其准备调兵遣将抗击外敌时的严嵩又给出了建议:

塞上败或可掩也,失利辇下,帝无不知,谁执其咎?寇饱自飏去耳。

严嵩虽然是上官却无权对二品的兵部尚书发号施令,难道丁汝夔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么?不,他都知道,只是现实让他不得不这么做。

丁汝夔曾经想过和蒙古军队决一死战,清点并调集了京营所有的兵马,所展现的实力令他彻底绝望。定额12万人的团营实际人数不足六万,一半以上是毫无战斗力的老弱病残。将领没有一个愿意出战互相推诿,军士走到城门口竟然集体嚎哭。如此禁军,若是出城作战,恐怕靖康之变要重演一番了!

俺答

很难想象,京营作为明初绝对的精锐会如此不堪,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京营有过辉煌的历史,曾随朱棣远征漠北,朱高炽时大破兀良哈。前身更是随朱文正固守洪都,奠定了鄱阳湖之战的胜利。鼎盛时,京营劲旅不减七八十万,元戎宿将常不乏人。区区右翼蒙古不过是曾经的手下败将?

京营

明英宗土木之变时所跟随的京营主力全军覆没,于谦从负责卫戍的余部中尚能抽调出10万精锐;明宪宗时仅一等军就有十四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京营的编制有所增加,实际人数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是勋贵内臣肆无忌惮的吃占役空饷。明武宗时,想要从京营中抽调兵马另成一军。熟料在籍有38万之众的京营实际只有14万人,最后选了两万人草草了事。嘉靖时被进一步缩减,在籍军士只剩下十二万人,实额则更少。

剩下的人质量也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原有的战斗力。朝廷检阅核校时直接从市场上拉人,披甲执器,与兵员无异。相当一部分人从来没有参加过操练,终日被上官征用服劳役。军队还有贫富之分,富军平时不愿操练,一有战事就躲入大营负责卫戍。吏部侍郎王邦瑞对他们的描述非常准确:支粮则有,调遣则无

严嵩

回过头来看,丁汝夔坚守的方针其实是正确的!人手捉襟见肘到负责防卫尚且吃力,何谈主动出击?如果不是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又何必将应举武生悉数征发用于守城?泱泱大明狼狈至极,以至于显得有些可笑!

由于空额过多,负责带兵的成国公朱希忠带着他寥寥无几的部队四处调动掩人耳目。仇鸾等部扎起小辫冒充蒙古人四处劫掠天下皆知,嘉靖却不许问罪。明军在古北口全军覆没,败军之将仇鸾步步高升。他们的罪行,难道不比丁汝夔大么?内外勾结盛于一时,无异于自掘坟墓。

庚戌之变

人口、兵力有限的俺答可以直言不讳的威胁道:“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和西方面对蛮夷瑟瑟发抖的城邦有何区别?俺答用武力拿到了他想要的一切,明朝则予求予夺。即便如此,也不愿丢了面子。互相贸易非要称为通贡,显示自己独一无二的大国地位。不伦不类的给俺答封了个“顺义王”来显示自己宗主国的地位,不知其顺的是谁,和谁又有义?强者愿意为臣,简直闻所未闻。所谓万邦来朝,终究只是在翻译上占些便宜罢了。

隆庆初年,丁汝夔被平反,主要原因是新的执政者和严嵩之间的矛盾。外强中干的明王朝在内耗中走到了尽头,九十年后便轰然倒塌。

参考文献:《明史·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最强锦衣卫指挥使:诛佞臣、护良臣、东厂厂公下跪请安
明朝的外交与边防 “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
明朝蒙古骑兵烧杀抢掠,戚继光却临阵退缩,为什么?
当知道“庚戌之变”有多屈辱时,才知道朱棣五征漠北有多伟大
话说张居正(15)终于认清严阁老的真面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