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厕所:周朝就有“洗手间”,厕所的建造为何与方位有关?

导语

常言道:"人有三急",这点古代人与现代人都毫不例外。而我国古代因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文雅人对如厕又有不同称法,像东汉时期的人们就把上洗手间叫成"清也"。

那么当时的科技均没今日发达,各种设施和日常用具都很原始,古人上厕所的地方、设施、用具均是什么样子的呢,茅房到底有哪些发展历程呢?

古代洗手间的设计特色及名称,厕所直接建在"猪圈"上

对古人来,茅房就是排除污垢的场所,文献《周礼·天宫》有写:"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

周朝时皇宫里设有宫人一职,其和现代的厕所清洁工、服务员、泥水工差不多,主要负责给周朝皇室修建茅房(厕所),清理粪便,除臭除污,给皇帝、妃嫔打理寝宫卫生等。

古代石厕

井匽说的就是井状的厕所,汉朝文人郑玄,认为匽多是指路边的茅房,清朝王念孙则称井匽为偏僻隐秘的洗手间。

建造井匽,多为在指定位置挖一个大坑,呈井状,以方便古人在上面如厕,有些地方则是挖水沟、挖水池来充当井匽。

古代厕所挖坑充当井匽

有关中国厕所的记载大约于3000年之前,古人美其名日:" 宜常修治,使洁清也"。这点证明了,周朝以及更远的朝代,华夏民族就懂得注意卫生,如厕有规定地方,不会随地大小便。

然而皇帝有高级的茅房,民间百姓则有简陋的茅房,通常茅房又称为茅厕、溷藩。"溷"字指古代的猪圈,溷加藩则成人所用的茅厕。

低档点的古厕所一般就是一个坑或一条水沟被你解决,高档点的则配有中国式马桶或洗手池等,等于是现代的洗手间。不过古人称这种较完善的厕所叫"盥洗室"。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各大小城池就已修建有公用盥洗室,具体有城上五十步茅房,而溷则为城下积不洁之处。

密林里厕所

所谓盥洗室(洗手间)自诞生以来备受华夏民族注重,有书《说文字释》记录:"厕,言人杂在上,非一也, 言之秽之处宜常修治,使结清也",这方面突显中国古人早有注重身体洁净、注意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以至于城池中每五十步就修建一个洗手间厕所供百姓方便。

另外,古代将士方便的时候,通常都会到城下建造或城墙附近的盥洗室解决,这种方式据说可以统一管理粪便,使其达到最洁净化,充分减低对城池的污染,避免该垢污引发人畜疾病。

古代城市排水设施

周朝的盥洗室设计有盛水的地方,供给人用水冲洗盥洗室,随着技术发展进步,盥洗室内逐渐设计出更好的冲水系统。

到了秦朝汉朝后,盥洗室内的墙壁开始挖开口子做成通气窗口,以达到通风排气效果,让如厕者不再那么难受,茅坑左右会铺垫稍高的踏板,避免古人的长袍衣尾染中污垢。

为了更好的除臭味道,则在盥洗室内堆放一些香气类花香树干以及小石头,以缓冲室内的臭气。并且在汉朝初期,为了方便区隔男女共用一厕的尴尬,将厕所分为男、女厕所。

除此还在茅房门口的下坡处,建设石阶梯,用来防止滑摔,该功能有效解决旧盥洗室的泥坡易滑几率,之前有人上茅房太着急,往往因走的太快,而在盥洗室门口摔倒。

厕所外建石阶防滑倒

然而秦朝仅有高档点的地域修建有盥洗室,落后点的乡村因经济条件不允许,多为"蹲坑"模式,即是在原来的石栏猪圈上铺垫石板,再挖出许多小坑口,以此来方便古人蹲上去方便。

人粪给猪吃

而人的粪便会自然落入猪圈里,供给家猪再"品尝"一遍,再化为猪粪沦入庄稼地,据说这种做法既节能环保尽到"物极所用",又能把家养得更加肥胖,肉质吃起来更鲜美。

汉朝诞生冲水式厕所,仅有皇族能用,晋景公掉厕所"淹死"

根据出土文物得出,我国东汉时代已经有了冲水式的盥洗室。这种盥洗室被一位东汉大将带入墓中当做了陪葬品。

其盥洗室位置修建在陵墓东北角落,蹲坑周边建造有牢靠的扶把手,供给使用者排泄完后,借力站起来。

另外汉朝陵墓所挖掘出的《仆人涤器图》透露,汉代的盥洗室一般修建在府邸的左墙外部,位置稍高,地下不设坑井,以大水缸替代,以便集中积累粪便,再由倒夜香的人负责倒掉,汉朝普通人多数使用的是这种大缸盥洗室,冲水式盥洗室属于高档奢侈设施,唯皇族人才能使用。

晋景公剧照

《左传·成公十年》记载着一句话:"将食,涨,如厕,陷而卒",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君主晋景公掉茅坑淹死的惨事。

有一天,晋景公吃完饭后突感腹中胀气迫人,忍不住就快步赶去茅房,或许是跑的太过仓促,一不小心就掉入茅坑中被屎尿淹死了,然而这种茅坑下设置的是一口大缸,属于收集式盥洗室,为图容量足,故此辎这种缸的体积都是又高又大,足可埋进一个成年人。

以此看出,春秋时的厕所,其屎缸很大,则可容一个人掉进去淹死。后来,随着朝代衍变,秦汉的茅房开始改良,贵族们逐渐用上安全洁净的盥洗室,而大坑型的茅厕均为穷苦老百姓所用。

古代厕所图

古代建厕所讲究方位,故称"上厕所",慈禧上厕所为何是“香”的

时至今日,中国人为什么习惯说上厕所,而不是下厕所,而进厨房也会说成是下厨房呢?其实这和古代茅房、厨房的修建位置有关系。

厕所和厨房的方位

在古代,茅房是一个隐晦藏污纳垢的地方,古人最不想提及,随着知识素养提升,部分注重文雅之人,就不想再直言自己上厕所,改而用出恭喜,解手代称,这样一来既然文雅有不失礼貌,同时还彰显出自己有学问。

但一些基层人士,墨水不多,也无过多计较,上厕所就是上厕所,蹲坑就直接说自己蹲坑。故此,上厕所一词被沿袭下来。

厕所之所以用"上",则是因为古代的厕所茅房所数修建在家中大院的北边稍微向东的位置,古人注重阴阳五行、风水之术,盖房造屋都要选吉日,以及根据方位五行,设计房屋结构,而东方乃木位,北方则水位,在五行中水能生木,为此茅房就被安排建在水位(北向)之上。

而排积的粪便能充当肥料滋养农作物,东向木位则代表农耕繁荣、万物生长之意,故此属于主北偏东,茅房就顺理成章的修在院子北向稍东的位置了。

而一般的茅房下面需要埋一口大缸,故此提高水平线,使得一些茅房位置偏高,需要走上去,另外主要是,古代地图有一种"上北下南"的规定说法,去北向多数叫上北,去南向多叫做南下或下南,那么古代的厕所多建在北面,就习惯性的叫做上厕所,而厨房一般建在南向,则叫成下厨房。

古代木质马桶

随着时间的推进,以及技术的进步,到了明清两朝,皇族们已用上了更便捷的马桶如厕。这种马桶一般采用木料制作而成,皇帝的马桶均是上等的优质木材所造,如沉香马桶、檀香马桶等,该些木材本身自带一种天然香气,以便遮盖污物的臭气。

每当皇帝想如厕的时候,则就地找一处宫殿或房间,命太监宫女把"整套设备"逐一排开,诸如把一座挖开圆坑的椅子摆放后,下面放入香木马桶,燃起香烟,备好毛巾、厕纸、鼻烟壶、水盘等,一干人等默默服侍完皇帝如厕后再原样收拾清理干净。

清朝时期的马桶

到了晚清,慈禧太后用的马桶更精致高贵,其为工匠挑选上好檀香木,雕琢美丽纹理,耗费时日制造而成,为了成全慈禧的虚荣心,还专门在马桶上镶入各种玛瑙宝石,以金银镶边,马桶内还铺垫浓厚的香料与木屑,该檀香马桶所散出的香气完全遮盖了慈禧如厕时的臭味,充分表达出"连屎都是香的"的谬论。

当慈禧驾崩后,该镶金马桶也被当为陪葬品,随慈禧遗骸埋入定东陵,后来遭到军阀孙殿英盗墓后,该只檀香镶金宝石马桶从此不翼而飞。

清朝贵族使用的马桶

结语

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就注重如厕卫生,不会随地大小便,贵族的如厕条件一直比平民要好。而民间百姓多数是蹲茅坑、茅缸,春秋战国时期的茅坑又大又高存在安全隐患,过程中偶尔有人掉粪坑死亡,或摔伤。

春秋战国时期厕所用缸做坑

中国厕所文化发展到汉朝,开始衍变出冲水式厕所,但该类型厕所均为皇族或贵族能使用,老百姓还是以蹲坑为主,普通人家的厕所主流建立在院子北侧偏东位置,响应五行中水木的理论。

明清时期,古人开始流行用马桶,多为中国式木制马桶,且在房间内隐秘使用,特别是权势人物的马桶均是上等材质制造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的衣服那么冗长,是怎么上厕所的呢?原来一直误会了这么多年
在那五谷轮回的地方
散文||如 厕
蹲个厕所 怎么就成了上亿的生意?
古人如何上厕所?
古人与厕所的那些事,在厕所淹死的那位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