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年后,留学的普通化,除了名校

在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化之前,那时的大学生真正被叫做“天之骄子”,他们也的确是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一批人,不论当时读的是大专还是本科,更不用说那时的研究生了。

【特别声明:此文只探讨大众化的读大学——求职——工作的道路,而那些非大众化的家庭教育——社会大学——创业的道路,不在此文探讨范围内】

在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化之后,至此已经20年了,可以发现3个现象:

(1)      再没有人去称呼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了(除了名校)

(2)      大学出现明显的“名校”

(3)      读大学已经是大众化,所以大学生也变得普通化,并不能在求职时有什么黄金光环——除非求职者本人很优秀,或者他是名校毕业。

而这3个现象,已经也在“留学”这个方向同样的显现出来了。以前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才能留学,才能考上国外的大学,而现在也变成了中产阶级,只要能每年花得起20——50万人民币,就能让自己的孩子去留学1——4年(本科一般4年,然后有些国家有些大学,针对中国这样的市场,有专门的1年制硕士,至于这个的含金量,呵呵,对比下美国藤校的硕士有没有一年制的就知道了。),而且不必拿到学校的奖学金,也不必去打零工挣钱。

(1)      留学的人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了(除了名校,比如美国的藤校等,英国的剑桥牛津等,日本的东京大学,早稻田等)

(2)      留学后在当地很难找到不错的工作,留学归国后也难找到不错的工作,成为“海带”,也是因为所留学的并非名校。“名校”光环,国内国外都明显。

(3)      留学成了大众化,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只要舍得每年20——50万人民币,都能把自己的孩子弄到国外去读大学,也因此,国内的用人单位越来越懂得真实的人才,也不会因为留学了就认为你是人才,除非你留学的是名校,这也使得留学成了普通化同现在,用人单位看待“大学生”是一个道理,不会因为你读过大学,就觉得你是“天之骄子”,从而给你不错的工作,那都发生在大学扩招前,不是大学扩招20年后。

其实去想想日本的情况也就知道了。比如一个日本人,去英国读了个一年制的硕士(前提是这个日本人在日本本科读的也不是名校),然后他可以在英国找工作,但是英国人和英国的公司对这个日本人的硕士学历,一看学校就门儿清,所以这个日本人找不到不错的工作——只是找不到不错的工作,但是工作还是可以找到的,比如在肯德基炸鸡翅,在餐厅当服务员,在流水线当装配工,在仓库当仓库管理员——,然后他回到日本,想去日本找份不错的工作。

同样的,日本人和日本公司对这种留学,都知道了是大众化和普通化,所以他们都会去仔细看他读的是什么学校,几年制的硕士,本科上的什么学校。如果这个日本人本身不是很优秀,或者他不是名校的,那么作为敲门砖的学历,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工作。而一个东京大学的本科生,在日本求职,可是能带有光环的,就好像用人单位面试一个人清华的本科生,必然主动给清华本科生一个光环。

保守点说是7年后(中国制造的规划完成在2025年,6年后),正常点说是3年到5年之后,留学毕业生,对中国人和中国用人单位而言,也都会知道了留学是大众化和普通化,所以都会去仔细看他读的是什么学校,几年制的硕士,本科上的什么学校。

届时,大家看重的都不再是“你是留学过的,还是没有留学过的?”,而看重的只有“你是名校毕业的,还是非名校毕业的?

所以,今后就职市场上,“名校”也会变得更明显。如果没有留学过的,需要是名校毕业;如果是留学过的,也需要留学的学校是名校。

正是因为大学生的大众化普通化,所以名校显得突出;也正是因为留学的大众化普通化,所以名校也显得突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进入清华和考研进入清华,两者有什么区别?答案很现实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研究生扩招,1998年本科扩招的升级版?
2019留学费用排行榜!这个国家竟然如此便宜……
【权威发布】燕京理工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在北京,学历对工资的影响有多可怕?!
985、211毕业的本科生和普通大学的研究生,谁的学历更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