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有小烦恼,心经告诉你如何对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智敏上师讲授
心所法第五大类是小烦恼地法,有十个。为什么叫小烦恼?前面的六个大烦恼地法,一切烦恼心、什么坏心都有它们;而小烦恼心,有的是相冲的,起了这个就不起那个,起了那个就不起这个,它们各是各,作用不同。
1. 忿,心里不高兴。
2. 覆,做了坏事赶紧盖起来,不给人家知道。
3. 悭,小气。人家向你化点钱,或者要饭的肚子饿了,或者灾民好几天没有吃没有穿的,要你帮帮忙,你一个钱也不给,“年纪轻轻的,你该劳动去,怎么偷懒伸手要钱?”不但不给,还骂他一顿。这个我们说不大好。到马路上或者其他地方伸手向人家要饭毕竟是个惭愧的事情,有一点办法的人是不会那么做的,只有没有办法了才走那条路,我们何必去骂他呢?当然也有一些,像某地就有一个老头,他家里有洋楼,儿子的生活都很好,他就不爱住在那里,欢喜在外面要饭,这样子的人也有。但这是个别的、极少数的。总之,受过菩萨戒的人,人家向你求东西,哪怕不该给的,也少给一点;确实可怜的,你多给一点,随自己力量,或多或少,稍微给一点。不要不给还骂他一顿,这就是不慈悲了。
4. 嫉,人家有好处,妒嫉。在某地,几个人修一样的法,有一位得好处了,他很高兴,他倒不是骄傲,因为人家问他,他稍微讲了一点。同修的人就妒嫉了:怎么他修了一下就见效,我这么修了都不见效。两个人的关系本来很要好的,是亲戚,这下不但冷淡了,甚至于对立、矛盾起来了。这是自己害自己了。你妒嫉他什么呢?他以前有善根,心诚、信心好,菩萨加持他了,你应该跟着生欢喜心,他是你亲戚,他得好处了,他的方法你可以向他学习,他可以教你。你还生妒嫉心,这是干什么呢?妒嫉心一来,你自己把自己的进步障住了,这是烦恼;烦恼一来,你的菩提就不见了。
所以说我们修行的人,绝对不要起妒嫉心。人家修好了,应该随喜:“人家都成佛了,我一个人还没有成佛,好!将来救我的人更多了。”那自己就放心了,不要说“我要走在前头,最好你们慢慢成佛,让我先成”,成佛是好心,但比高低就成坏心了。佛教徒里面也有很多人还要争权、爱名、争面子,“这个事情该我干的,你干的就不行,要我来出面干才行”,这么争起来,这就是好事成了坏事。本来人家对佛教很恭敬的,这么一来使人家对佛教产生了看法。这个希望大家绝对避免,同时希望一切佛教团体里边,乃至世界上的人都不要有这些妒嫉的事情。
5. 恼,心里不高兴,烦恼、热恼。
6. 害,就是害人的心。
7.恨,心里怀恨不舍。恨跟忿的差别:忿是当下大发作,犹如一把火“嘭”一下烧完,过了就算了;恨则是当下没有发作,但是含恨不舍,尽是怀念在心,总要找机会来报复一下。恨是隐在里边的。
8.谄、9. 诳,就是不正直,表面上做一些骗人的样子,想得到对方的好处。
10. 憍,骄傲,也是坏心、烦恼心。自己有好处,不要骄傲;自己没有好处,不要妒嫉,这是修行人一定要掌握的。当然我们说真正不骄傲、不妒嫉,谈何容易。碰到那个环境,你自己会骄傲起来;碰到那个环境,你就会妒嫉起来。那么就要照镜子了。你妒嫉心来了,敲警钟,这个心不能让它增长,压下去。自己要劝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工作。这些工作怎么做?经上的道理多看,自己去对照经文,慢慢地把这个心一点点息下去。如果到五蕴皆空了,那它是彻底没有了;在还没有空之前,就是要把它的程度减低、减低,减到最低,这个自己要随时下功夫。
注解:
小烦恼地法十
忿——于情非情现前不饶益境,令心愤发为性。
——隐藏自罪,说名为覆。
——谓于财法,巧施相违。
——谓于他诸兴盛事,令心不喜。
——谓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谏悔。
——谓于他能为逼迫,由此能行打骂等事。
——谓于忿所缘事,数数寻思,结怨不捨。
——谓心曲,由此不能如实自显。
——谓惑他,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染著自法,谓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
小烦恼地法,谓法少分,染污心俱。谓有三义:一、唯修所断,二、唯意识地起,与无明相应,三、各别现行。具此三义,故独得名小烦恼地。
——节选自智敏上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7)
《六祖坛经》【哲学】:读千卷书之第63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在利害得失面前你能不动心吗
何为“顿悟”?
决定不受烦恼习气的干扰,这叫成佛
谈六识与七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