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建建筑实务简答题91-120条必背!

91、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原因

①原材料的材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②没有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或操作中未能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规范操作。

③投料计量有误。

④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92、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防治措施

①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均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②必须按法定检测单位发出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进行配制。

③必须按质量比计量投料且计量要准确。

④混凝土拌合必须采用机械搅拌,严格控制和搅拌时间。

⑤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捣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⑥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质量。

⑦控制好混凝土的养护。

93、混凝土表面缺陷原因    (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等)

(模板3+钢筋2+砼1+浇筑方法3)

①模板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

②木模板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③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

④局部配筋、铁件过密。

⑤坍落度、和易性不好。

⑥浇筑方法不当、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布料顺序不合理等。

⑦混凝土离析。

⑧漏振或振捣不实。

⑨拆模过早。

94、混凝土柱、墙、梁等构件外形尺寸、轴线位置偏差大原因

①没有按施工图进行施工放线或误差过大。

②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不足。

③模板支撑基座不实,受力变形大。

95、混凝土柱、墙、梁等构件外形尺寸、轴线位置偏差大防治措施

①按施工图放线,并确保构件断面几何尺寸和轴线定位线准确无误。

②模板及其支撑(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模具在浇筑混凝土及养护过程中,不变形、不失稳、不跑模。

③要确保模板支撑基座坚实。

④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96、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砌体)

①加强基础坑(槽)钎探工作。

②合理设置沉降缝。

③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

④宽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砌反砖拱。

97、填充墙砌筑不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裂缝防治措施

①柱边(框架柱或构造柱)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2φ6 钢筋,且应在砌体内锚固长度不小于1000mm的拉结筋。

②填充墙梁下口最后3 皮砖应在下部墙砌完14d后砌筑,并由中间开始向两边斜砌。

③如为空心砖外墙,里口用半砖斜砌墙;外口先立斗模,再浇筑不低于C10细石混凝土,终凝拆模后将多余的混凝土凿去。

④外窗下为空心砖墙时,若设计无要求,应将窗台改为不低于C 1 0 的细石混凝土,其长度大于窗边100mm,并在细石混凝土内加2φ6钢筋。

⑤柱与填充墙接触处应设钢丝网片,防止该处粉刷裂缝

98、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原因

①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

②缝内掉入杂物,没有及时清除,浇筑混凝土形成夹层。

③未按规定处理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粘结。

④钢筋过密,混凝土浇捣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⑤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⑥新老接槎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99、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治理措施

①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②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剔除松散石子,刷洗干净,用水泥素浆打底,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100、防水混凝土裂缝渗漏水原因

①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水泥品种混用,收缩不一产生裂缝。

②对土的侧压力及水压作用考虑不周,结构缺乏足够的刚度。

③由于设计或施工等原因产生局部断裂或环形裂缝。

101、防水混凝土裂缝渗漏水治理措施

①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②对不渗漏的裂缝,可用灰浆或用水泥压浆法处理。

③对于结构所出现的环形裂缝,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后埋式止水带、粘贴式氯丁胶片以及涂刷式氯丁胶片等方法。

102、管道穿墙(地)部位渗漏水原因

①管道周围混凝土浇筑困难,振捣不密实。

②没有认真清除管道表面锈蚀层,致使管道不能与混凝土粘结严密。

③管道接头不严或用有缝管,水渗入管内后,又从管内流出。

④管道受振松动,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

⑤热力管道穿墙部位构造处理不当,致使管道在温差作用下,产生裂缝。

103、卷材屋面开裂原因及治理措施

原因:

有规则横向裂缝:

① 温度变化,屋面板产生胀缩,引起板端角变;

② 卷材质量低、老化;

③ 低温条件下产生冷脆。

无规则裂缝:

①卷材搭接太小,卷材收缩后接头开裂、翘起;

②卷材老化龟裂、鼓泡破裂或外伤等;

③找平层的分格缝设置不当或处理不好;

④ 水泥砂浆不规则开裂。

治理措施:

无规则裂缝(老化龟裂除外),开裂处补贴卷材即可。

有规则横向裂缝,逐年治理方能效。治理方法有:

①用盖缝条补缝;

②干铺卷材作延伸层;

③防水油膏补缝

104、卷材屋面流淌原因

①胶结料耐热度偏低。

②胶结料粘结层过厚。

③屋面坡度过陡 。

105、卷材屋面流淌治理措施

①严重流淌的卷材防水层可考虑拆除重铺。

②轻微流淌如不发生渗漏,一般可不予治理。

③中等流淌可采用下列方法治理:切割法、局部切除重铺、钉钉子法。

106、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

①出厂合格证;

②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

③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有型式检验报告;

⑤ 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有入境商品检验证明。

107墙体保温材料进场复验项目

①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

② 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

③ 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

108、墙体保温材料的控制要点

①墙体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对其检验时应核查质量证明文件(见106)及进场复验报告(见107)。

109安全管理目标

包括安全事故控制指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目标应量化。

110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制定安全政策;

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③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和实施;

④安全生产管理业绩考核;

④ 安全管理业绩总结。

11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程序

①确定安全管理目标;

②编制安全措施计划;

③实施安全措施计划;

④安全措施计划实施结果的验证;

⑤ 评价安全管理绩效并持续改进。

11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深基坑工程:

①开挖深度超过5m(含5 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②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 m ,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 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①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②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 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③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①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lOO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②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

③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脚手架工程:

① 搭设高度50 m 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② 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③ 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拆除、爆破工程:

①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②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 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③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信设施或其他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④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范围的拆除工程。

其他:

①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②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相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③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④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113、专项方案编制包括以下内容:

①工程概况

②编制依据

③施工计划

④施工工艺技术

⑤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⑥劳动力计划

⑥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14、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组成

①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②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③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④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⑤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⑥ 工厂选址和土地实用规划;

⑦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115、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②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③评阶危险事件的后果;

④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⑤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116、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

技术措施:

化学品的选择、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转、维修以及有计划的检查;组织措施:

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工作人员水平、工作时间、职责的确定;以及对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

117、查安全教育培训应检查内容

①检查现场教育培训岗位、教育培训人员、教育培训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有针对性;

②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落实情况是否到位;

③教育培训档案资料是否真实、齐全。

118、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

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开工、复工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査和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等。

119、施工现场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方式

①现场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值班人员每天例行开展的安全巡视、巡查。

②现场项目经理、责任工程师及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工作的同时进行的安全检查。

③作业班组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的安全检查。

12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汇总表》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工程、模板支架、高处作业、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施工机具。




文章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住宅工程防渗漏、防裂缝措施
建筑工程顶板裂缝常见问题及预防
施工项目质量通病及防治的技术措施
坡屋面渗漏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塑胶运动场施工方案.do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