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经方治疗心律失常

 口述: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门诊部坐诊专家龚一萍教授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优势

  我们的心脏是最厉害的。

  你看国庆阅兵仪式上,军人走得“唰——唰——”齐,这是他们一天8小时练出来的。而我们的心脏呢,天生就跟受过特种训练的军人一样,一秒钟都不会走错拍子。

  心跳,是我们人体内最有规律、最整齐的生理节拍。

  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时快时慢,人就会感到心慌,心荡,有时会头昏,这种情况,我们就称它为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范围很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室颤,这些都是心律失常的病症。

  心律失常很常见,严重的器质性心律失常已经成为人类杀手:长期心动过快会引起心脏扩大,引起心肌病、心衰等;心动过缓容易造成大脑缺血,记忆力、反应变得迟缓,如果不揪出“跳得慢”背后的黑手,可能导致心脏突然停跳;房颤这种不规则的跳动容易形成血栓,大大增加了脑卒中的危险;即使是被很多人认为“不需要处理”的早搏,也有可能引起神经衰弱等,因为绝大多数早搏患者是有症状的,很多病人整晚心慌、失眠,辰光一长,不神经衰弱才怪。

  这两年,我临床上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上。几年下来,我感觉在心律失常这一块,中药干预效果很大,中医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前景的。

  中医治疗的优势在哪里呢?

  一个:毒副作用小,中药以天然植物药为主,相对来说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

  二个:疗效明确。中医个体化治疗针对性强,疗效明确,容易巩固。

  三个:整体调治。中医从整体上调整病人的身体机能,从而消除各种心律失常及其症状。

  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医治疗此类早搏有优势,但由于中医在治病的同时还有一个体质调理的过程,所谓西医治“人的病”,中医治“病的人”,因此治疗需要一个过程,病人也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在哪里

  有一个病人,我印象非常深。他是一个不方便行走的病人。他来我这里看病,是人家背进来的。他一进门,就把一张心脏彩超单拿出来给我看。原来,他刚刚从省内某医院出院。

  我大学毕业后曾经在浙一医院进修过半年的心电图,看过各种各样的心电图。这个病人的图片呢,非常直观,左心室肥大。

  “西医有没有明确诊断?”我问。

  病人说,他3个月前因为反复胸闷气急,下肢浮肿入院。西医诊断很明确: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功能Ⅱ-Ⅲ级,同时伴有肺部感染。出院时,他又做了一次心脏彩超检查:仍有左心增大伴心功能不全、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高压等症状。

  我一看他的舌苔,很黄很厚,按脉时同时感到两手冰凉。按病人当时的情况我开了出处方,治疗3个月,病人自已感觉胸闷、咳嗽、气急、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都好多了。我一搭脉,脉律也齐了。

  他自己也非常高兴,提前去做了一个B超。做出来的结果,皆大欢喜。

  像这一类难治性的心律失常,包括窦缓、病窦、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等等,很多情况下,西医都会建议病人装起搏器。但有的人惧怕装起搏器,有的人是经济上承受不了,还有的人是在可装与可不装之间,就先缓一缓,中药先吃吃看,实在不行再去装起搏器。

  你要吃中药,我不反对,但我要先跟病人讲清楚一个利弊关系:心脏这东西,差不起一个意外,如果一旦窦性静止,一分多钟不起来就糟糕了。那么我觉得中医的长处在哪里呢?并不是说中医比西医强,而是中医有时能和西医取长补短,因为中医看病,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拳路”。

  在中医看来,很多心律失常的病人本质上是一个气血阴阳的不足。这样的病人,吃一些补气、补血的中药,临床效果往往会比较好,一旦调理好气血,有时候病人症状的改善就很快。

  中医的优势是辨证论治,尺度的把握就看医生的临床经验。有的人是要“补”,有的人是要“压”,治则、治法、分寸都不一样,根据个人情况来判断,针对性强,见效比较快。

  1800年前的经方照样治病救人

  在用药上,我非常喜欢用经方,经方经方,就是中医经典上记载的处方。

  举几个例子。有的病人心跳心慌,每分钟早搏100次以上,临床辨证他是一个实热内盛,我就给他开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病人,早搏,心跳快,这个病跟情绪关系非常密切。用药我重在疏肝理气,就用一只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里面的方子,有名的经方。

  曾经有一个病人误服了壮阳药物,心跳很快很快,晚上失眠,白天不敢走到太阳底下(中医管这叫“相火妄动”)。这种病人他自己不知道,医生一看就知道是心肾阴亏,伤阴了。我用了一个炙甘草汤后,他心跳从90多次到80多次,失眠也慢慢好起来了。

  我最喜欢用的一只方子首推张仲景的“炙甘草汤”,这只方子非常叫得应,1800多年前《伤寒论》上的一张经方啊!它主治“脉结代,心动悸”,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著名方剂。

  “心动悸”,是指心慌、心跳动不安。“脉结代”是指中医学中讲的“结脉”和“代脉”。“结脉”,是指脉搏较常人缓慢,而且每隔跳动相同的次数后会出现一次间歇;“代脉”,是指脉搏缓慢而有不规律的间歇。“脉结代”是血脉运行不畅的表现。这一症一脉,正反映了心的气血不足,心脉失养。

  我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过《灸甘草汤对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的课题研究,“炙甘草汤”由炙甘草、生地黄、麦冬、麻仁、阿胶、桂枝、人参、大枣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心、滋阴复脉的功效。当时临床上有一个小孩子,他是心肌炎病人,气阴两虚症,吃了灸甘草汤效果确实很好。我现在在临床上,将“炙甘草汤”随证加减治疗某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都有较好疗效。

  一般来说,心律失常的病人,门诊能看到血虚型的不多,但我就碰到过一个。病人来的时候心跳很快,脸很白,舌色也很白,我先后用中药给她治疗,一个星期,心跳就慢下来了。今年春天她再来吃中药,我又开了一个补中益气汤给她调治,现在脸色非常好看,红扑扑的。

  我告诉她,你前面的病已经好了,但你“气血两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后面要好好调理。只有你自身的免疫力上去了,才能从根本上调整心律失常及其症状。

  祖国医学有5000年的文明史,不得不承认古人的理论体系有他深厚的根基。很多经方的效果比较好,价钱又很便宜。用它们治病救人,何乐而不为呢?

心律不齐怎么样是好?正凡人的心率一般在60-80/分,而一旦患上心律不齐,心跳就会超过一般范围,发生或快或慢的现象。轻度的心律不齐,对病人影响较小,而重症的心律不齐会影响到病人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患上心律不齐,一定要及时治疗。


  心律不齐怎么样是好?治疗方法如下:

  一、中饕:

  “炙甘草汤”是中治疗心律不齐最常用的中饕方。

  “炙甘草汤”:炙甘草12克、生姜9克、人参5克、生地100克、桂枝9克、阿胶6克、麦冬50克、麻仁20克、大枣30个,用黄酒300毫升、水1000毫升共煎至600毫升,阿胶放饕液中溶化后服用,每次服200毫升,逐日三次,疗程一个月。

  二、穴位推拿:穴位推拿也是中治疗心律不齐的通常手段。

  1、主穴推拿:主穴即阳溪穴(在手腕横纹上端拇指根部凹陷处)。方法是:先用右手食指尖点按左手阳溪穴,时间是五分钟,前两分点按不动,后三分钟指尖不离位全手转动。之后换左手食指点右手阳溪穴同上。

  2、配穴推拿:配穴包涵:少府、通里、内关。推拿方法是:

  ①、伸右手拇指点左少府穴(左手掌侧小指与各个指中线横纹十字处)。

  ②、接着点左手通里穴(掌侧,腕屈肌腱侧缘,腕横纹上一寸处)。

  ③、再接着点左手内关穴(手腕横纹正中线上二寸)。

  以上三穴位点完后,换左手拇指点右手三个穴位同前。天天早晚各一次,坚持5天脉搏正常。为巩固疗效,可再坚持几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心律失常的中医名方——炙甘草汤,心脏不好的你一定要知道!
心律失常 .炙甘草
夏天要养心,补心第一方,早搏房颤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统统搞定!
天下第一补血方|心律失常(早搏、房颤)的治疗
起搏器-让心脏变懒变弱(转)
当下!呵护好您的心脏吧!许多心脏病可能就差这碗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