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作家」李进章 ‖ 故乡的炊烟(散文)

故乡的炊烟

文/李进章

炊烟是乡村固有的一个特殊的符号,有炊烟就有村庄,有村庄就有人家,就存在着温馨与安宁。在辽远的土地上星罗棋布地生长着村庄,大片大片的炊烟笼罩着村庄的身躯,浸透着人们的心脾。

炊烟是乡村的灵魂,它不仅有形态,有色彩,有声音,还有浓浓的味道。炊烟还是乡村的眼睛,她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梁,深情地把在外地的游子张望。

有人说:“炊烟是房屋升起来的云朵,是柴草灶火化成的幽魂,是村庄的声息和呼吸。”其实,我觉得炊烟更像是村庄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寂静无声的老屋,灶台旁倦倚着的那只懒猫,锅灶前忙碌着的母亲的身影,灶膛里劈啪燃烧着的柴草,“呱哒、呱哒”的风箱声响......

当炊烟袅袅升起来时,村庄上空缭绕着一幅动态的画面:忽聚忽散,忽高忽低,飘飘悠悠,混杂着各种柴草燃烧后特有的味道,散发着饭菜的香味,把一份灵动感,浸染给了整个村庄。

炊烟是画家笔下浓墨重彩的油画,从早到晚不停地变换着色彩。

年少时,我们早上起床之后,第一件事不是读书,而是背着荆条筐到田野里去揪菜、砍草或者拾柴。此时,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远远望去,村子里一缕一缕炊烟升起,报道着乡村的黎明。那炊烟沿着屋檐,随着清风,缠着树梢,袅袅上升,婀娜多姿。它调皮地跳跃着,有时候跃上天空,成为与蓝天相伴的云彩;有时候贴着地面而行,化为寂寞行走的诗行。

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在我们放学回家的路上,在一阵阵嘹亮的歌声中,炊烟又一次悄然地爬上屋顶。炊烟中,依稀可以望见母亲在院子里择菜、洗菜。收音机里传出袁阔成播讲的那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评书《烈火金刚》。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抗饥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地升起,瞬间又消逝,一如庄稼人夏收秋收大忙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傍晚的炊烟是最漂亮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当金色的夕阳隐没在小树林下,从乡村的房屋高高竖起的烟筒里,升起一缕缕炊烟。伴着夕阳踏上归途的老牛,因告别了劳作的负荷,心情变得轻松,它那难得的一声欢叫,也宣告了父亲与社员们一天辛劳的结束。于是,母亲拉起风箱,燃旺灶膛中的火苗,随着锅碗瓢盆的响声,农家饭菜的清香顿时飘散开来,而母亲呼喊我们回家吃饭的声音,此起彼伏。渐渐地,天色暗淡下来,炊烟也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之中。

有人说,“乡村的早晨,因炊烟而令人迷恋;乡村的正午,因炊烟而令人流连;乡村的傍晚,因炊烟而令人陶醉”。炊烟,从早到晚飘飘散散,她是乡下女人在灶间的艺术,是乡下汉子放飞的劳动歌声,是乡下孩子嘴里背诵着的古诗词,是乡下老奶奶望儿归来的真情……

炊烟不仅一天到晚地变幻着色彩,而且一年四季形成的景致也有不同。我觉得最漂亮当属冬季的炊烟,因为雪花不停地飘落,天气分外寒冷,我们老家不出产煤炭,加之那时交通闭塞,煤运不进来,人们只好烧土炕取暖。由于烧得木柴多,灶火很旺,炊烟冒得也最欢,在冰雪的冬天更显得清晰壮观。到了春天,晨风中的炊烟袅袅娜娜,像在述说着乡村的原始故事;在夏日,由于空气干燥。炊烟飘浮得最远,最飘逸,最能体现村庄的声息和呼吸的意境;在秋天,炊烟在天高云淡里飘逸,给大地增添了一种别样的朦胧,尤其是在秋夜月光下,更显得稀薄升腾,在丝丝缕缕的炊烟里,装饰着月亮的缥缈。

在中国文人的眼里,炊烟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诗情画意和深邃的含义。

在陶渊明的眼中,“炊烟”是山水,是田园,是他心灵的居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充满浓浓的烟火气,也充满了闲适与宁静:“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同上)。

在宋代词人刘克庄的心里,“炊烟”是百姓,是山河,也是家国。金人占据了北方,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中,不再有田园的风光和静谧,而是日月难圆和山河的破碎:“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忆秦娥·梅谢了)”。

写炊烟最多的,当属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暮秋)”“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闲游)”“贫家灶冷炊烟晚,待得邻翁卖药回(秋光)”,这些都是他写的。可见,陆游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么喜爱。

在现代,有着“新江西诗派”之一美誉的诗人胡刚毅的诗歌《炊烟》里,“炊烟”好似奔流的小河:“模仿村旁流向赣江流向长江的小河,炊烟流向暮色四合的天穹,缓缓伸向天空”。炊烟在天穹上流动,揿亮夜幕无数星星。瞬间,小河接住多少抖下来的大眼睛。小河也在农人的心里流动,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流向未知的未来。

在我童年时,记得母亲经常对我说:“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火膛里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菜吃,天天饭菜香,就是好日子”。那时候青葱懵懂的我,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每天在意的只是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菜,对于一天三次从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并没有多少感动与思考,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在我离开故乡42年后,有一次在睡梦里又看到了故乡的炊烟,醒来后终于有所感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农民诗人。

如今我深切地感受到:炊烟不仅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还是一幅自由舒展、浓淡随意、黑白交织的油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它就像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作品,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色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我不知道故乡的炊烟在其他人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概念,但对我来说,故乡的炊烟是连接我生命的血脉。

如今,炊烟已从乡村里消失,昔日贫穷落后的乡村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乡村城镇化的步伐在逐步加大。也许,这就是人类社会向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人民生活越来越好,鸡鸭鱼肉不断,可我总觉得用不锈钢锅、电饭锅、高压锅做出的饭菜和炖出的肉,没有乡下的土灶铁锅里做出的饭菜有味道。因为,我是在故乡的炊烟下长大的,对母亲在土灶铁锅里做出的饭菜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怀念,或许就是这种怀念冲淡了现在饭菜的滋味吧!

作者简介:

李进章,退休干部,河北作协会员。现任河北省立法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经贸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社会导师。2018年被河北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河北省法学会聘为“法治专家库专家”(聘期五年)。已写作出版《风雨少年行》《珍藏岁月的痕迹》《释怀人生》(上下卷)纪实作品和《童年那些事》(《小院几度桃花红》散文集200余万字,尚有50篇散文随笔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炊 烟
散文︱杨辉峰:炊烟
炊烟
故乡情
难忘故乡的炊烟
怀念儿时那一缕诱人的炊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