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无数的哲人给出了无数的回答。

  在这本书中,作者也总结了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回答:善与恶是在关系中诞生,并在关系中展现的。

  不过,相对于“善”与“恶”,客体关系理论更倾向于用“好”与“坏”这两个字,而我们最初对“好”与“坏”的感知,势必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亲密关系中,即婴儿与妈妈的关系。

  这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婴儿怎么感知妈妈的好与坏。当婴儿饿了渴了冷了热了时,妈妈能在第一时间觉察到并及时地给予照顾,对婴儿来说,这就是“好妈妈”。相反,就是“坏妈妈”。

  另一方面是婴儿怎么感知自己的好与坏。

  婴儿天然是自恋的,他总是自我归因:妈妈对他好,那一定是因为他好;妈妈对他不好,那一定是因为他不好。或者说,他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所以当遇到“坏妈妈”时,他会认为自己也是“坏”的,当遇到“好妈妈”时,他会认为自己也是“好”的。

  妈妈既“好”又“坏”这个复杂的情况,婴儿一开始处理不了,他会使用分裂的机制,即把“好妈妈”看成是一个人,把“坏妈妈”又看成是另一个人。同样的,他也会这样看待自己,他容易认为“好”的属于自己,而“坏”的属于另外一个人。

  童话故事反映了这种心理。在《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中,女主人公完美无缺,妈妈也完美无缺,但已过世,而一个绝对恶毒的继母出现了,她一直试图害死女主人公。

  卡什丹认为,这两个童话故事经典地展示了分裂的心理机制——好妈妈与坏妈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妈妈绝对的好,没一点瑕疵,另一个妈妈绝对的坏,没任何优点。这也展现在儿童身上,灰姑娘绝对的好,而继母带来的女儿绝对的坏。

  不过,随着逐渐长大,婴儿变成了幼儿,他能处理比较复杂的信息了。更关键的是,尽管妈妈并不完美,但妈妈整体上是个“好妈妈”,于是幼儿能够做一个复杂的工作——将“坏妈妈”和“好妈妈”视为一体,而这个尽管不完美但足够好的妈妈是幼儿乐意接受的。

  并且,按照从婴儿期就开始的自恋,幼儿对妈妈的辨证的看法也会延伸到他自己身上,他认为自己也是不完美但却是足够好的。

  能做到这一点,这个幼儿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基本健康的基石,他以后就能比较宽容地对待自己,从而也能比较宽容地对待别人。

  然而,假若妈妈对婴儿的照料偏差,那么幼儿仍无法处理“坏妈妈”和“好妈妈”,以及“坏小孩”和“好小孩”的分裂信息,无法将妈妈或自己视为一个有缺点但也有优点的整体。于是,他会继续走极端,认为妈妈完美,也认为自己完美,并且绝对不容别人说妈妈或自己的缺点。同时,他会对家以外的人保持高度的警惕,下意识地认为他们很坏。其实,他是把“坏妈妈”和“坏孩子”投射到别人身上了,他无法处理这些坏的信息,必须投射到别人头上,他的内心冲突才会暂时减少。

  由此,可以引出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在健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可以比较坦然地说出父母不好的地方;在不健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把父母理想化甚至绝对化。

  庄子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可以用上面的理论来解释。一个社会假若特别渴望完美的圣贤,那么这个社会势必就会生出许多特别邪恶的家伙。这个社会的这种严重分裂,其实反映的是这个社会无数个体的内心的严重分裂,即内心中的“坏父母”与“好父母”的分裂,“坏孩子”与“好孩子”的分裂。

  于是,一个社会越渴求绝对的善,这个社会就越容易生出可怕的恶。

  执著于病态,只因为曾凭它获得爱

  不管是“好妈妈”还是“坏妈妈”,也不管是“好爸爸”还是“坏爸爸”,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们的爱与认可。他也一定多少会取得成功,他总能得到父母尽可能多的爱与认可——也许那看起来很少,但对他而言已是他能得到的最多了。

  在这一过程中,他还会形成一个观念:如果我得到了父母的爱与认可,我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如果我得不到父母的爱与认可,我就是坏的、没价值的。

  于是,当他习惯了用病态的心理机制(更准确的术语是“投射性认同”,这个术语解释起来很麻烦,本文以机制简单概括)去获得父母的爱与认可时,他就会执著于这些病态的方式,长大后也不愿甚至不敢放弃。

  卡什丹总结了四种常见病态的心理机制:

  1)权力机制。这个机制极其常见,其核心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如果你不听话,那么你一定会受到严重惩罚,甚至你可以去死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父王对杰说:“我给你的才是你的,不给你就不能抢。”这句话典型地反映了这种权力机制,而几个做儿子的都去抢了,结果最后都死得很惨。

  这种机制在我们文化中非常常见,一些极端糟糕的父母把孩子打得死去活来,表面上用的是爱的名义,其实使用的是权力机制——“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我不惜让你去死”。

  2)依赖机制。这个机制的逻辑是“我很乖,我什么都不能做,你必须照顾我一切,否则你就是不爱我”。这是权力机制的另一面,权力机制严重的家庭,容易养出两种孩子:一,权力欲望超强的孩子;二,依赖性超强的孩子。

  依赖并不是简单的服从,依赖藏着这样一个信息——“你必须懂我,为我安排好一切,否则你就是不爱我,我就会离开你”。譬如,一个女孩,她很依赖男友,男友第一次拒绝她的一个小要求时,她立即生出了要分手的念头。

  3)情欲机制。这个机制的逻辑是“你喜欢我,是因为我能带给你情欲的快乐,如果没有这一点,我就没有了价值”。

  很多男子,特别在意能不能给女友或太太带来性高潮,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询问,或通过其他方式来查证,如果发现自己能做到,就觉得自己极有价值,如果证明自己没做到,他们会特别沮丧,认为自己特没价值,并会因此生出分手或离婚的念头。很多女子也是如此,她们打扮得极其性感,而且在性生活中也看上去非常享受,但其实她们很少有性高潮。

  这些女子和这些男子都有同一个逻辑,我的最大的价值,在于能给对方提供性的享受,如果没有这一点,我就是一钱不值。

  4)迎合机制。这个机制的逻辑是“我愿为你付出一切,但你必须爱我,你如果拒绝了我的付出,那你就是拒绝了我的爱”。

  这个机制也很常见,有些人帮助你时,你忍不住想躲,但真躲开了,又忍不住会有些内疚,觉得对不起他们,你这就是中了他们迎合机制的招。

  卡什丹认为,这四种病态的心理机制是众多心理疾病的根源,它们都源自当事人最初的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当事人用这些病态的方式,在自己病态的原生家庭获得了病态的爱与认可,从此以后执著于这一点,他们不敢相信,自己仅仅作为一个人就是有价值,就是值得被爱的。他们认为,一定是因为自己“好”才值得被爱的,他们不敢走向相反的方向,持有权力机制的人渴望放松,持有依赖机制的人想过独立,持有情欲机制的人想过性以外的价值,持有迎合机制的人想过不去奉献,但他们不敢,因为他们深信,一旦这样做,就会失去爱,而这就意味着,想这么做的他是“坏”的。

  不过,在治疗中,卡什丹并不赞同着力于挖掘童年,他认为,一个好的客体关系的治疗师,能和来访者一起,让来访者把他的病态机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治疗关系中,并最终让他们相信,他们所谓的“坏”其实是可以接受的,他们不必再执著于这些病态的心理机制上。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就意味着,当事人内心深处的“好”与“坏”不再是严重分裂的,而是可以和谐相处了。

  这本书作为心理治疗的理论书,堪称完美,对理论的阐释很到位,对案例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分析也引人入胜,值得普通读者一读。

  对于这样的书,我再次建议大家使用诸葛亮的读书法——“观其大略”,能读懂多少就读多少,读不懂的就跳过去,而你能读懂的地方,相信已可以对你很有帮助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婴幼儿0
一个孩子的自卑,是如何养成的?
0~3岁儿童的心理防御机制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为偶像轻生”为哪般?
旧毛毯的意义(一)
一个优秀妈妈需要的4种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