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杀子背后

  文/米糕

  “虎毒不食子”,但现实生活中却屡屡可见亲生父母打死孩子的报道,令人唏嘘,本应是掌上明珠、怀中宝贝,为何会被亲生父母活活打死?

  近日,浙江义乌又有一桩“杀子惨案”,一名6岁女童被怀孕的母亲活活打死,而24岁的父亲为了帮怀孕的妻子顶罪就到公安机关自首称是自己打死了女儿,而母亲因为过于自责采取割脉方式自杀未遂,父亲最终也因顶罪被捕。一个好好的家庭,一死一伤一抓,瞬间分崩离析,而隐藏在很多弑亲杀子事件背后的重要元素就是隔代寄养。

  城市的扩张、人口的迁移,给家庭带来最大的冲进就是亲人的分离,尤其是亲子分离,中国超过1亿名留守儿童,迫于父母的谋生压力不得不交给老人独自抚养,很多家庭采用的抚养模式就是从孩子出生到入学前由老人抚养,待到需要入学时,则由父母接回身边接受教育,父母的考虑无非是孩子年幼难以照顾,等到上学再接到身边也不耽误教育,可谓两全其美,然而在这种养育模式下却可能隐藏着祸害一生的隐忧。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抵要经过三个叛逆期,两三岁时经历第一叛逆期,这时开始有自我意识,逐渐将自己和别人分开;到六七岁时,会经历第二个叛逆期,这个阶段主要是建立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与人相处中确立自己的界限和规则;到了青春期叛逆则会逐渐完善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人格和情感模式逐渐趋于稳定。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6岁前要经历两次关键的人格情感塑造的敏感时期,然而对于隔代寄养的家庭而言,这两个关键时期,父母都是缺位的,这也导致当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后很多教育方式无法奏效。

  父母常说,打是亲骂是爱,打骂作为一种惩罚型的教育方式之所以可以在亲子之间存在并发生一定的效果,有一个重要心理基础,就是亲子依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情。然而亲情并不是像基因一样与生俱来,是需要亲子两代人通过长时间的喂养、抚育、爱护,才能建立坚实的亲情基础,让孩子对养育者产生强烈的依恋之后,惩罚性教育才能有效地发生作用。如果没有这种依恋,惩罚式教育不但无法获得子女的理解,反而会增加子女的怨恨,最后成为压垮亲子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6岁的孩子多数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情感依恋,在过去6年的生长中把最主要的抚养者确立为自己最为依恋的人,这种信任和亲密让孩子能够感觉安全和舒适,即便得到惩罚也不会产生恐惧。然而很多留守家庭选择在这个时候将孩子从一个地方迁往另一个地方,除了地域陌生带来的不安全感,还有养育者的更换带来的恐惧感,虽然是亲生父母,但是因为缺乏共同生活的经历,孩子与父母之间其实存在情感隔阂,大人可以通过社会性的自我想象,迅速进入亲子角色。但是孩子因为缺乏这种社会性的假想,通常在一种惶恐和不安中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和自己的亲生父母建立新的情感关系。

  有些父母可能意识不到孩子的恐惧和焦虑,在依恋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基础上就开始使用惩罚式的教育方法,这必然招致孩子的剧烈反抗,在此次浙江打死女童的事件中,女孩就是在和妈妈的相处中,经常和妈妈发生争吵,每次争吵都搬出奶奶来,并说“奶奶说了,要让爸爸把妈妈抛弃再找一个新妈妈”。这种强烈的语言刺激让正在怀孕中的母亲情绪失控才会错手打死女儿,女儿的言语失控和母亲的行为失控背后都是因为缺乏依恋情感这条缰绳的羁绊,终于酿成惨剧。

  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亲子之间美好的情感并不会像文艺小说里描写的那样与生俱来,而是在父母与孩子每一天的相处、每一次的接触、每一刻的交流中逐渐夯实起来,才能慢慢长成苍天大树,血浓于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育之恩如何抵消贩卖之恶?被拐卖的孩子,很难回归亲生父母身边
“拥抱”与“物质”鼓励法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四个“不要”,让你重新审视孩子的青春期
被拐14年后,《亲爱的》原型被骂“认贼作父”上热搜:不想回家的孩子,经历了什么?
处理好亲密关系的奥秘
老人带娃的最大风险,不是宠溺,而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