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圣外王”的说法出自《庄子》,为何会成为儒家的核心思想?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核心就是关于理想人格的塑造,简而言之,即所谓的“内圣外王”四个字,这是中国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标准,也是儒家的基本命题。

“内圣”是指在内在精神修养方面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外王”则是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实现儒家“天下大治”的社会理想。

然而,“内圣外王”的说法却来自道家的庄子。《庄子·天下》中说: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

这就是“内圣外王”一词的出处。庄子在这里并没有正面解释“内圣外王”的思想,而是表达了诸子百家先秦各家由道术之“一”而成方术之“裂”时的看法,他认为“内圣外王”才是真正的“道”。

在宋代以前的儒家典籍中,很少看到“内圣外王”的说法。北宋理学大师程颢将邵雍的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后,这一说法才被广泛使用。

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天德王道不是两事,内圣外王不是两人。”清代学者陆陇其,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他说:“若深看则这敬字,只怕充积未盛耳,充积到盛时,则敬字外别无学问,亦别无经济。内圣外王之事,无不在其中矣。” 他们都是在儒学意义上来使用这一术语的。

而近现代学者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精神,就十分普遍了。

康有为在《论语注》中说:“孔子之道,内圣外王,原合表里精粗而一之。”

1927年,梁启超这样概括儒学:“儒家哲学,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儒家千言万语,各种法门,都不外归结到这一点” 。

1956年,熊十力于《原儒》中,明确地指出“儒学总包内圣外王”,更加明确地指出“内圣外王” 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儒家关于人格理想和政治理念的基本命题,这在学术界上并没有太大争议。

那么,为何儒家会将道家的“内圣外王”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说:“《庄子·天下》 篇,是在道家术语的掩盖下,全面阐述了儒家的观点。”

在《庄子·天下》中,庄子阐明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就是“内圣”:“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而“外王”则是他的政治理想,其表现为:“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从这点上看,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与儒家代表人物的孔子,从本质上说并没有太大差别。

推而广之,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看似大相径庭,其实有着相通的地方。

一般人常常将儒教简单地看作是入世的文化,把佛教、道教看作是出世的文化;把儒教看作是经世之教,把佛教、道教看作是修心之教。比如宋孝宗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其实,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往往具有儒释道多重人格,儒家、道家乃至佛家思想同时被知识分子们所吸纳。

鲁迅先生说:“ 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个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经》。 ”

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一种文化能否被另一种文化理解接受,取决于被理解一方的内容能否引起理解者的共鸣。当一种文化作用于另一种文化时,它与主体文化原有库存内容中的某些方面直接吻合,从而能够顺利地被主体文化结构所理解和吸收,进而直接转换为主体文化结构内部的内容;而当一种异质的文化刺激主体文化时,主体文化在原有的库存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主体文化的反应就可能对原先主体文化的结构进行内部调整、补充乃至改组,以最终吸收该特异文化。

仔细探究,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理想是包含着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修身、 修心,即追求 “内圣” ;另一方面,则是经世致用,也就是“外王”。“内圣”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对仁义道德的领悟,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外王”是就所成就的事功来说的,将把主体内在的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就是通过修身来齐家,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

在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就是“君子”,孔子理想人格的价值目标是行“内圣外王”之道,君子通过心性修养而达到一种崇高的“内圣”境界;君子以天下为己任,将自身的主体心性修养所得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外王”。对如何实现“内圣外王”之道,孔子提出了“修己安人”的说法,也就是通过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言行无不合乎原则,这样就可以使人民安乐。

在儒家“内圣外王” 的理想中,儒家首先关注的是“内圣”,即人格理想的塑造。儒家认为,仁义礼智就在人的本心中。比如孟子认为人人生来就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者分别是仁、义、礼、智之端,称为“四端”。 简言之,仁义礼智是根植于人心中的,儒家所追求的价值源头就在人的内心之中,而不是在内心之外。孔子也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种“反求诸己”的内在改造思想,在孔孟之后得到了发扬光大,在宋明理学中则被强调到了极致。程颢认为认识的方法就是内省:“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

所以,在儒家思想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内在超越是圣人们进入世间大舞台之前的准备。其目的在于将圣人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内圣之学”从主观上来说,乃是为了治世,经国安邦,是入世的。但从客观上来说,“内圣”之学在为学的方向上是向内转的,只有通过内省才能得到。 这就是说,“外王”入世间的源头在内心,而不是在世间。

当一个志士仁人,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时, 他是入世的,他需要通过职位的不断提升来实现人生抱负,此时他是“外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他施展其雄才大略受阻时,他就可能会无限地向内心退避,转向“修心”,这时,他可以把“外王”暂时搁置一边,转而去追求“内圣”。

《庄子》中,体现着一种顺物缘性的游世思想,他认为“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 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既安时处顺,又不违逆理想;“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表面上附和外界,但是内心世界仍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提倡的理想人格中,针对儒家政治与伦理而作了调整和改进,对现实政治乃至整个社会采取了一种超越的态度。

庄子的这种“游世”主张也得到了大批同道者的响应,为现实中挣扎无法解脱的人寻找到了一份精神寄托。当人们向现实作超越的努力,而又陷入对超越的无奈时,道家的智慧便向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心理调适的方法,进而也广泛流行于儒士中。比如《庄子》中所说的“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给陷入功名泥沼中艰难跋涉的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

总的来说,“内圣外王”之学既为儒士们打开了入世的大门,也为儒士们打开了出世的大门。

原来,出世与入世是一对连体儿,密不可分地包含在儒家思想中。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就生动地表达了“内圣外王”的两面性。这与庄子·人间世》中,楚狂人接舆对孔子所说“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传递的是相同的思想。

尽管儒家和道家所追求的价值有区别,但二者在追求超越世界的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是向内而不是向外,都是以“心” 为本,都属于向内心超越的文化。

可以说,“内圣外王”构成了他们共同的人格追求,不管是蟾宫折桂还是疆场杀敌,不管是高居庙堂还是退隐田园,这种人格理想都让人心动。

正如南怀瑾所说:“不要以为孔子、孟子的修养,和佛家、道家不一样,其事其理是和佛、道相通的,就是所谓'内圣外王'之学。”

综上所述,虽然“内圣外王”的说法来自道家的庄子,但从根本上说,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同样的道理,即以“内圣”是出发点,也是价值观的源头,因此一直以来被儒家奉为圭臬。

参考资料:

1.《论语》

2.《庄子》

3.《庄子“内圣外王 '思想 的三种形态》,陈仁仁,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4.《“内圣外王”的出世入世两面性:儒佛道互补之原因》,陈立旭,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的“内圣外王”之说,为何被称为儒家的核心思想?
读懂这些受益终生《2》
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儒家与道家你欣赏谁?
游与隐
内圣外王
中國哲學的精神 WOR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