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DAU】【手法治疗】缓解肌筋膜疼痛的科学机制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眼睛看不到东西、耳朵听不到声音、鼻子闻不到气味、舌头尝不出味道,你还能感知到外界环境吗?

这个时候便只能通过“内感受”去感知身体,有些朋友会问:什么是内感受?

我们先来说说外感受:一般指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来感知身体外部的世界;内感受是与其截然不同的的方式。

内感受直接来自身体的内部结构,也就是说人体内有专门的感受受体,可以将信息从器官系统发送到大脑,对于环境、情绪和身体状态的作出感知和反应

由此可见,内感受与生理和情绪健康密切相关,能够帮助我们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

例如感受到异常的温度、触摸感受到压力、身体不适、肌肉紧张僵硬无力的感觉、口渴/饥饿的感觉、精神紧绷/心跳加速的感觉、兴奋喜悦感……

那么上述内感受的来源在哪里呢?今天的文章将会解答这个问题。

筋膜的内感受器

筋膜系统是人体内连接各个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结构,具有非常精细、广泛、多样的神经支配,这些神经内存在大量的内感觉感受器,对内感受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与肌筋膜相关的内感受器主要存在于:

1.与肌肉密切相关的结缔组织内部或附近,有本体感觉髓鞘末梢;

2.与骨膜接触的地方(如肌内膜和肌周膜),这里有自由的、无髓鞘的、非常细小的神经末梢。

从受体总数来看,筋膜是受体数量最多的感觉器官;这些受体参与本体感觉、伤害感觉和内感觉功能。

下面我们将说明内感受的传导通路及其影响。

内感受传导通路

体内所有内感受传入纤维中,80%与游离神经末梢有关,其中90%是慢传导的C纤维。

这些神经纤维受到刺激

小直径的初级传入α-δ纤维、传入纤维C

携带全身相关信号

包括内脏的机械、热、化学、代谢和各种激素状态在内的相关信号

丘脑皮质通路

扣带皮层和岛叶皮层

部分有影响力的理论认为,情绪感觉状态源于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内感受就被用来描述身体内部信号的传入信号传导、中枢处理以及神经和心理表征

内感受和恐惧、焦虑

临床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由于身体不适和功能受限,导致出现恐惧和焦虑情绪的患者,这两种情绪的通路机制仅部分重叠:

恐惧刺激通常为感觉性,例如触觉表现:毛骨悚然、鸡皮疙瘩,因此通过丘脑、初级和联想感觉皮层进行处理;

而焦虑的触发因素很难定位到特定的感觉输入结构,有研究显示焦虑的传导通路可能是通过内感受,与来自身体的感觉信息相关,例如:身体不适、肌肉紧张僵硬、肢体无力……均向上传入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

由此可见,造成恐惧和焦虑的感觉输入来源于我们身体庞大的筋膜系统中的内感受器紊乱

筋膜系统疾病与恐惧焦虑

日常运动和活动中,肌筋膜系统“紊乱”会造成姿势改变,姿势变化会影响人的情绪状态。

例如生病时身体无力会让人不由得处于蜷缩状态,这种蜷缩状态会让人更悲伤难受。

研究表明,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人群:处理内感觉输入信号的恐惧与焦虑传导通路更活跃、大脑皮质兴奋性更强。

这证实了临床中慢性疼痛人群容易存在过度焦虑、视恐惧为灾难的特点。

这种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中,伤害感受神经元对正常或潜意识传入的信息反应能力有所增加,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为神经敏化

神经敏化

神经敏化可以分为: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接下来我们将做详细解释。

中枢敏化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是一种与疼痛和情绪相关的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的状态:

当身体受到伤害或者持续性疼痛刺激时,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这种变化会导致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元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更敏感

即使是轻微刺激也可能引起强烈的疼痛感觉,同时疼痛持续时间可能延长。这种现象被认为是慢性疼痛症状的重要机制之一。

外周敏化是在局部组织中出现的现象:

涉及多种感觉性受体活动的改变,这会导致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痛觉过敏状态、伤害性刺激引起过度的疼痛感觉。

敏化过程是可逆且可以被调节的。

正常情况下组织修复发生时,伤害感受刺激停止,敏化现象会自发恢复。

然而有时这种疼痛感觉会持续很久,且超出外部刺激的范围,这时候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大脑,从而感觉更加疼痛或不适。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与神经敏化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超敏反应理论上可以分为两种主要机制:

  • “自下而上的机制”:由深层外周组织变化开始并持续发展;
  • “自上而下的机制”:源自大脑中的压力和疼痛调节系统。

这两种机制都可能导致背角伤害性神经元、皮质脊髓束和皮质结构的上行伤害性神经元兴奋性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敏化反应。

这时,对于肌筋膜疼痛的治疗,不同从业者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来处理。

手法治疗与肌筋膜疼痛

手法治疗对筋膜系统进行梳理,可以帮助恢复身体平衡、促进正向健康的情绪。接下来我们分别概括中医按摩师、整骨治疗师及物理治疗师的不同操作手法。

  • 中医按摩师:直接或间接进行筋膜手法处理;
  • 整骨治疗师:调整关节位置、释放邻近筋膜组织;
  • 运动治疗师:不同的拉伸、肌肉强化训练。

这些治疗技术背后的根本机制是:

处理后使得内感受器引发筋膜结构变化、增加局部血流和细胞外基质水合作用

交感神经传出反应,“警告”大脑岛叶目前骨骼肌所承受的张力负荷

大脑做出正确的肌肉筋膜张力调整

手法治疗的重点是治疗师的双手接触到患者身体后,患者内感受器增加输入信号,这种增加内感觉的信号包括:轻触觉、振动觉、位置觉、皮肤辨别觉。

不过很少有治疗者能意识到:进行手法治疗中,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高患者的内感受能力,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会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内感受、中枢敏化、手法处理和情绪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那么临床上如何判断患者内感受能力存在的问题呢——可以通过数心跳的方式快速判断:

患者在放松状态下进行测试:

1.令患者通过自我感觉来预测自己1分钟的心跳次数;

2.检测者通过桡动脉搏动,计数患者心脏在1分钟内的搏动次数(测量2次):

内感受功能评价值=1-|[(患者预测心率-检测者检测心率平均值)/检测心率平均值]|

参考结果:

  • ≥0.8内感受好
  • [0.6-0.8)内感受一般
  • <0.6 内感受

例如:预测心率60次/分钟、两次检测脉搏平均值为80次/分钟→则内感受功能评价值=1-|【(60-80)/80】|=0.75,属于内感受一般。

读者朋友们:你们的内感受能力如何?看完上述方法,可以自测测起来~

了解内感受的重要性以及与中枢敏化和情绪的关联后,对于提高人们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认识、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手法治疗对内感受进行梳理,有助于恢复身体平衡、减轻中枢敏化,从而改善情绪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内感受、加强对情绪健康的关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内感受的平衡,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Malezieux M, Klein AS, Gogolla N. Neural Circuits for Emotion. Annu Rev Neurosci. 2023 Jul 10;46:211-231. doi: 10.1146/annurev-neuro-111020-103314. Epub 2023 Mar 14. PMID: 36917821.

[2] Volz MS, Medeiros LF, Tarragô Mda G, Vidor LP, Dall'Agnol L, Deitos A, Brietzke A, Rozisky JR, Razzolini B, Torres IL, Fregni F, Caumo 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tical excitability and pain catastrophizing in myofascial pain. J Pain. 2013 Oct;14(10):1140-7. doi: 10.1016/j.jpain.2013.04.013. Epub 2013 Jun 27. Erratum in: J Pain. 2019 Aug;20(8):1010. Rispolli, Bruna [corrected to Razzolini, Bruna]. PMID: 23810270.

[3]Vidor LP, Torres IL, Medeiros LF, Dussán-Sarria JA, Dall'agnol L, Deitos A, Brietzke A, Laste G, Rozisky JR, Fregni F, Caumo W. Association of anxiety with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 and descending pain modulation in chronic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BMC Neurosci. 2014 Mar 19;15:42. doi: 10.1186/1471-2202-15-42. PMID: 24645677; PMCID: PMC3995110.

[4]Pasin Neto H, Bicalho E, Bortolazzo G. Interoception and Emotion: A Potential Mechanism for Intervention With Manual Treatment. Cureus. 2021 Jun 25;13(6):e15923. doi: 10.7759/cureus.15923. PMID: 34336427; PMCID: PMC8312802.

[5] Bordoni B, Marelli F. [Emotions in Motion: Myofascial Interoception]. Complement Med Res. 2017;24(2):110-113. German. doi: 10.1159/000464149. Epub 2017 Mar 10. PMID: 2827849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负负得正,痛痛得正,酸胀痛的中国发现
肌肉扳机点的肌筋膜机制及其功能障碍和治疗
身体“堵”、“堵”、“堵”的原因
筋膜在疼痛感知中的作用
【中医特色】你身体的大部分疼痛与它有关系——筋膜
「学习资料」内脏松弛术(附操作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