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识几条贯穿人体的筋膜【收藏】

站桩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筋膜腾起”,而让“筋膜腾起”的方法是“提肛”。

今天就来认识几条贯穿身体的筋膜,以便更清晰地了解人体的整劲、内劲就是源于筋膜锻炼的结果。

筋膜包覆着人体的脏器、肌肉、皮肤,是一张具有张力遍布全身的网,包含着人体的每一部分,筋膜就是中国传统武术整劲、内劲的真正来源。

先来看后表线(图中红色线条,下同)。

后表线是覆盖身体后侧,从足趾到鼻子的肌筋膜经线,其功能可以使我们身体直立并保持姿态的稳定。过去有拳学先进将背后有两条大筋,应该就是后表线。

前表线。

前表线覆盖人体的前表面,保护腹腔,在髋部有一个机械连接。从这个结构就可以了解中国武术讲究开胯,其目的其实就是要对前表线得到锻炼,使之更强韧、更具有灵活性,使上下肢运动更协调有力。

体测线。

体测线从足弓外侧一直到耳部,其功能是完成侧曲,维持身体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闭耳内听、耳根圆通以及一些瑜伽的动作,可以令体测线得到锻炼。

螺旋线。

螺旋线穿过前面三条线(后表线、前表线、体测线),并交叉环绕身体。在运动中具有调节旋转及斜向动作的功能。

前深线。

前深线起于足弓内侧,止于颅骨下面,包括身体被称作“核心”的区域,在所有运动中,支持身体的稳定及四肢的伸展。

手臂线。

A是手臂的前表线,B是手臂前深线,C是手臂后表线,D是手臂后深线。这些筋膜具有连接手臂与肩部的作用。直通手指、肘、肩的筋膜,恰好说明站桩时要求手指微微用力,就是要使连接手臂线的筋膜实现整体的协调性。

功能线。

A为前功能线,B为后功能线,可以使肩关节到同侧及对侧腿之间保持稳定,延伸了通过躯体的肢体的力的杠杆作用,使力量通过腿部和躯干传递到手。中国武术讲究“外三合”,即:根节肩与胯合、中节肘与膝合、梢节手与足合。现代筋膜的研究完美诠释了其中的原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费领取《解剖列车》高清解剖教学视频
肌筋膜链认知篇②
收藏
37.功能线的路径与功能
力推!台湾黄教授全面解析筋膜,深度科普筋膜与人体疼痛疾病关系
当肌筋膜的世界出现了托马斯——《解剖列车》也只是一个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