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镜医师学病理知识(五)管状腺瘤病理图谱

腺瘤是病理学家最常见的诊断之一。通常是低倍镜下通过鉴定上皮细胞的核浆比、核浓染和假复层来诊断的。异型增生是以“自上而下”的过程出现的,因此异型增生的诊断在表面更加明显,而且更可能是无基底部的(图1)。与之相反,正常黏膜的核深染和增生性息肉在上皮基底层最明显。异型增生的分级主要是基于对腺体结构的低倍评估。低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特征是无筛状和微乳头状结构,坏死,固有层无小腺体或单个细胞浸润。

图1 管状腺瘤

低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通常包括染色深染和假复层细胞,但保持核极性,彼此之间表现出相对的一致性(图2)。凋亡活性增强和有丝分裂像也是低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常见表现。

图2 管状腺瘤 低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偶尔,病理学家在呈息肉的标本中只会遇到正常的黏膜。在大多数病例中,深切组织块是推荐的。由于70%的小腺瘤可能位于较深的组织内,因此建议要尽可能的深切组织,并且最初未加取样因为组织定位。如(图3)所示,显示的是最初的切片(插入小图),较深的切片显示在组织的表面有一个单一的异型增生的隐窝。

图3 深层显示异型的隐窝

除了息肉的大小、数量和结构,异型增生等级是用来对随后的结直肠肿瘤风险进行分层的变量,因此有助于确定监测间隔(低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监测间隔为5 - 10年,而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3年)。

结肠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在低倍下诊断。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结构特征包括筛状结构,腺体背靠背,明显的腺芽和腔内乳头簇生。单独的腺体拥挤不是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特征。如图所示(图4)筛状隐窝在低倍镜下容易识别,诊断为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图4 管状腺瘤 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与仅有轻度异型增生的患者相比,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有显着的腔内簇生、核大小和方向的变化以及N:C比增加,使其呈现出蓝色和“脏”的表现(图5)。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隐窝应显示所需的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图5 管状腺瘤 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即使在混合性、大小不一的腺体和单个细胞的拥挤模式提示诊断固有层浸润时,也应避免术语“黏膜内癌”,因为没有转移的风险。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行内镜下ESD是恰当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一词适当地反映了病变的生物潜力,同时有助于防止过度治疗。

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细胞学特征补充了细胞极性的丧失,整个上皮细胞的核分层,显着增大的细胞核,明显的核仁突出,非典型核分裂象,营养不良的杯状细胞以及凋亡明显(图6)。

图6 管状腺瘤 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偶尔的病例显示低度异型增生的结构特征,但显示严重的核变化,足以诊断的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像这样的病例是例外,应该努力避免过分的关注轻中度的细胞学变化,因为它们可能不适当地改变监视间隔。

某些病例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以圆形,囊状核仁突出的形式存在,并可能与在某些进展SSA有关(图7).当存在广泛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接近黏膜肌时,应当考虑排除深部浸润性癌。

图7  管状腺瘤 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下期预告  绒毛状管状腺瘤病理诊断

(参考文献来自肠道病理学图谱,水平有限,仅供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感兴趣,请购买原版阅读,欢迎交流与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程笔记 |《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第四讲
胆管细胞癌-(四)癌前病变、治疗及预后
结直肠普通型腺瘤的病理特征介绍
肠镜发现息肉,病理报告看不懂?
肠镜报告怎么看?
大肠息肉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