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国民老公”到“全网围攻”,《欢乐颂》小包总给所有父母上了一课!

这是 青音约 陪你更好的第 2407 

我就是这样的我,与众不同的我。 来自青音约 00:00 17:13  结尾曲:《别怕,我在》/ 隔壁老樊

作者 | 青音&孙小晨

主播 | 江川

前两天,最新综艺《一起出发吧》(《爸爸去哪儿第6季》改名)在芒果tv海外平台播放,节目还没起什么水花,嘉宾杨烁(《欢乐颂》小包总)倒是因为对自己7岁儿子杨雨辰的教育方式,接连被推上热搜。

很多看了视频的网友忍不住吐槽,说自己快要被杨烁军训式的“严父”教育给气炸了——

到达目的地,孩子下车没和他走在一边,立刻黑脸大吼:“(看看)我从哪边走的?走回去!”

突然看不惯儿子的走路姿势,出口教训道:“走路不会吗?脚尖冲前,重走一遍!”

看到这些真的是实力心疼小雨辰,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雨辰对爸爸杨烁的恐惧。

可是,杨烁的“严父”教育远不止如此!

这次节目的拍摄地点在海拔高达4000多米的四川省稻城县,对于这个海拔来说,大人出现高原反应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何况是一个7岁的孩子。

在他们父子徒步赶往房间的路上,杨烁不仅没有对自己的儿子表现出一点儿关怀,还一直对孩子挑选的房间耿耿于怀,边说边吓唬儿子:“你能不能走快点?不能我让你跑到村口再跑回来!”

“如果先让我踩到门槛,咱俩从头再走一遍。”

这次有关杨烁的教育方式,让我想起了几年前也因孩子教育问题上过热搜的乐嘉。

2017年,乐嘉连发十多条微博,记录了他带着年仅四岁的女儿灵儿,从甘肃张掖高台县出发,徒步穿越沙漠的经历。

在徒步沙漠前,乐嘉和女儿约法三章:不可无理哭闹哦,哭要有哭的理由,不哭的孩子最美。而且无论发生什么事,绝对不可以让大人抱,要靠自己的力量走完每天的行程。

出发第一天,炎炎烈日下,四岁的灵儿就跟着爸爸乐嘉徒步走了近20公里,对孩子那双尚未发育完全的小脚来说,相当于走了6万多步。

这一路上,灵儿两条腿上密密麻麻发出大块儿的红疹,腿上和脚上也起了水泡......

当看到孩子冲到终点的那一幕,乐嘉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而孩子在这一路上不断的死死抱住爸爸的大腿哀求爸爸:“爸爸,我真的走不动了......”

看得人心酸。

当时,乐嘉的这些微博发出去后,也像今天的杨烁一样,受到了网友的一致吐槽,因为他们在教育上有相同的看法——“严厉等于爱,挫折就是爱”!

对于网友一边倒的恶评,杨烁有自己的解释,他说:

“他是个男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男子汉。”

“对儿子就得严厉教育。”

“作为一个男人,你肩上的担子就要比别人重。”

这番言论,听起来好像有点儿“道理”,但最大的错误是过分迷恋责任,以及严厉教育,对孩子缺乏情感上的引导。

事实上,这是中国父母普遍的教育误区。

这个从热搜的评论里就能看到:

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我和我爸!

可不就是我本人的成长经历!

我妈以前就是这样!

那么,长期处于此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会怎么样呢?

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学历,奶奶曾是单位主管会计,也很能干,且非常爱干净。

家长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因为吃手的问题和孩子纠缠不清。

据家长讲,最初阻止孩子吃手,采用的是讲道理,告诉孩子手很脏,不能吃,他们感觉一岁半的孩子能听懂了,但孩子一如既往。

发现讲道理没用,就来硬的,采用打手的办法,轻打不起作用,就狠狠打,后来,负责照看孩子的奶奶拿出缝衣针,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进嘴里,就用针扎一下,并把针挂到墙上,故意让孩子看到。

后来家长还采用过给孩子手上抹辣椒水,每天24小时戴手套等各种办法,可是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并且越来越严重。

听家长说,孩子特别爱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可以连续哭嚎两小时,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全然不知疼痛和危险。

更糟糕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现严重障碍,不会和人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基本不回应,目光总是回避开来,神情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

在心理学上,所有的情绪都能使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产生化学反应。比如,当我们愤怒或者恐惧时,我们会出汗、心率加速、血压升高。

众所周知,害怕、担忧、紧张、焦虑等情绪对我们的心血管和免疫系统都是有害的。

而心理上的伤害更是不言而喻。

假如让一个发育尚未完全的孩子长期处于以上的情绪状态中,孩子即便在严苛的教育中学业良好、成绩出色,但是成年后也很容易发展为外在追求完美、内在却不断自我攻击、享受能力低下、丧失感受快乐能力的抑郁症患者。

棍棒之下或许成就出众的孩子,但更大的可能性却是会造就内心匮乏感强烈的、不认同和认可自己的、极度缺爱的人。

多年前,我辅导过一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女患者,她曾有过多次自杀和自残的经历,第一次发生在童年时期。

曾经是体育运动员的爸爸在她六岁时,就开始逼迫她跑马拉松,多年来严酷的训练和爸爸不断地呵斥让她的自我严重挫败,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好、自己不被爱。

长大成人之后,她发现她习惯性地爱上对自己不好的男人,这些男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很像教练。

他们不断地挑剔她、责骂她、甚至会打她,而她要一次又一次地通过无底线的付出和妥协来讨好对方,来证明自己其实在努力做得更好!

“好”当然是“讨”不来的,每一次关系的结束,都是对方实在受不了她的“好”而主动提出分手。

于是她就更加挫败,我现在还记得她评价自己的那句话: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错的人,我好像连呼吸都是错的。”

但是,原生家庭是我们不能选择的,成年后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自我成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当初那个“乐嘉杨烁式”的严苛的父母内化到了自己的心里,于是总是对自己充满挑剔,然后用自我加压来逼迫自己进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这样的心理动力是源自“因为我差,所以我才要变得更好!”

因此,其行为常常就会以外在评价作为唯一参考指标,别人认可自己,就志得意满;别人不认可自己,自己的价值感就完全崩塌;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就觉得自己可爱;别人对自己不够好,就立刻很焦虑不安。

于是要用加倍的付出去讨好对方,重新唤回对方的垂怜,好像不多付出一点心里就很不踏实,只有对方重新认可自己,自己的感觉才会好一点。

很多成功人士最终患上了抑郁症甚至自杀,就是由于多年来发愤图强的心理驱动力都是“我不够好”,而当他人生里给自己所有设置的打怪升级全部完成之后,他就立刻目标感丧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这时候内心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像个废人”的自我攻击又席卷而来…

自我成长的第二种方式是:在心理上学会自我养育,让那个足够好的父母长在自己的心里。

足够好的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完完全全接纳自己的不够好!

所有努力的内心驱动力不是“我不够好”,而是“我挺好的呀,但我要我更加好!”

接纳变好的开始,我们要先对自己做到无条件的接纳,先接纳那些不能改变的:自己的家庭出身、长相身高、身体条件、思维局限、个性特质、智商和智力等等。

不以自己这些不能改变的达不到100分而对任何人感到自卑和抱歉,更不会跟这些不能改变的部分死磕较劲——我就是这样的我,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我!

然后,再对那些能改变的部分加以完善和提升,例如:身体健康水平、情绪管理能力、爱的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所有这些努力的发心是“我是可爱的,我要更可爱!”

这样的成长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评价扰乱心绪,更不会被别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控制,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别人说你“胖”,你不会再愤愤不平,而是莞尔一笑,告诉对方“胖也有胖的好”;

别人说你“棒”,你不会假谦虚,而是大方的回应:“谢谢!你也不错,一起加油!”

写在最后:

最好的爱就是无条件的接纳。回想一下教堂上的婚礼誓言:

“无论疾病或健康、贫穷或富裕,

美貌或失色、顺利或失意,

你都愿意爱他、尊重他、安慰他、保护他,

并且在一生中永远对他衷心不变吗?”

这段话,其实更应该在每一天里说给自己。你可以给自己一百分的情感支持,时时刻刻好好爱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爸去哪儿6》:杨烁的“暴父教育”,刷新了辣眼睛的底线
杨烁甩掉油腻,当起“霸道爸爸”却遭群嘲,你能好好说话吗?
孩子的自信是怎样被父母“毁掉”的?
伶牙俐齿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
父母互相兜底,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遇到孩子被欺负怎么办?比起'打回去'的教育,这句话更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