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84期【修复】

修  复

修复学堂

—— 文物艺术品致损的十大因素

文/许炀

“修复学堂”是打破传统教学体制壁垒,广泛传播文物艺术品保存修复知识的模式;是连接研究与传播,联通学界和民众的桥梁;是增进合作与交流,打破文物保护知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在社会服务中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式;是让更多人确立保护修复的科学意识,积极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实现文化财产保护修复教育理念的方法。

本期“修复学堂”对文物艺术品致损的各种成因进行整理,归纳出十大因素,为读者和收藏家敲响警钟。

一、物理作用力

主要是持拿和运输不当等意外造成,这种损害发生频次高,而且往往非常严重,会导致藏品变形、刺破、凹痕、撕裂、缺口、划痕、磨损、折断、破碎等状况。撞击造成的损坏有时会对玻璃、瓷器这一类脆性的艺术品造成粉碎性的致命伤。 

散架和折断的潮州金漆木雕——修复前

修复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二、盗窃和故意破坏

盗窃和故意破坏是主观性的行为。有预谋的专业盗贼或临时起意的游客会抓住机会窃取展品。故意破坏主要表现是毁坏展品。精神不稳定、对博物馆和社会怀有怨恨的人,受毒品或酒精影响的观众、游客,都有可能对珍贵的展品实施破坏行为。 

1990年,伦勃朗代表作《夜巡》被一位神志失常者泼硫酸导致画面受损。

三、火灾

火灾造成藏品的损坏程度可以从轻微变色到完全损失。来自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材料物品,如纸张、纺织品和木材极易燃烧至灭失。而石头、玻璃、金属和陶瓷等无机材料物品虽较难被点燃,但仍然会熔化、翘曲、变色、脆化、开裂、破碎。只受到火灾波及影响的物品也可能会变形、变色或变脆,或者覆盖一层烟灰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会使藏品表面图像和细节变暗甚至消失,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

20189月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仅10%藏品幸存。

四、水

水灾可能由自然事件、技术危害或机械故障引起。大部分的有机质艺术藏品即使是与水短暂接触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水会导致吸湿性材料软化、膨胀、变形,并最终改变艺术品的整体面貌。藏品受潮之后通常会导致霉菌大量滋生的后果。

泡水后的油画——修复前局部

修复后局部

五、生物

生物危害包括虫害、霉菌和动物的危害。蠹虫、蟑螂等常见昆虫和老鼠等常见小动物除了啃食藏品造成显而易见的残损之外,它们的排泄物会引起藏品的污染和霉变。这些损害往往是不可逆转的。霉菌通常在温度22℃以上,湿度超过65%的环境中能够较快地生长,会使艺术品褪色、脆化、腐烂。

被虫子啃咬的素描作品

六、污染物

污染物包括气体污染,比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酸性物质污染;液体污染,比如油脂;固体污染,比如灰尘。它们可以污染、腐蚀所有类型的藏品。

污染物有三种作用方式到达物体。第一,通过空气传播;第二,在两种材料之间的接触点转移;第三,内在的污染物作为构成物体的材料的一部分,或者是在物体上或内部发生化学反应时形成的。

被灰尘污染的潮州木雕局部——修复前(上半部分)和修复后(下半部分)

七、光照

光照损害艺术品的问题比较容易被人忽视。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这三种不同的辐射波段的光,可以对藏品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在阳光直射下,有些颜色可以保存几个世纪。而一些对光敏感的颜色可在阳光直射的短短几个小时内或者长时间在博物馆的低光照条件下消失!紫外线会导致材料粉化、弱化或分解。油漆介质的粉化常常被误认为是颜料褪色。红外线辐射会加热物体的表面引致伤害。按照艺术品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可被分为三级:对光特别敏感类,如纸质藏品;对光敏感类,如油画;对光不敏感类,如陶瓷。博物馆藏品保存和展示环境应遵循科学的光照标准选配照明设备。光照问题在艺术品展示环境中需要得到格外关注。 

光照导致的褪色现象——同一套书,左边两册因放置在阳光直射的位置导致褪色

八、温湿度

材质各异的藏品适用于不同的温湿度标准。不达标的温湿度环境将会使藏品出现生锈、脆化、粉化、软化等等状况,还会滋生霉菌,加速艺术品老化。稳定的温湿度最为关键,温湿度的忽高忽低,会给藏品带来物理和化学损伤,藏品保存环境24小时内温度变化率不应超过2-5℃,湿度变化率不应超过5%。藏品的展出、存储、运输的温湿度应以其长期适应的数值设置,且保持稳定。 

温湿度超标导致油画严重发霉——修复前局部

修复后局部

九、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可以是以上八项因素的直接诱因。来自人为的管理不善还包括藏品信息丢失、修复不当、防治延误、随意裁切、误用包装和粘合材料、出借政策和突发状况应急措施不完善等等,这些情况并非少见。 

版画作品油墨未干和其他作品叠放导致粘连——修复前局部

修复后局部

十、先天缺陷

同类材质的艺术藏品,即使是创作于同一时代,都会存在制作材料质量和工艺技术参差不齐的情况。各个时代的经济、政治、人文的状态,都决定着艺术品本体材质的质量。工艺品制作者和艺术创作者对材料技法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作品的保存寿命——劣质的材料和不科学的创作技法,可以让艺术品在完成后的短短几天就出现严重问题。

油画基底材料质量低劣造成颜料层脱落——修复前局部

修复后局部

 总之,一件艺术品,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它从被创造时出来就开始走向衰老,这是无法逆转的自然现象。如果我们能够尽可能早地认识到藏品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提升自己对文物和艺术品的科学认知以及对藏品安全的警觉性,才能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性保护和科学性修复,从而延续艺术品的寿命。

构建广东式的文物艺术品

保护修复学术体系

—— “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启动

2021年11月25日,“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项目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启动,来自广州市和佛山市二十多家文旅单位、高校和媒体的专家、领导、相关从业者、师生、观众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该项目的启动仪式和“存真·传承——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巡回展”开幕式。

启动仪式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修复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传播教育部主任薛燕女士主持。薛燕介绍:“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项目是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共同主办实施。同时,项目的顺利启动离不开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等各方机构、人员的通力合作,以及佛山市各文旅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启动仪式和“存真·传承——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巡回展”开幕式现场

前   言

基于共同的历史责任心和社会服务理念,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整合各方学术资源,共同实施“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项目。项目的具体内容一是“存真·传承——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巡回展”,二是“修复学堂”的讲座及工作坊。

展览的主要内容包括:修复的概念和原则;专家学者的文物保护理念、藏品常见的残损问题及预防方法、红色经典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专项研究、广东文物艺术品修复优秀案例、修复的故事。讲座和工作坊由专家学者主持授课,参与者能够在学堂中获得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文物保护修复知识。 

我们以修复的展览和学堂教学双轨并行的形式搭建一个知识传播系统,宣传文物艺术品保护的事迹,推介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领域的人物,讲述红色革命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及作品背后的故事,宣讲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重要性。我们希望打破文物保护修复知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将学术与公众结合,使专业知识得到普遍传播,在民众间建立起文化财产的科学保护修复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助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做贡献。

项目启动仪式上,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理事长陈邵峰、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许炀、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馆长凌建分别致辞。最后,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桂红宣布“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项目启动暨“存真·传承——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巡回展”开幕。

致辞摘要:

陈邵峰先生致辞:大家携起手来,为广东文旅事业的更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天,我们相聚在依托文物古建筑设立的、集明清古建筑艺术和佛山传统民俗文化于一身的佛山祖庙博物馆,共同迎来“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项目的启动,在此,我谨代表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对活动的顺利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对这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的佛山市文旅系统,各主、承办单位等方方面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不管是“存真·传承——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巡回展”,还是依托展览举办的系列讲座,都有很强的科普性。我们相信,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在佛山市各文旅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一定能够组织好这次“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展览和讲座活动,也一定能够通过这次展览和活动,进一步加强跟广州美院、高校、省流动博物馆、各文旅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大家携起手来,为广东文旅事业的更大发展作出应用的贡献。”

王永先生致辞:流动博物馆和修复学堂的组合能够发挥1+1>2的作用。

“今天我们省博的陈馆长能够出席这个活动,说明我们省博对这项活动的重视,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来这次活动的重要。综合材料绘画与修复艺委会是很出色的艺委会,做了一系列的活动,并且有规划,按照专业的规律性来做,不会想一出是一出,这一点我认为做得非常好。我很清晰地感觉到艺委会两个阶段的规划。第一个阶段是成立初期的两三年,主要是把修复专业推到前台,在大众面前亮相,让大家知道这个专业,知道它的重要性,领会到这个行业幕后的大量工作,它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两三年无论业界、美术界,包括从全省教育来讲,大家比任何时候更清楚地了解修复专业。同时在第一阶段中还发挥了综合材料绘画在广东美术界的重要作用,直接为广东的美术作出贡献,比如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广东作品在全国入选数量上排名第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这里面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第一阶段。

在第二阶段,我感到了艺委会的工作在升级。流动博物馆是省博物馆一个很好的平台,修复学堂是艺委会的一个平台,这种组合能够发挥“1+1>2”的作用,能够组合出一个很完美的品牌。这种形式、这次展览充分体现艺委会的工作在升级,在深入,做得有针对性、目的性、计划性,往深里面做,我觉得这是一个质的转变。

佛山的文化尤其是民俗传统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修复专业在佛山太有用武之地了。佛山和两个品牌加在一起是一个非常好的组合,也是我们艺委会工作升级以后选择的一个非常好的地点。我认为一个展览活动,开幕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传播,这种传播会很好的持续下去,会让人们有针对性地关注每个地域不同的传统文化特色,来彰显出'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的意义。”

许炀先生致辞:构建广东式的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学术体系,跟全国交流,跟世界对话。

“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磨合,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文博系统的伙伴们的热情,还有敬业精神。我认为这个项目有一个特质——它打破了多方壁垒,这个意义是很大的——博物馆系统、高校系统、美术馆系统、行业协会,还有科研机构,打破边界合力做了一个包含了科研、教育、社会服务的知识传播大平台。

我思考过这个问题:流动博物馆,修复的巡回展和研究展,还有修复学堂,这几个有创意的品牌为什么在广东能够立起来,并且在立起来以后大家又能合在一起做出了一个更高级的学术品牌?我认为跟广东的文化、广东的精神,这种兼容性,愿意实在做事,有创意,敢为人先的精神是离不开的。在此,我提议构建一个广东式的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的学术体系,包含科研、教育、社会服务。这个系统要有鲜明特色,打破中西的壁垒,贯通民间和学院,联结公众和专业机构,我们以此体系跟全国交流,跟世界对话。

我要跟在场的,还有没在场的,参加我们展览的修复师和研究者说声谢谢,是你们的工作积累、工作成绩构成了这个展览,这叫集腋能成裘,聚沙能成塔,感谢大家!”

凌建先生致辞: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文物保护利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加高效的公共服务。

“作为依托国宝单位“佛山祖庙”的地标级博物馆,我馆一直致力于本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未来,我馆将持续开展文物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工作,朝着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品牌基地的目标迈进。

为盘活文物资源,拓展文物合理利用途径,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文物保护利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加高效的公共服务,我馆参与承办了本次“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项目,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行列中,促进文化传承。”

桂红女士致辞:希望项目活动走进校园,让我们的下一代接受这种传承。

“感谢我们省美协、省博物馆对佛山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佛山能够承接更多这样的活动,也希望这些活动不光是在我们市的层面,还走进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的下一代真正地接受这种传承。”

启动仪式后,与会人员纷纷来到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办公大楼展厅参观“存真·传承——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巡回展”。在广东全省公开征集的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案例,辅以多种待修复藏品、已修复藏品和修复工具,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来自不同单位的观众在参观展览的同时,交流学习修复知识。

25日下午,“修复学堂”项目邀请到四位文物艺术品修复领域的专家,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四楼举办了“移动的修复学堂——广东省跨学科文化财产保存修复知识普及教育”讲座。此次讲座共分四场,专家们通过展示自己主导的文物艺术品修复实践案例,讲授保护修复常识,分享修复理念和修复技艺,并与观众互动交流,使参与者能够在学堂中获得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文物保护修复知识。项目被纳入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的专业继续教育系列讲座。举办方联名为全程参加活动讲座的听众颁发《“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业务培训证书》。

“移动的修复学堂——广东省跨学科文化财产保存修复知识普及教育”讲座现场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是“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项目成功落地的首站。此后,本项目将继续在粤北、粤东和粤西开展,传播修复保护知识。

(左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许炀主讲《油画和潮州金漆木雕修复范例分析——兼谈保护修复的理念与方法》

(右上)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有机文物修复组组长李涛主讲《文物保护修复原则——以中国画<商山九老图>为例》

(左下)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专职修复师王丹主讲《馆藏红色经典版画保护修复研究——以<经济上打击地主>为例》

(右下)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修复师陈家欣主讲《更少的干预——以一件名人信札的修复为例》

Exhibition

展览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25日至2022年1月25日

展览地点:佛山祖庙博物馆办公大楼展厅

展览内容:“存真·传承——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巡回展”展出文化财产保存修复的理念和方法,以及41位广东省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师和研究者的39套修复案例和研究报告,特别设立“红色经典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专项研究”宣教版块,展出10套研究范例。

参展者分别来自21个工作单位: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江门市博物馆、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韶关市博物馆、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木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市宝瀛堂展览策划有限公司、广州汇远书画艺术有限公司、东莞市莞城鹤祥斋字画修复装裱工作室、珠海书画装裱研究会、潮州美成山居、东莞遂初书房、澳门文物保存修复学会、法国阿维尼翁高等美术学院。

参展案例的研究方向多元化,包括文物艺术品的收藏、整理、保护、预保存、修复、复制等;涉及工作面广,包括科研、教育、田野调查等;研究对象多样,包括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陶瓷、雕塑、档案、书籍、剪纸、信札、工艺品、宣传画等;技术跨度大,从最传统的中国书画装裱修复手艺到当代的科学分析技术全都具备。

样 报 展 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伦勃朗《夜巡》修复,你看了吗?
卷轴绘画保护与修复的新突破
【博物馆学】Vol.6 | 藏品的登记、保管、保护和保存
首发 | 贾文忠说「文物预防性保护」(概括版)
数字解读国家文物事业“十三五”规划里的“小目标”
他们对北齐壁画这样“动手”!山西博物院进入全国“十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