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通人和大神之间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原因在于你工作是否深度?

01

是什么决定了

普通人和大牛之间的差距?

为什么同样的大学四年,有人奖金拿到手软,发表多篇论文,但有的人连毕业都成了问题?

为什么同样的工作岗位,同样的工作年限,别人就能解决你解决不了的难题?

为什么同样的起点,几年后大家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比较一下职场人群和领域大牛,看看他们的工作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在职场上,我们不断收发邮件,还有开不完的会,还要处理很多扰乱人心的突发事件。

根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研究,知识工 作者平均每周有超过60%的工作是进行电子沟通和网络搜索,其他工作者们则有将近30%的时间只是用于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

然而,对知识工作者而言,若想在职场上获得爆发性的成长,我们必须去学习复杂技能,但是在这样支离破碎的时间里,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们再看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例子:

尽管有很多病人排队等着他的诊疗,但是卡尔·荣格每年会腾出时间,移居到一个远离市中心的村庄,过上与世隔绝而又简朴的生活。

荣格早上7点起床,吃上一顿丰盛的早饭,然后在房里写作两小时,下午他通常会在周围的乡村散步,晚上10点上床休息。

尽管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像是度假,但是在这个湖边小屋里,荣格发表了著作《心理类型》,以及其他颇具影响力的作品,这些著作奠定了荣格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的位置。

荣格的成功当然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荣格在他的领域做到了“深度”。

对此,《深度工作》这本书,就提出了深度工作的概念: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很难复制。

而这一点,恰恰是注意力被支离破碎了的我们很难做到的,就便是普通人和大牛之间的差距所在。

02

为什么要深度工作?

细细盘点那些精英人士,他们都无不例外有着以下两种核心能力:

一是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二是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也是帮助你立足世界的根本。而你有多深度,你就有多熟练地掌握这样的能力。

首先是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这里说的复杂工具,可不是智能手机之类,那些都只能算是消费品,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工具。

真正的复杂工具,大都很难理解和掌握。

就拿SQL来说吧,这是一种数据库汇编语言,里面有很多代码和指令,掌握它们,你就能与数据库中存储信息进行交流。

比如用一条命令创建一种叫做“视图”的虚拟数据库表,用这个表你就可以从现有多种表中选取汇集数据。

但是如果想要在现实数据库世界中梳理出理性的的结果,我们需要掌握的事情还有很多,“视图”仅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当然,这种迅速掌握复杂事物的能力并不专指智能机器或是软件。

对瑜伽训练师来说,他需要掌握的是复杂的身体机能组合;对医生来说,他需要掌握的是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总之,科技发展得太快,今天还在用的工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新的工具取代了。世界变化得也太快,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迭代自己的技能,才能跟得上时代。

所以掌握复杂事物的过程永远不会结束,我们必须快速完成,一次又一次。

接着,是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掌握相关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有产出,把技能转化为人们认可的成果。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能生产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那你的受众可能就是无限的,从而极大提高你所获得的奖励;

而如果你生产出的东西中规中矩,那么用户可以找到很多替代品。

所以,你必须要产出你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产品,你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要达成这样的成就,就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这世上依然有不需要深度能力的工作,所以即使不培养无干扰专注的能力也没什么大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样的职业,只会越来越少。

就拿我举个例子吧,我每个月都要备份网络设备的配置,一开始我是一台设备一台设备地敲指令去拷贝,这个过程很繁琐,也没什么技术含量,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后来厂商设计了一个自动拷贝的脚本,只要两分钟就能搞定我原先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

像这样的例子日后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更少。究其根本原因,像这样容易被复制粘贴的“浮浅工作”,太容易被科技取代了,而唯有“深度工作”才能经得起时间的冲刷和考验。

03

深度工作的模式

深度工作的模式有四种,在开始之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01 禁欲主义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的践行者们,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深度工作。这类人往往具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

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唐纳特·克努特就是禁欲主义哲学的践行者。

他说他的职业目标是:“努力掌握计算机科学某一领域的全部知识,然后努力消化这些知识,加以转化,使没时间做这些研究的人也能获取这些知识。”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摒弃了电子邮箱,几乎与世隔绝,只留下一个邮寄地址,让助理收集信件,挑出真正重要且紧急的信件,第一时间送到克努特的手里,剩下的信件则被分批处理。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可以个体化的,那么你可以考虑一下这种哲学。

02 双峰哲学

双峰哲学要求人们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时间用于深度工作,余下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

就像开头提到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他就是双峰哲学的践行者。他每年抽出几个月的时间在湖边的小屋深度工作。

但是在余下的日子里,他在诊所忙碌,在咖啡馆与人交流,他还在大学里讲课、听课。

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层级上实现,比如按周划分,你可以每周几天做深度工作,余下的时间为开放时间;

按年划分的话,你可以选一个季节完成大部分的深度工作。

双峰哲学认为,只有我们在一项工作中投入足够的时间,才能实现认知强度的最大化,而从早上抽出几个小时根本算不上的深度工作,所以双峰哲学至少是以“天”为单位展开的。

这种哲学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在“浮浅工作”中汲取灵感和能量的人,比如荣格需要诊所的收益维护日常开销,也需要在咖啡馆和大学讲堂中汲取灵感。

03 节奏哲学

节奏哲学认为,实现深度工作最好办法是将其转化为常规习惯。它的目标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便可以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

我们可以借助视觉辅助工具达成这一目标。比如每完成当日必须要做的工作,就在日历上打一个叉。

之后这条链子会越来越长,你会喜欢上看这条链子,并习惯上这样的节奏,后面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不让这个链子断掉。

或者我们可以每天设定一个启动时间。

比如对一个有着全职工作的宝妈来说,她要想完成博士论文该怎么办呢?

她可以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写论文,写到7点半,然后上班,每天写完几页的论文写作,每周便能完成一至两个章节的草稿。

这对一个朝九晚五的职场人士来说,算得上是一个罕见的产出了。

04 记者哲学

记者哲学来源于著名的记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他每天大部分时间做记者工作,但他同时受聘为《时代周刊》的编辑,同时他还写了900页的书、还作为流行传记作家写了很多传记。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只要一有空,就能立刻转到深度工作的模式,苦心打磨他的书。

刚刚还在同家人闲聊,然后他会退回自己的卧室待上20分钟或者1个小时,忙碌的工作似乎不会影响他写书的状态和节奏。

当然,这种在日程安排中随处插入深度工作的方式,对新手来说不太友好。因为从浮浅工作转到深度工作的能力并非自然得来,这需要大量练习。

04

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

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需要遵循几个原则:

01 习惯化

每个人的工作习惯和方法都不相同,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法,我们都需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你在什么地方工作?

2. 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

3. 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

当我们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后,我们要做的是将其刻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习惯。

普利策奖获得者、传记作家罗伯特·卡罗,他把生活的所有一切都形成了特定的习惯。

比如放书的位置、记笔记的方法、在墙上贴的东西,甚至每天穿的衣服都一样。

达尔文在撰写《物种起源》的那段时间,也保持着有条不紊的生活。

他每天7点准时起床,然后散一会步,用完早餐后,8点到9点半在书房工作,10点拆阅信件,10点半到中午他又会回到书房工作。下午他会沿着既定的路线在花房外走圈,做些思考,为第二天的工作理清思路。

02 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许多人认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分心状态切换到专注状态,但是这种想法太乐观了。事实是,一旦我们适应了分心,我们便很难再找回专注的状态。

不过我们可以用不断专注的方法,重新培养我们的专注能力。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方法。

青年的罗斯福,他的兴趣爱好广泛,包括拳击、摔跤、健身、舞蹈课、自然学(制作标本)。

根据罗斯福当年的日记,我们可以推断,这位未来总统每天在书桌前学习时间不超过四分之一。虽然他的成绩算不上出类拔萃,但倒也不赖。

这归功于罗斯福的独特学习方式。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4点半,他预留出时间给背诵和课程学习,其他时间全部用来专注学习。

这看起来也没多少时间,但是罗斯福注意力十分集中,而且阅读速度很快,这便节省了大量时间。

我们也可以如此,先找出一项优先度很高的深度工作,然后设定截止期限,确保自己工作时无法忽略倒计时的存在。

然后不看手机、不做白日梦、不频繁喝水吃零食,而是高度专注地处理任务,直到解决为止。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周试一次,然后逐渐提高这种“罗斯福式冲锋”的能力,就像大学期末考试前几天看书那样。但是我们也要给大脑休息时间,直到深度工作成为我们的习惯为止。

如今,深度工作的能力越来越稀缺,但是也越来越重要。可惜,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而如果你愿意走出舒适区,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你会发现你的工作会更为高效,更重要的是,你胜出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构建你的“柏林根塔楼”
如何深度工作,及做好工作?
毁掉一个人的最佳方式,是让TA看起来忙忙碌碌
深度工作,拼得就是注意力
《深度工作》可以有效地唤醒智力
碎片化时代,4种方法拯救你的专注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