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管教的勇气》:孩子考57,父母管不管?心理学家告诉你怎么管

好友袁芳打电话给我:

“天哪,这次数学单元测试居然考了57,上次是71,再上次是86,一路滑坡,怎么办?这不管不行啊。”

袁芳说的是她上四年级的儿子小白。

袁芳和儿子之间,就是典型的“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关系。从小白三年级开始,袁芳因为工作忙,再加上老师建议家长只管孩子作业是否完成,不需要检查对错。袁芳一下乐得放手,这一放手,儿子的成绩开始出现滑坡。前几次,袁芳都给孩子和自己打气,认为成绩偶有滑坡也不能说明什么,直到这次考试不及格,她再也坐不住了。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电话那头她浓浓的焦灼感。

说到“管教不管教”,这是个大课题。有些家长对孩子就实行“不管教”,但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成绩都不错;有些家长听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也学着“不管教”,结果就是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家长一慌,加强“管教”,却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孩子对学习还越发没兴趣……

这是为什么?

其实在100年前,心理学三大巨匠之一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就已对此进行研究,被大多数家长熟知的“正面管教”理念正是基于阿德勒的育儿哲学发展而来。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更是把阿德勒的育儿理念付诸实践并著有《不管教的勇气》。关于“家长要不要管孩子?要怎么管?”等等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管”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岸见一郎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自立。怎样算是自立呢?看以下三个条件。

  • 第一,能够独立做出选择。

岸见一郎认为这是自立的首要条件。这要求孩子在面对那些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和必须由自己来决定的事情时,能够独立做出选择。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在回忆往事时提到:

我们家可以让很多人学习,从我小到十五岁离开家里到台北当漫画家,这十五年来我们家没有问句。即便到最后要离开家,永远不回来了,也不是去问我爸妈可不可以,是去告知。

“爸爸,明天我去台北。”

“去干吗?”

“去画漫画。”

“找到工作了吗?”

“找到了。”

“那就去吧。”

一共二十七个字,我讲十四个字,他讲十三个字。我站在他后面讲,他也没回头看我,我也没走到他前面。

所以我们家就是,你身为蔡家的小孩,你就是自己的主人,你要做什么你自己决定。父母是永远的支持,不问为什么。

漫画家蔡志忠

  • 第二,能够独立地判断自己的价值。

这一点很重要,有的人无法独立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适,一旦被批评,就会马上改变自己的言行,几乎是“靠着别人的认同才能认可自己的价值”。孩子若从小经常被大人表扬或批评,这样容易使孩子发展出一种心理: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好好表现,但一旦无法好好表现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出各种叛逆、不良行为。

  • 第三,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没“独立”的人总觉得别人帮他都是应该的,这个世界要围着他转。岸见一郎认为,自立的第三个条件就是“明白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而活”。

其次,何谓“不管教”?

①不管教,是为了促成孩子自立。

按照岸见一郎的看法,所谓不管教,就是尽量地放手,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比如学习,“学习的事情基本上应该由孩子独立解决。即使孩子不好好学习考不了好成绩也只能由孩子自己来承担责任”。

孩子并不是为了父母而学习,父母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强行干涉孩子的人生会带来什么后果?

  • 第一是破坏彼此间的关系。

更糟的是,即使到了真正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孩子也不会开口。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青少年抑郁出事故或发生违法行为后,父母是最后知道的。

比如今年10月,福州有对姐妹,因不满父母的教育,留下遗书结伴“消失”,称想跳河自杀。幸有民警及时寻回,才避免了悲剧发生。

  • 第二是孩子会推卸责任。

如果是孩子的课题,父母横加干涉后,一旦发生了问题,孩子往往会 把责任转嫁给父母。比如,社会新闻报导中多见的,啃老族不找工作,被父母指责了还反过来理直气壮怪父母对他们养育不当。

不管教的真谛是父母要有边界意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可以独立处理的事情父母就不必过多干涉。但不管教不等于不管不顾,而是在孩子身边,跟孩子表明随时可以请求帮助,也就是说,父母的协助必须建立在孩子求助的基础上。

对于和孩子的想法有分歧的,父母可以跟孩子谈谈自己的观点,岸见一郎认为“只要不是讲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孩子至少能听进去父母的话”。

心理学家贺岭峰在《你没有权利规定另一朵花如何开放》中谈及对女儿的教育,虽然他并不认同女儿的职业选择,但他表示“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办法为他的人生承担最后的后果,所以让孩子自由选择,可以给适当的建议。

②要实现“不管教”,得先问你和孩子的关系好不好?

在心理学家贺岭峰看来,父母最重要的是维护好亲子关系。

他讲了这么个事:

有一次他被女儿的老师请到学校,劈头盖脸一段狂训:

“生完孩子就没啥事了啊?全推给我们学校了啊?”

“给作业签字了吗?检查了吗?”

“你知不知道你女儿同一道数学题错了四次了!”

回家后,尽管他情绪不好,但在女儿问起老师和他讲了什么时,依然平和地安慰女儿,说老师肯定了她的努力,“希望以后做题时,认真审题和多验算,成绩才能提高”。

事后在分析这事时,他说:

老师把家长训一顿是宣泄情绪的需要,老师的情绪是她的问题,我的情绪是我的问题,这些事跟我女儿都没什么关系。也不是你发火了,骂她一顿,那道题她就会了。”

为什么不训女儿?

“因为我觉得,一个人有什么资格,让另外一个人 管你叫爸爸妈妈,你总得替人扛一点什么东西吧。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跟我女儿的关系。”

尹建莉说:“好关系才有好教育。”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都会影响到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有与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指导孩子。若你和孩子的关系不好,“不管教”就无从说起,这是岸见一郎关于“不管教”的底层逻辑。所以说,我们要奔着不管教的目标去,但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有效实现不管教,得先看看你和孩子的关系如何。比如,我的好友袁芳,原来和儿子小白之间的关系就有些紧张,她不管教之下,孩子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最后,如何实现不管教

①不批评也不表扬

大多数孩子总是想要表现得特别好或者特别坏。一开始,他们往往想要做个好孩子获得父母的表扬,但如果父母注意不到,或者认为理所当然啥也没说,他们就可能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来寻求父母的关注。只要深入了解,你就会发现,比起被忽视,孩子宁愿被批评

更甚者,有些父母还会体罚孩子,岸见一郎指出,“体罚往往伴随着愤怒。它根本就无任何意义,不过是为了报复”。在他看来,批评和体罚都破坏了亲子关系,而在亲子关系疏远后,孩子即使需要父母也不会求助,父母陷于无奈的被动中。

另外,岸见一郎认为,对孩子也不能表扬,因为表扬本身就存在着问题。

  • 第一,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得不到表扬就不好好做事。

比如,有些孩子在走廊里发现了垃圾,捡起来之前首先要确认一下周围有没有表扬自己的人,如果没有表扬自己的人就不去捡垃圾。

  • 第二,孩子被表扬了也可能不会开心。

比如说,在地铁里安安静静的孩子,妈妈表扬他:“宝贝,你真了不起。你这么安静,太棒了!”岸见一郎说这妈妈用错了方式,表扬是用在“原以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竟然做到了”,而在公众场合保持安静根本不是什么“人类从未做到的伟大事业”。妈妈这样表扬孩子,其实是没有平等看待孩子与大人,试想一下,如果是丈夫和妻子在地铁中,妻子会因为丈夫安静而去表扬他吗?

②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指出,孩子终身追求的两种东西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来源于爱,价值感则是通过贡献及感谢获得。所以,对于孩子的良好行为,我们要表示感谢,而不是表扬;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要通过信任与爱让孩子拥有归属感,使孩子自信起来。

当我们对孩子对良好行为表示感谢时,孩子就能够知道,这件事做对了,他也由此获得了价值感,孩子也就不会再盲目地渴望获得表扬,或是故意惹麻烦让父母批评来获得关注。

心理学里有一个理论叫“自我决定论”。这个理论认为,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安全感主要来自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如果你跟父母的关系足够好,父母给予你的是无条件地接纳和支持,那你就能在好奇心的推动下自然发展出探索世界的本能,而且你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也不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肯定。

这样,自主性就生成了。在遇到挫折时,孩子不会因害怕做不好被父母嫌弃而逃避,而是努力解决问题,把困难当挑战。

在挑战困难的过程中,孩子能力获得了成长,形成了胜任感。胜任感带来了自信,又会让他不断去寻找新的挑战,从而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演员海清曾发微博晒儿子蛋妞在飞机上赶作业的照片,获得无数点赞及追问育儿秘笈。

她的教育理念是“支持孩子,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他身上”,她和儿子的关系极好,好到反过来被儿子“照顾”并影响。这是一个“不管教”的正面例子,翻看海清微博,你会发现,这孩子自发地练琴、游泳、做作业……极自律又暖心。

③Hold不住自己怎么办?

尽管我们都知道,对孩子要“和善而坚定”,但有的父母会抱怨,“我就是很焦虑怎么办呢?”、“我生气,控制不住自己,要发脾气。”也就是,道理都知道,情绪一来靠边站。

为人父母真的不容易,著有《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对心理学家杰弗里·伯恩斯坦就曾被孩子气到跳起,只能打电话给母亲求安慰。他坦言:

作为好几本育儿书籍的作者,你可能以为我对付自己对孩子很有一手,但我得承认,跟你们一样,我也经常对自己但孩子束手无策。尽管我很爱他们,但我也时不时地被他们气得冒烟。

面对以上情况,《不管教的勇气》给出的建议是:

  • 一是暂时回避。

当你真的焦虑的时候,当你想发作、发脾气时,就先找个地方冷静一下,当情绪平和了,再和孩子对话。

跟孩子聊天时,你可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面对孩子玩游戏,你可以说:“我看到你连续几天都在玩游戏,我有点担心。”

  • 二是健康是福。

暴怒时,你不妨想象一下,孩子生病的场景。想象在医院痛苦陪护都那些时刻,什么学习成绩等都抛一边去了,那一刻,你最期待的就只有孩子身体健康而已。

“坦率地讲,学习成绩好活着考试顺利之类的事情也许很重要,但在这个随时可能发生灾难的时代,孩子每天平安无事地活着不久已经很可贵了吗?”

  • 三是接受孩子。

父母和孩子相处时要意识到:虽然孩子身上有种种“问题”,现实和理想有差距,但这个孩子是我无可替代的重要的人。

而且,孩子总会长大,总会离家。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从父母身边离开时,连跟孩子争吵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父母能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愉快地接纳孩子的真实面,明白孩子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他自己活着。

④赋予自己和孩子勇气

科学作家万维钢在解读《自卑与超越》时,把阿德勒心理学总结为“强人哲学”,因为阿德勒提出,“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尽管很多人从遗传或才能差异方面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批评,但阿德勒关注的点在于:认为自己不行的这种想法会成为伴随一生的固定观念。

岸见一郎说:“仅仅爱孩子还远远不够,父母要赋予自己勇气,改变一直以来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努力学习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另外,孩子和大人一样,有时会缺乏勇气,他们会刻意地做错事来回避自己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所以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建立独自解决课题的自信,阿德勒称之为“赋予勇气”。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 一是把缺点当成优点来看待。

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特点可以看成是善于发散思维,也就是说换个角度看孩子,别给孩子安人设,因为人的能力是处于不断发展中而非固定。

  • 二是让孩子感到自己对他人有贡献。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对孩子表示感谢的原因,让孩子感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从而喜欢自己,更有自信。

生命的本质是成长,成长的目标是成为自己。愿我们都有不管教的勇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岸见一郎:感受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孩子才开始真正有勇气
童年决定青春期?心理学家揭秘中学生学习态度的真实成因
解读《正面管教》1、做父母,请“持证上岗”
《不管教的勇气》读书笔记第十九期
2019
问题少年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