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国宝·燕下都遗址

走进国宝第二十一篇:

燕下都遗址

燕下都城墙遗址

【燕下都遗址】位于易县东南部高陌乡、凌云册乡,距县城中心4公里。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之一。《水经注·易水》记载:“其一水东出金台陂……陂西北有钓台高丈余,陂北十余步有金台,台北有兰马台。访诸耆旧,咸言昭王礼宾,广延方土……。故修建下都,馆之南垂。”燕下都建于公元前四世纪,约战国中期,为燕昭王时所建。燕下都北、西和西南山峦环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是燕上都蓟(今北京)通向齐、赵等国的咽喉要地,为燕国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在燕国即将被秦国灭亡之际,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就策划于此。至今,燕下都附近还保存着有关荆轲的一些遗迹。


燕下都出土立凤蟠龙大铺首

都城遗址整体格局分为东西二城,东城为内城,西城为防御的廓城;东城内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等,东城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说明此为燕下都的繁华区,为当时人群活动的中心。现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达103处,主要类型有城墙、城壕、夯土建筑基址和遗迹、居住址、作坊址、墓葬遗址、河渠遗址。遗址区内已探明手工业作坊及居住遗址30处、夯土建筑台基12座、地下夯土遗迹14处、古墓葬34座、古城墙8道约36公里、古河道4条、排水管道1条,出土文物总量约10万余件,主要是陶、铁、铜、金、银制的建筑构件、生产用具、礼器、兵器、货币等。


燕下都陶壶(采集)


有些兵器为纯铁或钢制品,这表明中国在战国时期块炼法已经流行,已创造出以此法得到的海绵铁增碳来制造高碳钢的技术,并把中国掌握淬火技术的年代提早了两个世纪。自1893年在燕下都出土了“齐侯四器”始,燕下都遗址引起了当时社会和世界的关注。1929年至1949年,考古学家马衡教授带队,对燕下都遗址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对老姆台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燕下都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得到重视,先后对遗址进行了4次一般性考察,2次全面重点探查,6次重点考古探查,7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清理,29次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22598平方米,占遗址总面积的053%。围绕燕下都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出版三部专著,发表学术报告和研究文章100多篇。


燕下都出土铜人

燕下都遗址及其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战国时期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凭证。1961年3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丛葬墓群位于易县和定兴两县,并入燕下都。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周艳文

校对:胡新玲

资料提供:于素敏

微信:wenhuabaodi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国宝 | 探秘燕下都遗址
2018 浙江重要考古发现汇报项目(二)
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一座“消失的繁华城镇”从尘埃中浮现
7个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盘点,你知道几个?
高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重现明代工艺盛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