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
两院故人二首其二》读记
(小河西)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其二
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冬至日。时杜甫47岁。在华州任司功参军已近半年。
首联: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
供奉:供养、供给。供奉官,是唐代从官。唐拾遗掌供奉、讽谏。
龙颜:谓眉骨圆起。借指帝王。《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三国名臣序赞》(晋-袁宏):“夫未遇伯乐,则千载无一骥;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释迦佛赋》(唐-王勃):“宝殿之龙颜大悦,春闱之凤德何虞。”
大意:想起过去做拾遗掌供奉的日子,去年今日还在侍奉皇上。
颔联: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麒麟:即香炉。《晋礼仪》:“大朝会,皆以金镀九尺麒麟香炉。”
孔雀:即绣孔雀的羽扇。扇影:羽扇的影子。还:即环。开始羽扇合在一起,大臣看不到御座,在升御座时,羽扇两开。《唐六典》:尚辇局,掌舆辇伞扇。大朝会,则孔雀扇一百五十有六,分居左右。旧翟(dí)羽扇,开元初改为绣孔雀。(翟羽:古乐舞所执雉羽。)
大意:曛炉壁上的麒麟纹丝不动,熏炉上的香烟袅袅升起;(皇帝初升御座时,)羽扇徐徐打开(之后),扇子上的孔雀画影又汇合成形。(写朝会景物及仪仗。)
颈联: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玉几:为宫廷用具,可供扶倚。这里指天子手边的把手。
北极:指北极星座。此处指从北极而来,言其贵。《晋书-天文志上》:“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宫中。”
朱衣:大红色的公服。唐四、五品官员所着的绯服。《唐-仪卫志》: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
大意:玉饰的矮桌来自北极紫微宫(皇家的豪奢),穿着大红色公服的四、五品官员一起站在宫殿中间。(此联承上联。写孔雀开后所看之景。)
前三联写去年今日。中间二联写景。为杜甫回忆之景。今年大朝会虽然熏香依旧,仪仗依旧,玉几依旧,朱衣依旧。但“我”已经是局外人。
尾联: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孤城:华州。
大意:今天我独自待在这座孤立的城中,看着满天寒云与满山积雪,愁肠欲断。
如果说第一首诗前三联,侧重回忆去年今日的自己,第二首诗前三联,侧重回忆的是去年今日的朝堂。大臣也或许有些变化,但皇上还是那个皇上,朝堂仍然是豪奢庄严的朝堂,当然这些与自己已经无关,自己只能在华州孤城面对满山云雪空叹。虽然自己在朝时也不被重用,但起码还能“逍遥”,还心存幻想,还抱一丝希望。如今连这一丝希望也没有了。进一步,不仅自己看不到希望,别人似乎也看不到自己的希望。自己在华州的环境是“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自己在华州的工作是“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杜甫在华州的感觉很不好。回忆起去年的朝中“故人”,回想起去年朝中的日子,现在自己只能一人孤苦伶仃呆在华州,没有尊重更没有希望,除了愁对寒云雪山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