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子之名》中国式家庭教育,值得深思

以子之名》

前段时间大火的《乔家的儿女》虽然没看过,但编剧未夕的大名是如雷贯耳。最近她又出了新书《以子之名》。

当我看到封面上这的句话,就被种草了:

也许妈妈永远不懂

为什么孩子的心碰上了“学习”就如此失控?

也许孩子永远不懂

为什么妈妈的爱碰上了“教育”就如此沉重?


教育话题是家长们永远的话题,或许了解一下别人的故事,自己也能得到一些启发。

整本书就围绕着小孩考试、升学这档子事说来说去,吊着我看完的是最后杨柳和苏梁有没有复婚,不过结局当然是大团圆了。

话说回到小孩教育这件事上,杨柳和姜丹华属于同一类焦虑型母亲她们有多爱孩子就对孩子有多狠。

杨柳不顾家庭的经济情况,又是给儿子改名又是借钱让儿子转学到贵族幼儿园“小剑桥”,花天价让儿子上奥数补课班,就算补课班两次拒收学费,她仍不改初心。

姜丹华的儿子方正每次都考二等奖都不满意,就为争一等奖,为了让儿子上学和补课方便,干脆一直住在父母家,疏于对老公的关心,以至于家庭破裂她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真的有点走火入魔了。

杨柳和姜丹华教育的后果是方正抑郁了,苏望写下了三行令人触目惊心的话:

我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从来没有在任何一场考试中取得真正的胜利。也许,像我这样的天生的笨人、失败者,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比较好。有时候,我真的这样想。

 

一个小学生能写下这样的话语,他的内心是多么的无助和绝望啊!对他做这一切的又是他最爱的和最爱他的妈妈,内心更增一丝悲凉吧!

苏梁这个人性子绵软,除了帅好像没啥特别的地方,杨柳有时还是看不上他,但他有一段话说得特别中肯:

你觉得的好,儿子不见得觉得好,将来他觉得什么好,那才是真的好。他觉得怎么过一辈子,你决定不了,你设计不了,你也预见不了。要不到的就不要,你让他按他本来的样子长,按他本来的样子去发展,将来的事,谁知道?既然谁都不知道,不如平平常常好好过日子。

一段朴实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在苏望择校无果后,估计这样的话杨柳也能听进去一二了吧!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攀比。顺着孩子的天性,多鼓励多赞扬,孩子才能健康幸福地长大成人。

鲁迅说,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宽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引出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为人父母,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他打气,让他有勇气迎难而上;

当他患得患失时,给他底气,让他勇敢抉择;

当他跌入谷底时,给他托举,让他重新振奋。

永远给孩子最温暖的力量,让他带着爱勇敢地向前,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做的。

以上。

这篇文章如果让你有收获,请帮忙点个「在看」感谢你的慷慨~

如果你在个人成长路上有一些困惑,欢迎找我做你的“树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赶走孩子的“胆小”?
白老师语丝1388:家庭教育之36计——第五计:榜样计
儿子考试倒数第一!父亲一番话,惊动教育部!改变儿子一生!
一个家庭最好的滋养:闻到书香,听到安静,看到从容
也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都挺好》式的家庭悲剧:最应该被教育的,是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