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麻黄附子细辛汤——头痛医案七条

43头痛——陈宝田医案

风寒型血管性头痛

陈某,男,37岁。1973年1月2日初诊。患者主诉患血管性头痛7年,发作1天。7年来,每遇阴雨天或被电风扇吹的时间稍长则头痛发作,呈左侧太阳穴部位跳痛,尤以冬季(1-2月)发作最频,每周发作1次,每次持续2-7小时。曾服过解热镇痛剂、肌松弛剂以及麦角胺,均疗效差。此次发作,仍因入冬寒冷,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同前。检查:舌质稍暗,苔白薄,脉弦,低头诱痛试验阳性。此属风寒头痛,宜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投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物汤:麻黄10克、细辛10克、附子10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川芎15克、当归10克、细生地黄12克,水煎服。复诊:服上方3剂,头痛减半;又投4剂,头痛消失;再投3剂以善其后。追踪5年未复发。《经方临床应用》

论:寒性收缩,阴雨天,则天凉闭其皮毛,风扇长吹则冷风闭其皮毛,此次发作,因入冬寒冷,时令之寒,皆因寒而发作,此就是经阳伤寒,皮毛不解,则太阳经气上逆,所以头痛。此头痛者,不是血管性的,就是太阳病,表不解而头痛不止。麻黄发表,可以加桂枝、生姜,皆取解表之义。

44头痛——范中林医案

李某某,男,48岁。解放军某部老红军。1957年12月,患剧烈头痛,夜间尤甚。痛时自觉头部紧缩似鸡蛋大小,如铁箍紧束,不能入睡。在四川某某医院住院八个多月,病因不明,按“神经官能症”治疗。每日服安眠药强行控制。出院后,头痛复发时又增肩背痛楚如缚。后转部队某某医院,采用睡眠疗法等治疗。又入某某医院,按“癔病”论治。病情未见好转,被迫全休。每日剧痛发作一至数次。发展严重时,舌强目呆,手不能抬,脚不能移,说不出话。1965年来诊。

初诊:头剧痛,连及肩背,每日发作数次。神衰气短,四肢无力,手足不温,经常下利。面色萎黄,舌质暗淡,苔黄夹白,根部厚腻。此为太阳少阴证,多年陈寒凝聚已深,表里之邪交织难解。法宜扶阳解表,峻逐阴寒。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主之:麻黄10克,制附片60克(久煎),辽细辛6克,桂枝12克,干姜60克,生姜120克,甘草30克

二诊,上方连服十余剂,头痛减轻,余证同前。病重药轻,熟附久煎,难奏其功。遂令将上方加倍重用附子,改久煎制附片为略煎(煮沸后二十分钟下群药)。嘱其尽量多服,若身麻,甚则失去知觉,不必惊骇,任其自行恢复。

处方:麻黄10克,制附片120克(略煎),辽细辛6克,桂枝12克,干姜60克,生姜120克,甘草30克。患者遵法服之,服后等待药性发作。半小时后,信步庭院,忽然倒下。被家人抬进卧室,很快清醒。除全身发麻外,无明显不适。起身后,又倒在地上,口中流出不少清涎黏液。数小时后,逐渐恢复常态。间隔数日,依上法又重复一次。从此,多年剧痛明显减轻,头、肩、背如紧箍重压之苦,皆如释。其后将初诊方附片久煎又连续服用两月,病遂基本治愈。十余年来,未再复发。

1979年10月31日追访:患者已年逾花甲,谈笑风生,介绍二十年来患此奇病之种种经历,不胜感慨之至。

按语:此例头部之剧痛,如绳索捆绑,似头戴“紧箍”之状,乃寒湿之邪久聚,循太阳经入里,日积月深而不解。此所谓“寒中少阴之经,而复外连太阳'。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峻逐表里寒湿之凝滞。钱潢称此方为“温经散寒之神剂”,实临床经验之谈。《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论:头剧痛,连及肩背,此皆是阳经循行之地。当看到连及肩背时,我就知道此是外感病,看胡希恕老师用桂枝加葛根汤医案,就知道痛及肩背,此是阳明经证。阳明经病者,一定是太阳经传来。麻附辛汤,解太阳之表,表解则经气下行,不上壅头痛,附子温少阴之里,以扶阳固本。此也可以加葛根,加外感就是多加桂枝。

  这个忽然倒下,病如卒厥,或是奔豚的病理,如方中多用桂枝疏木通经,或不会晕倒。这个从中药方面理解是眩瞑反应。《内经》也有言“药不玄冥,厥疾弗寥”。此理该怎么理解,从风木理解,五行水生木,水中之温,是为木气之根,附子温暖生木,一阳始生,风木奔冲,则发卒厥,厥阴肝脏,阴及阳复,则病去人复。是不是此理,此论待定,以后学《内经》再论证。

45头痛——胡希恕医案

许某,男,47岁,病案号3752初诊日期1978年5月4日:右头痛两天,自感无精神,两手逆冷,恶寒无汗,口中和,不思饮,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咽红多滤泡增生。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川芎:麻黄10克,炮附子10克,炙甘草6克,共10克。

结果:上药服一煎,微汗出,头痛解,未再服药,调养两日,身体如常。

按:本例为少阴表虚寒证的头痛,以温阳强壮解表,表解则头痛去。这里需说明的是,这种虚寒表阴证即少阴病,不只是见于感冒的一两天,也可见于慢性头痛中,如喘证篇中的唐某病例,即是经常头痛和哮喘并见的病证,因现少阴表虚寒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而愈,正说明少阴表证之头痛也常见于慢性病。这里需说明的是,胡老认为表分阴阳,阳证为太阳,阴证为少阴,即是说太阳与少阴病位同在表,是正邪的盛衰决定了表证的性质,即表现为虚寒阴性者为少阴病,表现为实热阳性者为太阳病。太阳病可因误治,或病久而陷于少阴病,头痛更为多见,宜注意。《经方专家》

论:头痛是太阳经证,太阳经气不降,经气上壅(也就是所谓的浊气上壅),所以头痛。而哮喘者,是五脏肺逆证,肺主皮毛,表不解窍不开,则肺不利,肺气上逆,则发哮喘。麻黄一味药,开其皮毛,即能治头痛,又能治哮喘。

46外伤头痛——哈孝贤医案

患者王某,男,34岁,工人。患者于1959年在工作中不慎被三角铁碰破左前额,缝合后不久即参加工作。此后常自觉头部向外冒凉气,并有左侧偏头痛,日甚一日。经天津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用针灸、西药治疗一阶段,痛遂止。数月后又发作剧烈偏头痛,再行针灸、服药无效,遂由某医院做额支神经切除术,并行普鲁卡因封闭,痛又止。八个月后头痛又复发,欲行神经根切除手术,患者不同意,又作封闭后,头面突肿而疼痛不止。此后迭经中西药物治疗,均鲜著效,每发作时,患者即自行针刺至出血,以缓解之。1972年10月初诊:头痛偏左,日发十余次,发则剧痛难忍,每自用针刺至出血始稍缓解。手足清冷,舌苔白滑,脉搏沉细,此寒邪犯脑,郁久难伸,阳气既虚,邪气无由外达。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附子、细辛各9克,胆草15克,川芎6克。

二诊:服药3剂后,觉左额潮润,微有汗出,痛势稍敛,乃于原方加白芷6克,升麻3克。患者连续服至10剂时,疼痛反又加剧,继续服至四十余剂,疼痛递减,终至消失,遂停药。约经两个月后,因受风,骤然又有发作,复将此方自行服用,至二十余剂而愈。此后随访一年多未再复发,(哈孝贤,三叉神经痛二例治验,《新中医》1974年3期33页)

本案为厥证,重点就是细辛证,降浊阴之冲逆。如加上甘草,此方治厥就更好。另外就用麻黄有效者,此必是有外感风寒之证。《经方研习》《经方临证集要》

论:就一个平平常常的外伤,怎么就变成这种情况。外感,还是内虚?芍药甘草汤,也有治愈三叉神经痛的医案,还是失血,血郁不行,久穷及肾?

47脑鸣头痛

姜某脑鸣,头痛,发时脑中有戛戛有声,年来服药罔效,所谓此是太阳病,以太阳脉络于脑。太阳本属寒水之经,因风邪内客而致巅顶。法当按经论治,用麻黄、桂枝、川附、细辛、生姜数服而愈,永不复发。(《医案偶存》卷一)

医案解要: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患者平素肾阳不足,生化无力,而致生髓不足,髓海空虚。髓海空虚极易招致外邪侵袭。太阳经主一身之表,风寒外袭,太阳经首当其冲,风寒之邪因髓海空虚而内乘入脑,故脑鸣,头痛而戛戛有声。本证外因太阳伤寒,内因少阴阳虚而致邪人脑中,脑鸣有声之症状虽少见,但病机总不离太少而感,故医者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温经散寒,通阳止痛,表散阳升,脑中寒邪自消,脑鸣头痛自止。《名医经方验案》

48少阴头痛——吴佩衡医案

邓某,男,成年。初以受寒发病,误服辛凉,病经十几天,头痛如斧劈,势不可忍。午后恶寒身痛,脉沉弱无力,舌苔白滑而不渴饮。辨为寒客少阴,阻碍清阳不升,复因辛凉耗其真阳,正虚阳弱,阴寒遏滞经脉。头为诸阳之会,今为阴邪上攻,阳不足以运行,邪正相争,遂致是症。治以辅正除邪之法,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主之:附子100g,干姜36g,麻黄10g,细辛58,羌活10g。1剂痛减其半,再剂霍然而愈。

评析:如此暴痛如劈之头痛而能治愈,未用一味川芎、白芷、全竭、蜈蚣之类套方套药,依据治病求本,从阴寒内盛着眼,以大剂附子、干姜取效,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俗辈所及。郑钦安《医法圆通》对此早有论述:“因阳虚日久,不能镇纳浊阴,阴气上腾,有头痛如裂如劈,如泰山压顶,有欲绳索紧拥者,其人定见气喘唇舌青黑,渴饮滚汤,此属阳脱于上,乃属危候,法宜回阳收纳为要,如大剂白通四逆汤之类,缓则不救。”吴氏正本于此。《火神派医案全解》

49头痛误治案——刘永军医案

沈某,女,26岁,2014年3月11日初诊。3年来头痛时发,每于经前加重,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症见头痛时发,痛无定处,无寒热,无汗出,食纳可,二便可,经来量少有血块,经前乳房发胀,舌淡,脉细弦。中医诊断:头痛(邪在少阳,血虚血瘀)。治则:和解少阳,化瘀止痛。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2g,枳实10g,大黄3g,生姜10g,大枣10g,当归10g,桂枝12g,茯苓12g,桃仁10g,丹皮10g,川芎6g,延胡索6g,3剂,水煎服。

3月14日二诊:头痛大减,诸症如前,出现颈背困。上方去延胡索,加葛根20g.3剂,水煎服。

3月17日三诊:诸症如前,头痛仍有反复,继用14日处方。7剂。

3月25日四诊:项背困减,时有汗出,晚上睡眠差,余症如前,月经将至,有乳胀感。17日处方去葛根,加生龙骨、生牡蛎各20g。5剂。

5月1日五诊:诉3月服完中药后经来头痛较以前好转,但经后时间不长又开始痛,甚者口服散利痛、芬必得,母亲陪她去旗医院,CT、核磁未查出病因,又快到经期,头痛加剧,头沉,项背发僵,细问平时怕冷的时候多,食纳可,二便如常,舌淡,苔白,脉沉细。怕冷脉沉细在少阴;头痛、头沉、项背发僵为夹湿夹瘀。头痛属外感寒湿,阻遏络脉,血瘀于内。治以温阳解表,祛湿解痉,活血止痛。处方:麻黄6g,细辛6g,附子10g(先煎),苍术12g,葛根15g,川芎10g,3剂,水煎服。

回访:5月下旬的一天,去她工作的店里买东西见到她,说最后的3剂药服完头再未痛过,而且现在感觉也很好。

论:头痛,无汗出,这不是太阳病吗?沉细恶寒,少阴证。误用小柴胡汤,是脉细弦之依据。病在三阳,或可以和解。而少阴脏寒,一身之阳虚,所以和解不了。脏寒无附子,不能和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派三代经方病案解析思路 少阴病(表阴证)医案
范中林六经辨证撷英
经方路上不孤独——且看名家教你如何治疗头痛(附思维导图)
关于咳嗽的六经辨证
胡希恕医案——1
体会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