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靳尚谊:我这一生都在打基础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靳尚谊《李娟肖像》1980年 素描

中国不缺观念和思想,缺的是技术。我说的技术跟科学技术不一样,它不仅仅是画得好不好,还包括人的修养、画的格调,是一种全面的基础,基础问题是决定艺术水平的。油画看的是水平,不是风格,风格和形式的变化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基础问题不解决,永远成不了一流的画家。因为油画的基础是写实,不会写实,那就什么风格都画不好。风格不是教出来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后面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目前,我国油画的全国水平已比较平均,创作能力也很强,各式各样的人物画多起来了,人物的形也画得更准了。但每张画都没有特点,画里核心的东西没有,是因为许多画都存在基础缺失的问题。

靳尚谊《女青年侧面》1984年 素描

现在的美术理论界也把风格个性提升到很高的位置,相当于成为了一种标准,使得我国油画的基础水平普遍不高,素描在整体上没过关。素描理解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它主要涉及两点:一是体积和空间。我前面说了,中国这个民族天生在表现体积方面存在弱点,要改变过去“平面化”地观察形体和画“固有色”的习惯,需要时间;二是画面多人物之间的关系。当所有人物都处在同一光照下时,会有明暗虚实强弱和体积空间透视的变化,其间的关系很难把握。如果不重视这些基础,水平就上不去,高度达不到。现在美术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评价标准乱了套,评画一个人一个标准,许多人认为有新意的画就是好画,导致尖子出不来,画界有高原没高峰。

靳尚谊《潘玫肖像》1984年 素描

我上学那会儿,所有老师对好画的认识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很容易达成共识。如果对好作品的标准在认识上不能形成统一,那整体水平就上不去。现在有些画家不认为自己的画存在问题,传统的绘画没学好,就急着搞观念艺术。地基没打好就要架高楼,是经不起推敲和时间检验的。可能每个人认识不同,我的认识是片面的,但我就是这么做的。我始终认为,实现优秀风格的前提,是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靳尚谊《陕北青年》1976年 纸板油画

另外,只有把基础打好,系统地了解了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掌握了油画的原则要求和魅力后,才能看出画的好坏,明白自身的差距,知道该学习什么。在中国,研究西方油画基础和画种比较深入透彻的画家,我勉强算一个。我出国次数很多,可以说把欧洲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各种风格画派的作品全看遍了,有些博物馆我反复去,不断地看原作,我研究的不是某个画家或某一时代的作品,而是一个画种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包括作品的风格特色和艺术高度。经过反复对比研究,我才知道什么画是好画。好画不在内容,在于表现的高度,这个高度,古典和现代一脉相承。我绘画创作几十年,一直在为我国的油画领域打基础,直到现在我还在研究造型、色彩、厚度、色调等基础问题,如今勉强算弄懂搞通了。但我年纪大了,精力也不济了,视力开始衰退,对色彩也没有那么敏感了,所以说我们这代人只能起到奠基的作用,不可能达到高峰,那就寄希望于以后的年轻人吧!但是他们的脑子必须清楚,标准得高才行。

△文艺名家讲故事之靳尚谊 来源:光明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美老院长靳尚宜丨素描教学不能儿戏
「访谈热点」靳尚谊:美术学院教学基础原则不能变
央美第一才女,画了一张大卫至今无人超越,批评家:没……
炸裂!美院教授的素描竟然比不过外国绘画大师?专家:这根本没法比~
五六岁、七八岁的孩子学油画合适吗?
普及 | 我们在学素描时在学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