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作对话研习社网络第三次对话
2019年12月26日合作对话研习社网络对话
对话人:yyh dy
海波老师分享最近的学习。看楼巍著的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注解,看到246节,研习社的人要人手一本可以与楼巍译的《哲学研究》一起看。每一节的注解更方便,维特根斯坦的书要慢慢地读、每天都看,每天不可能看的太多,半小时至一小时,不停地看,还是有收获的。
Yyh:这件事情有一段时间了,整体在慢慢变好。给一个人做个案,过程感觉很好,我做反馈后,让她做反馈。她说你这个咨询师不行吧,她说咨询师应该是怎么怎么样的……说了五分钟,我说我可以调整。来访者对咨询师有预期假设的,情绪受影响。来访者就说老师你告诉我怎么做就行……有时感觉做的不错,有时感到糟糕,自我评判会影响到一天的心情,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这个。
曾:今天谈的是督导吧,你的期待是什么?
——找到方法,面对这种情景我怎么做不被情绪卷走
曾:我还是想把这个事情放一放。退一步说说你最近做咨询较多,说说这块儿
——一个周十个,从12月开始
曾:能不能说说半年、一年来你做咨询的情况
——一段一段的,我学焦点,一段感到糟糕,阶段性发现自己问题很严重,要调整,我觉得热线的个案处理起来压力不大。最近开始接其他渠道付费个案,还没进入熟练状态
曾:热线的个案和其他渠道的个案有什么不同
——热线个案是有预期的,热线里有这么一群人,其他的问题类型会不一样,感觉客户更好说话。
曾:热线是付费的还是不付费
——热线免费,其他付费
曾:这是一个区别。从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热线是电话。其他付费的有语音、有视频
曾:这两部分对咨询师的期待有什么不同
——热线分两种人:新人和常客。第一次打电话的人还好,他很感激的。在付费的多数的还好。有少数你要给我,我等着
曾:回到你的状态,在这两个情境中,你的状态、感受在两种不同状况有什么异同
——热线一开始很紧张,需要注意力百分之百集中,现在会放松下来,聊的话题似乎熟悉。但付费个案刚刚起步
曾:你做热线经验对付费个案有帮助吗
——我还没有告别直接的感受,从感受的角度薄弱。
曾:回头看整体,整体在慢慢变好,指的是什么?
——客户的反馈。我会问今天对你有帮助的部分是什么。有时特别明显的技术的点有能跟随,给了许多建议,看不到客户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曾:我们看看情绪,当反馈好时你的情绪体验是什么
——工作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没有情绪。之后会有情绪有沮丧、懊恼、生气。昨天那个很生气
曾:从情绪上来看分两类,过程中有专注,看沮丧、懊恼、生气,还有吗
——着急
曾:沮丧、懊恼、着急、生气,这些词还有没有兄弟姐妹
——没有了
曾:沮丧、懊恼、生气、着急,当你处在这种情绪中,你是什么样的?
——做的很不好、无能,被指责
曾:做的不好无能与被指责这两个哪个更深?被 指责,你希望被认可和肯定的是什么?
——我想要攻击对方,又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有其他的解决方式
曾:你觉得被 指责时你会生气。什么被指责会生气?
——她说我不会做咨询,我是来听建议的,你能给我就给我,不给我就算了。
曾:你的情绪是什么?你的反应是什么?
——我觉得她是多动症孩子的母亲,我有明确的建议,但没告诉她。我认为她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我慢慢做,我感觉无法和对方沟通。她的需求不是解决问题的路径。大概是这个方向吧,她没进入到一个两人一起合作共建的状态。对方要解决方案,她带走。没进入状态。
曾:我们还是看一下你在咨询中的整体状态。沮丧 、懊恼、生气、着急、专注、高兴。过程中你的主要情绪是什么
——专注吧,互动不是共建时会着急、会试图打断对方
曾:着急时除了试图打断对方,还有什么表现
——尝试其他方向,打断对方可能感受到一些情绪。
曾:回顾咨询过程中和之后的你,你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你有什么发现
——有外显冲突和内隐冲突,冲突是很重要的点。结束之后很糟糕的状态和情绪
曾:过程状态和之后的情绪有什么关系
——有反思,后面反思时间长一点
曾:到目前为止,你的想法是什么?
——这个冲突怎么处理,这是我要处理的部分
曾:关于这部分你能联想到相关的学习和经验是什么
——别人用幽默去处理冲突,不在沟通重点上,继续走走,会有这样的想法——有吵架的感觉,脑子不怎么转
曾:回过头看冲突的过程,站在这个视角看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你怎么描述自己
——自动化进入这个状态——战斗
曾:对这个自动化状态,你有什么反思和想法吗
——与生活中自动化状态有关,在咨询中可以减弱。某些习性的反应,可不能用其他
曾:在咨询状态的习性反应和生活习性反应有什么不同吗
——在咨询中语速、措词、语调有控制。处在极度克制状态。做完后很生气。
曾:这个习性反应在咨询中好很多,克制是怎么来的
——职业边界、职业身份要求我符合标准。咨询师在咨询中不能伤害到来访者。不管什么样的冲突都柔和去面对
曾:为了达成你的这一职业期待,你下一步要做什么?
——当处于情绪状态时好像有感知,又好像没感知。控制自己语速和措词是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能力。从外在对自己的一些表现加以做二次修正,好像有这个能力
曾:这个能力对你生活有用吗
——在重要关系中是有用的。
曾:这个能力在你重要关系中是有用的。我想稍微停顿一下,告一段落。你做一下总结,整理或休息一下
曾:dy,你想说什么
——每次聊收获都是很大的。双休日上了两天林谷芳老师的课。我上这个禅修课有大起大落的状态,觉察自我感受力很深刻,感受来了。发生了对自己上课状态很好奇。
曾:这个体验跟上课有关。禅修课与其他课有什么异同
——上现象学课上有惊喜——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看。狂喜 ,一波接一波,很嗨!上禅修课从菩萨造像到悟,没有现象学的体验,感觉有点无法表达
曾:老师讲得内容与你的关系是什么
——这个老师很厉害,我找不到答案。第二次上课时,第三天讨论,第四天找到一点模糊的感觉。其他课是为了咨询师的身份满足。这个课超越了我所有的角色境界。人还可以这样么?老师这样的风骨、状态,明明白白的状态。一个禅者一心直入,就是一个人可以用这种状态活着。
曾:你在说这些时,我回顾你以往的所学,你以前是学中文的,从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现象学、后现代到禅,把这几个罗列起来,摆在桌面上,它和你生命的关联是什么?它分别提示了你生命的哪个层面?哪个面向?
——汉语言文学,从小看了很多书,它展现应该如此的世界是应然的世界。成了我世界的地图,造就了我世界观、价值观,更深入的金字塔和爱好是契合的。学心理学是对应然世界的不满足,好奇人的心理是什么?实然和应然不够匹配。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在咨询中沟通知道他人的世界。世界越来越丰富。后现代一开始是做为知识体系来学。从2014年感受到与以前东西不一样。慢慢走到现象学跟了上海、广州、北京三个地方的课,没用过。禅是精神、灵性的高度,看到很高很高境界的东西。现象学与禅修之间好像有一根绳子。现象学老师说现象学方法可以描述禅修体验。慢慢整合地去学,会达到那个明明白白的境界
曾:你参加禅修与到北京学习有关。当初来北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现在的状态目的与当初来北京有什么变化?
——之前在杭州陷入事务状态。感到没价值、厌倦,状态不对,想找个清清净净的地方,周围的人把我当专家,我感到心虚。来北京回炉再造。切换调整挺快的。刚来北京前两个月很少能看书,学了很多东西,有冲突,现在慢慢调整到七七八八了。禅点亮了一个火花,是一种方向的指引。是否可以往这个方向走,意识到它是一个方向时,有欣喜若狂的感觉。刚开始练有不确定性、有自我怀疑,有些东西不好说
曾:前面提到的心情的大起大落指的是什么?
——上课前两天是全新领域是新开始,第二次质疑这与自己有什么关系,第四天有欣喜若狂找到方向。平安夜大家分享上林老师的课的感受,听着听着我流泪了。这样一个大起大落,感觉很好。
曾:对未来点亮火花、有了方向与以前的期待有何异同
——不断精进、督导、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今年开始怀疑、质疑,看不进书,咨询厌倦。这次禅修跑的太高远,会把生活状态有个反转和改变。这个状态是无止境的,我希望自己做到不疑。不疑是件很好的事情。禅修是可以去相信的一种可能吧。
曾:我感觉我也没什么要问的了。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我谈到的这些哪些是你有印证的,或你觉得对我有价值的?
曾:从因缘的角度来讲,有不可思议的因缘。我以前从没想互成为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兴趣可以追塑到中学。禅是莫名其妙的,回顾以往是有点解释不清。会找到依据,为什么在这里自己有安然和不疑。的确看到林老师的人的状态、老师对事情 的看法直击核心。看到境界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学时喜欢老庄禅,是自学状态,直到碰到老师,对自己的自学和盲修瞎练的印证。有相应在,对两点更笃定和清晰,就是方向和方法。有时精进,有时懈怡。每个人都不一样。
——对方向这块,我也好像知道了。方法还要过几年,先练打坐方法,刚才你说到因缘这部分,让我想到高一时对红楼梦很感兴趣,看了很多遍,尤其是宝玉黛玉等打禅诗部分,印象深刻。确实是有相应的部分
曾:林老师把能说的都说了,关键是自己去实践。拿自己的生命做实验、做超越的可能性
——这一点,焦点的老师也说过
曾: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各自用功吧。
——可能刚刚对禅有感觉,谈这点有开心,这个梳理还真能找到与生命契合的部分。不疑。
曾:yyh,可以总结一下吗
——第一点我觉得问题有共性,指责 ,责任,我可以去总结思考一下。第二点,过程中做的比事后看的好。第三点,在五十分钟内优雅地处理冲突,在生活中培养这种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场个案演示,不容错过!(文字版)
【专栏】如何通过沙盘游戏对情绪进行工作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该怎么办?--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九)
30岁的我如何重新认知自我并确定转型方向?
王铮博士 微课稿 格式塔疗法入门篇【2】
林宗凯:生气常常是因为把别人往坏的地方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