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仅24岁的“寒门才女”张培祥, 北大为她办葬礼, 撒贝宁致悼词
打开WiFi万能钥匙,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9月27日,在八宝山菊厅,北京大学的师生为一名女子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撒贝宁等人念完悼词后,全场人失声痛哭,厚重的悲伤弥漫了整个会场。

让北大全校师生为她悲痛万分的女子,便是张培祥。张培祥出身贫寒,历尽艰辛后考入了北京大学,在大学期间,她的才华屡次惊艳了世人。

然而,就在张培祥的“生命之花”开得正盛的时候,一场疾病却让这场“绽放”戛然而止。在如花的年纪里,却与世长辞,没有人不为她感到惋惜。

出身贫寒,自幼跟随父母务农,受益良多

1979年10月6日,张培祥在一个小山村里出生了。一般情况下,对一个孩子来说,父母无疑是最坚实的依靠。在张培祥还年幼的时候,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等她懂事之后,她却发现并非如此。她不敢放心地去依靠自己的父母,确切地说,是她不忍心去让父母承担生活中的一切。

张培祥的父母是以种庄稼为生,是一个体力活,但她的父母身体都很不好。他的父亲是一个病秧子,几乎没有断过药,而母亲不仅一只手近乎瘫痪,乳腺还被切除了。

种庄稼对张培祥的父母来说异常地艰难,但他们别无选择。也因此,张培祥自懂事起,就会主动地帮父母分担农活。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和父母一起做农活的过程中,张培祥逐渐地学会了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认真”,那是一种“拼尽全力”去生活的“认真”。

在张培祥的一篇纪实小说《卖米》中,张培祥将他父母认真生活的状态一览无余地展现了出来。张培祥的家乡是湖南,父母种植的是水稻,卖米是他们唯一的换钱方式。

张培祥住在偏远的山村,买家在县城里,两地相隔30多里的山路。而就张培祥的家境而言,他们根本买不起交通工具,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双腿。

他们卖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挑着几十斤的担子,翻山越岭地到县城里卖掉,路程远,但可以让米卖个高一些的价钱;一种是挑着担子到中间商发起的临时卖场,临时卖场近了一些,一般有几里山路,但米价会低好几块钱。

为了多赚一些钱,张培祥的父亲常常挑着几十斤的担子,往返于县城和家里。其他人也不会闲着,张培祥和她的母亲会一同挑着几十斤的担子到卖场去卖米。为了把米卖的比市价多几分钱,张培祥父母做农活时一直很认真且细心,他们家的米的成色通常是村里最好的。

在后来张培祥将这段卖米经历写进文章,并发表后0,有不少网友感叹,有的人只是活着就拼尽了所有的力气。言语之间充满了同情,但也感受到了钦佩。

罗曼·罗兰曾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从这点来看,张培祥的父母都称得上是“英雄”,自然会令人敬佩。而在张培祥陪伴父母务农的过程中,父母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一笔一画”地刻进了张培祥的骨子里。

求学之路艰难,张培祥学习热情不减

张培祥对生活的热爱,首先体现在她对学习的热爱上。张培祥学习不是为了成为老师口中的好学生,也不是为了班级的名次,只是单纯地出于对学习的热爱。

据张培祥的姑父回忆,张培祥在读小学时,就对阅读很有兴趣。她不仅喜欢读课本,还经常在课余时间阅读文学小说,并且能够对书籍中的人物和情节如数家珍。

张培祥对学习的热爱,给他的姑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此,当张培祥的父母交不起她的小学学费时,张培祥的姑父果断伸出了援手。张培祥也没有辜负她姑父的期望,她最终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当地最好的中学。

刚读完初中一年级,张培祥又因为家境原因,不得不转到乡下的普通中学。虽然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张培祥的成绩仍然是名列前茅。她再次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高中时期,张培祥的表现依然是很优秀,每次完成功课后,她都会迫不及待地奔向新华书店,然后泡在书店里读书,每次都是在书店打烊时才舍得离开。

张培祥的表现给当时的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当张培祥遇到困难时,她的校长给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高二的时候,张培祥因为经济问题而辍学打工,她的校长四处奔走了4个月的时间才找到了她,并以“免除学杂费”的条件,将她带回了学校。

为了补上落下的功课,张培祥学习更加用功了。经过一年多的埋头苦学,张培祥以家乡文科状元的身份,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消息一经传出,就在张培祥的小山村里沸腾了起来。

张培祥实现了无数学子心中的“北大梦”,虽然实现梦想离不开她的姑父和校长的帮助,但是她能够成功,其实依靠的还是她那颗热爱学习的心。

进入北京大学,尽情释放热情

张培祥进入北京大学时,她的身上只带了1000元,这几乎是家里所有的积蓄。但好在大学相比高中来说,会给学生很多的空间,张培祥也想尽情释放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她想实现经济独立,想学好法律专业,想好好谈一场恋爱,但她最想做的还是追逐文学的脚步。

张培祥并没有止步于幻想,而是脚踏实地地实现了每一个梦想,这其中最重要的梦想,就是进行文学创作。她在未名BBS上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飞花”,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写出了《大话红楼》,一时间红遍了全国高校,她也成为了一名“网红”。

但张培祥并没有太在意自己“网红”的身份,她只是沉浸在自己挚爱的《红楼梦》中,享受着对文学创作的追求。除了《大话红楼》之外,张培祥还创作了《卖米》、《七种乐器》、《飞花读红笔记》、《红楼十日谈》等文集,还翻译了许多国外作品。

与其说张培祥是一名“网红”,不如说她是一位才女。除了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张培祥还因为热爱下棋而成立了棋社,还曾经为北京电视台和湖南卫视的节目,做过不小的贡献。

在研究生快要毕业的时候,张培祥的梦想都被她一个个亲手实现,而她也开始对毕业后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只是世事难料,在2003年5月,年仅24岁的张培祥被确诊为白血病。

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张培祥的表现却十分冷静。她在得知病情的当天,在晚上躲在被子里哭了一夜后,第二天便“若无其事”地起床洗漱,照常吃饭。

她为了不影响弟弟高考,向家人隐瞒了病情,面对探望的同学总是笑脸相迎,还给自己的粉丝写了一封告别信。在她临死的最后一刻,她还宽慰着自己身边的医护人员。

其实比起死亡,也许我们更恐惧的是自己不曾真正地“活过”。这也许就是张培祥,能够平静地度过最后几个月的原因,因为她一生都在拼尽全力地活着。她就像一颗流星一样,虽然存世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却足够闪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大才女张培祥去世,学校破例为其在八宝山办葬礼,撒贝宁致悼词
寒门才女,24岁病逝后,葬于八宝山,撒贝宁致悼词,凭什么?
湖南女状元张培祥:生命定格在24岁,北大为她办葬礼,撒贝宁致悼词
北大破例为其办追悼会,撒贝宁致悼词,寒门才女的传奇24岁终结
北大破例为其办追悼会,撒贝宁致悼词,寒门才女的传奇在24岁终结
《卖米》背后的张培祥:北大才女生命定格于24岁,撒贝宁致悼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