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闯入中共一大会议的坐探,49年写信给宋庆龄:帮我带信给毛主席

叶永烈在《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一书中提到了一个问题:

“那个闯入中共一大会场的陌生人到底是谁?”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会,当时与会的13名代表则是代表当时全国仅有的50余名共产党员,这其中还有代表湖南党员参会的毛主席。

不过因为这其中出现了一些变故,使得与会代表被迫中断了会议,改为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

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后来的影视剧中,都有提到这样一个情节,即在一大会议期间,有个身穿长衫的坐探突然闯入其中,嘴里还不住念叨着:

“我要找社联的王主席。”

不久之后,法国巡捕重进了望志路106号,大肆搜查了一番,好在与会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休会,当时代表们已经分别撤离,没有造成大的问题,可即便如此,也让在会场的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一直以来,不少人都认为,这个闯入会场的坐探只是历史上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或许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场合之中,但没有想到的是,有关这个人的身份疑惑,一直延续到几十年之后,甚至直到今天还在不断有人探索追寻。

1990年暑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叶永烈的儿子叶舟到同学家里去玩儿,这个同学的父亲是著名的电影演员中叔皇。

中叔皇当时问了叶舟一句:

“你爸爸最近在写什么书?”

叶舟看过父亲《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的手稿,于是回答到:

“是一本有关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书。”

就在与孩子一问一答间,中叔皇当时提了一件事:

你回去告诉你爸爸,薛耕莘先生曾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工作多年,熟悉法租界的情况,可以去采访一下。

叶永烈后来听儿子说起这件事,顿时欢欣鼓舞,马上去采访了薛耕莘。

当然,这位叫薛耕莘的老人虽然当年在法租界巡捕房工作,但他是1925年才到的,自然不可能参与1921年闯入中共一大会场的事儿,但薛耕莘却提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线索。

“曾经听程子卿说起过1921年闯入李公馆、找外国“赤色分子”的事情。”

薛耕莘回忆,程子卿就喜欢穿蓝袍黑褂便衣,与包惠僧、陈谭秋的回忆基本上吻合。

如此容易就查清了当年的谜案,叶永烈一度不可置信,不过很遗憾,程子卿已经于1961年故去,自然没可能找他本人去查问事情,不过从各方面留下来的资料以及程子卿的生平经历,基本上能为我们还原那个时代的真相。

更让叶永烈有些诧异的是,程子卿闯入中共一大会场,是特别偶然的一件事,而不是跟踪调查日久。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兴起,全国各地都建立了早期的共产党组织,

那时中国工人运动也在国内兴起,建党的条件已经基本上成熟。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在列宁倡议下,在莫斯科成立了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当时中国的无产阶级代表曾作为观察员出席该大会,尽管共产国际对世界革命形势的很多估计是错误的,但共产国际的存在,客观上也帮助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到中国,与另外一名从西伯利亚南下的代表尼克尔斯基会合后,一同到了上海,当时陈独秀并不在上海,于是马林便与陈独秀留在上海的李达、李汉俊会晤,当时马林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建议中国同志们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作为共产国际代表,则是一同出席了一大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共产国际成立本质上是为了建立统一的世界共产党,所以在规定中,各国成立的共产党组织都应是其支部,因为共产国际拥有莫大的权限,在当时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到独立领导革命许多年后,中国共产党才算是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这也就是后话了。

决定召开一大后,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代表陆续抵达上海。

尽管不少影视剧中为了渲染气氛,营造被特务跟踪的紧张感,可实际上这批又是学生又是老师模样的人聚在一起开会,并没有引起很多人关注,当时中国共产党全国的党员加在一起也只有五十几个人,对当局也造成不料影响。

真正引起法租界巡捕干探注意的,是两个共产国际的代表,即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因为历时久远,对于一大为什么引起法租界巡捕注意,各方面回忆都有诸多猜测,因为那时党组织尚未完全建立,各方面保密也很薄弱,所以他们认定一大代表住在博文女校时,就已经引起了法租界当局的注意,其中特别是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更是很显眼。

可以上也只是出席大会的代表们的推测。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学者任武雄在研究各方面资料时才意外发现,中共一大会场被搜查是由于马林的行踪早已暴露引起的。

马林是荷兰人,1902年就参加了荷兰社会民主党,并在荷兰殖民地爪哇从事革命活动,被爪哇当局驱逐,1920年参加共产国际二大,被推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成员。

1921年3月,马林奉共产国际指示,南下中国,帮助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

那时马林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相当出名的人物,为了不引人注意,马林当时离开莫斯科,打算经欧洲前往中国,结果刚走到维也纳,就被当局逮捕,因当时马林是在领取去中国的签证时被捕,所以马林后来经律师朋友保释以后,维也纳当局就马林打算去的国家做了逐一通知。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马林经欧洲一路南下到中国,实际上都是处在监视中。

上海的英租界、法租界当局,自然也对马林的行程了如指掌。

马林也知道自己一路上受到了监视。

1922年7月11日,马林在写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还曾明确汇报了这一点。

更为关键的是,不仅仅是当时上海的英法租界,就连日本警视厅也收到了情报,表明共产主义组织将要在上海开会。按照惯例,日本警视厅的消息来源很有可能就是上海英、法租界当局。

马林明知道已经受到了监视跟踪,还要坚持出席中共一大,是他犯下的一个大错。

不过,这个说法也是根据各方面资料推测。

如果按照马林到中国一路上受到监视作为一大会议暴露来看,应该在开会第一天,法租界巡捕就该直接闯进去拿人,而不是让一个坐探冒冒失失的闯进去,惊动目标。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大会议暴露除了马林因素外,还有一个其他的因素。

也是一个很不凑巧的事情,当时一大会场隔壁,恰好有一个全国各界联合会的会址,这个全国各界联合会在当时是支持孙中山,反对北洋政府的组织。因为两个会开会的地方离得太近,因而造成了误闯。

当时,上海法租界对于租界内社团组织开会一事管理的很严格,为此还特别规定了一点,即:凡集会须于48小时前取得法租界警察局长许可;秘密集会,或不事先申明集会目的者,一旦探知,即加以处罚。

全国各界联合会是租界一直密切监视的一个社团组织,因此在该组织开会之前,法租界巡捕有必要派坐探去,提前警告并要求该组织在48小时内取得租界警察局许可证。只不过因为弄错了地址,导致了坐探意外闯入了中共一大的会场。

不过,以上种种也只是属于猜测,毕竟时隔久远,法租界坐探闯入中共一大会场,究竟是误闯还是有所准备,已经无从考证,而且一直到今天依然争议不断。

单说那个闯入中共一大会场的坐探——程子卿。

程子卿是1882年出生于江苏丹徒,读过私塾,因出身贫寒,日子过得一直以来也很不如意。

1900年前后,程子卿到上海十六铺码头做搬运工,结识了黄金荣,并与之结拜,为他进身铺平了道路。1905年前后,经黄金荣推荐,程子卿应聘入公共租界新闸巡捕房当差,但因没有经验,后来被除名,进入法租界大自鸣钟巡捕房当差。

当时,租界的巡捕房很需要一批中国坐探,程子卿在码头上做搬运工,练就了一把子力气,当时是很合适的人选,加上受到黄金荣的照顾,所以程子卿在法国巡捕的面前也很吃得开。

1924年,程子卿调入法租界巡捕房刑事科政事组,负责社会团体成立申请的审核和新进人员资历审査等工作。

不少的影视剧中,在刻画类似程子卿这一类角色时,都是面目可憎,实际情况或许有所不同。

程子卿只是旧社会上谋求生存的一个苦力,他后来误闯中共一大会址,实际上也是他职责所系。

上世纪20年代,中国政局多变,北洋政府与广东南方政府对峙,各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相比之下,租界反倒是一个相对安稳的地方。

当时法租界当局施行法国法律,对中国国内的政治采取不干涉的态度,只要不涉及暴力行动,不危及租界治安,允许各类团体包括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等革命团体设在法租界,一时间法租界成为国共两党革命人士存身及活动之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程子卿还不算是纯粹意义上的坏人。

在法租界工作多年,程子卿自己本身有相当的人脉,当时孙中山在国内领导革命,还曾与程子卿有过接触,程子卿不但认识孙中山,还认识宋庆龄,并同国民党各派代表人物都有很好的关系。对国民党在租界设立的机构暗中施行保护。

一次北洋军阀照会租界,要求逮捕汪精卫,当时也是程子卿抢先一步通知,这才让汪精卫逃过一劫。

不过,让程子卿真正名声鹊起的,还是他闯入中共一大会场一事。

程子卿并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坏人,但你要说他是个好人,也不完全对。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程子卿曾预先估计初这一情况的发生,并伙同杜月笙、黄金荣参与其中,按照这个情况来看,程子卿手上是有血债的。

为了保护法租界的利益,程子卿出手镇压过革命,杀害过革命群众,包括后来抗战时期,程子卿还镇压过抗日运动。

可另外一面,程子卿又参与过许多保护革命者、保护民主人士的举动。

1931年夏,邓演达被捕之前,程子卿预先了解了一些情况,曾托人暗中告诉宋庆龄,希望他转告邓演达在租界活动要小心,但邓演达未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被叛徒出卖,后被租界当局逮捕,引渡给国民党当局。

据薛耕莘回忆称:

“程子卿在法租界有时也为共产党、进步人士以及国民党左派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应该说站在程子卿那个立场上,他所有的行为以及出发点,仅仅只是为了保护租界的安稳,谈不上所谓的一个立场问题。

也因为这个缘故,程子卿还引起过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满,从1931年至1936年,他陆续收到了七封警告信,其中两封中各有一粒子弹,另外,程子卿还遭遇刺杀过,法租界巡捕为此还曾派出专员,贴身保护程子卿达半年之久。

一直到抗战爆发后,才算是躲过了此劫。

抗战的中后期,程子卿常在逍遥池与薛耕莘、黄金荣碰头,商议如何掩护地下抗日活动和敷衍日军。

不过,程子卿对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

程子卿在法租界一干就是20多年,本人的级别并不低,甚至在抗战时期,程子卿还作为法租界交涉代表与日军接触,举凡日方欲入租界捕人或引渡,均须经过他俩之手,可谓权重一时,所持的特别通行证可以任意出入日军戒严地区。

一直到抗战胜利后,程子卿才退休,但他在租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后,程子卿自知罪孽深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捕,特意写信给宋庆龄,请求她把自己的信转交给毛主席。

信的大概意思是,我原来在法租界巡捕房工作,曾积极帮助营救革命人士,一部分在租界被捕的共产党员经他疏通而获释,今已年老多病,恳请归家养老。

应该说毛主席是受到这封信的,虽然不知道批复如何,但建国后几次大规模运动,程子卿都是有惊无险。

1954年、1955年,程子卿曾两次被捕,但每次都是以“无罪行,无活动,年老多病,无活动能力”不予处理。

程子卿晚年体弱多病,好在多年置办家业,收入颇丰,每月仅房租就有150元,儿子每月收入也有15元,上海警方也多次找过程子卿,但基本上不谈他的事情,都是向他打听过去与他相关的某某人或事儿。

1956年,上海公安在程子卿的带领下,抓捕了原政事部外事股督察长、法籍白俄警官爱莫利亚诺夫。

1961年9月27日,程子卿在上海病逝,终年79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党成立时间为7月23日,为何毛主席与董老会将七一定为纪念日?
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如何摆脱共产国际的控制
诗诵党史: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二大召开前后:若非这个外国人,陈独秀在狱中又将缺席二大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五十三)民国演义第一部北伐风云第十章中共二大--西湖特别会议(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