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太极、八卦定位法

人体太极、八卦定位法

           人体太极、八卦定位法太极, 定位法, 腹部太极图腹部定位法人的腹部是个左升右降的太极图。脾气上升,胃气下降,与天体太极左升右降的运行轨迹相吻合。中脘、中极和左右大横再加上神阙正好是河图洛书中间的五个点。如果我们把太极图竖放,分隔黑白阴阳鱼的灵界线中点正对神阙的脐蕊,那么阴阳鱼的两个鱼眼正好分别对应下脘穴和石门穴。如果将太极图旋转平放的话,则两个鱼眼正好分别对应左右天枢穴。中脘、中极和左右大横,再加中心的神阙,五个穴位五行五象:左大横表示东方甲乙木,右大横表示西方庚辛金;中脘穴表示南方丙丁火,中极穴表示北方壬癸水。神阙居中表示中央戊已土,其形方象地;周围四穴又象太极含四象,神阙又象太极含一气,其形圆象天,正是一个活生生的太极图。在腹部的太极图上看神阙是太极的中心点,但神阙也是一个独立的小太极,而人的整体是个大太极。 八卦图人体定位法八卦分为天体八卦和人体八卦。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系统,至今依然无法确定人体的内涵和界面。人体八卦其意就是反映人体的八卦体象和八卦在人体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天观问题。人体不但普遍存在着太极阴阳全息,而且普遍存在着八卦全息。并且都可以八卦定方位。通过八卦体现了人体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人体八卦反映了人与天地宇宙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人离不开宇宙所赋予的自然环境,而宇宙间的运动变化又折射在人体身上,宇宙与人体在各自运动过程中具有相互感应的效应,通过八卦反映了天人一理、医易相通的原理。 太极六合针法将人体分为内、中、外三个八卦。以神阙穴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定为内八卦,内八卦以外腹部前文所述及的太极图范围定为中八卦;中八卦以外的躯体及头面四肢等均为外八卦。三个八卦的方位均以后天八卦的方位定位;因此它的定位方向是从内到外以放射形扩展。太极六合针法的核心理论是“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因此我们必须先对人体上三个八卦的定位作全面了解。(一)、内八卦定位法内八卦是太极六合针法中“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的枢纽中心,大部份疾病的治疗都在内八卦组方、定位并布针施治,通过刺激神阙局部的信息效应器激发深聚的能量,然后把激发出来的能量转化为治疗信息,通过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向周围的病灶部位输布。内八卦的定位以神阙为中心,直径约为三寸左右。它不是以肚脐的大小范围为界定(这一点是与脐针疗法的最大区别),因为肚脐的的大小各人相差甚大,在腹部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肚脐的大小范围也会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内八卦的定位应以整个腹部的比例去衡定。我们将腹白线的中心点至腹部边缘假设为六寸,两边相加为十二寸,内八卦的直径范围约为三寸,它在腹部所占的比例约为腹横线的四分之一。这个定位法是参照古代道家的练功结丹的方法而定(道家练功结丹称神阙为下丹田)。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去衡定内八卦的大小范围?上面说过,除了各人肚脐的大小不同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环境、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等的改变,肚脐的外形、深浅、皱襞等结构都会不断发生变化,本来很深的肚脐变得浅了,或因腹部脂肪的积聚使脐孔变深,有的大肚脐变得小了,圆形的变为斜的等不一而足。尽管肚脐的形状变了,但它里面所储存的信息源却没有因此而改变,因为所改变的只是肚脐的外表形状。或许是由于年龄的增长精气衰退,神阙所储存的能量也相应减少。就如我们一家人住在一栋房子里,年长日久后,由于风雨的侵蚀,房子的外围倒塌剥落,整幢房子的轮廓变得小了,但住在房子里的人却没有因此而改变。笔者经过实验,在内八卦范围内针刺治疗,与单纯的在神阙针刺其效果相仿,这样,对于那些肚脐畸形或闭锁的患者治疗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接下去我们只须将一个后天八卦图往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的三寸范围一放,就会看得一清二楚,也就不难定位了。定位时先以神阙穴为中心确定纵向的中轴线,上面的为离卦,下面的为坎卦,左边的为震卦,右边的为兑卦(左右定位以医者的观察角度为准,与患者的自身角度正好相反),左上角为巽卦,右上角为坤卦,左下角为艮卦,右下角为乾卦。八卦与脏腑对应已在前面的章节中有详细论述。 (二)、中八卦定位法内八卦的定位确定后,中八卦的定位就非常容易了,说得清楚一点,中八卦就是在内八卦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放大。中八卦的大小范围与腹部太极图范围相仿,先定出四正位:上部以任脉的中脘穴为界,下部以任脉的中极穴为界;两边各以左右的大横穴为界。四正位界定后,四隅位可在四正位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方位界定。中八卦的方向定位与内八卦完全一样,因此我们只要将内八卦的方向定位准确后,中八卦的定位只须以内八卦范围向外作放射状扩大延伸即可。 (三)、外八卦定位法外八卦的范围比较广泛也有些复杂,凡中八卦以外的头面、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都可看作为外八卦的范围。外八卦的整体定位以古洛书理论为依据。将人体看作为一个伏着的神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九数为头居离位,一数为尾居坎位;三数为左胁居震位,七数为右胁居兑位;二数为右肩居坤位,四数为左肩居巽位;六数为右足居乾位,八数为左足居艮位。五十为脏腑居中心(左右方位是以医者的观察角度,如为患者自身则相反),所不同的是我们并非是将神龟伏于人体的背部,而是伏于人的腹部。因后天八卦的方位是以洛书的方位定位,所以外八卦的定位也是以洛书的方位所决定。外八卦所涉及的范围比广,它不是以点而定,而是以各个大小区域去定位,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起来也有些复杂。“戴九履一”,九数居南方为头,一数居北方为尾;头为人体的最高点,也是离位的最高处,其下的脸面、颈项部以及胸部的中线等范围都可看作为外八卦的离位,也即任脉的中脘穴以上一定的中心区域都可看作外八卦的离位;人如果去掉下肢,以躯干部来说,会阴、尾骨为最低点,所以在任脉的中极以下的中心部位如曲骨、会阴等处皆可看作为外八卦的坎位;“左三右七”,指的是左右腰胁部,三数居东为左腰(实为右腰),七数居西为右腰(实为左腰),定位以神阙为中心的腹横线大横穴以外的区域分别为震位和兑位;“二四为肩”,二数为右肩居右外上隅坤位,凡中八卦坤位以外的右上腹、右胸、右肩、右臂和右手都属于外八卦的坤位;四数为左肩居左外上隅的巽位,凡中八卦巽位以外的左上腹、左胸、左肩、左臂和左手都属于外八卦的坤位;“六八为足”,六数为右足居右外下隅的乾位,凡中八卦乾位以外的右下腹、右腹股沟、右股、右膝、右小腿和右足都属于外八卦的乾位;八数为左足居左外下隅的艮位,凡中八卦艮位以外的左下腹、左腹股沟、左股、左膝、左小腿和左足都属于外八卦的艮位。外八卦就是人体的大八卦,亦即人的整体八卦。(外八卦的左右之分亦是以医者的观察角度为准,如系患者自身则正好相反)。外八卦天地定位,中八卦日月运行;内八卦阴阳交合,这就是构架太极六合针法临床治疗的基础理论。明确了人体的三个八卦定位法后,我们可以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将天体八卦和人体八卦融合在一起,然后根据八卦方位的分布去定位治疗。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的组方用穴定位是按照脏腑与八卦的所属关系决定,由于机体生存所必须的能量物质主要依靠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继而通过后天的运化来维持正常的运转,所以太极六合针法的脏腑定位都是以后天八卦为基础。


 

八卦与针灸

《周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八卦,所谓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伏羲先天八卦与文王后天八卦。伏羲先天八卦方位,据《说卦传》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即乾(天)一、兑(泽)二、离(火)三、震(雷)四、巽(风)五、坎(水)六、艮(山)七、坤(地)八。文王后天八卦是“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 ,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以上所述为文王后天八卦方位,后天八卦为天象八极、八风、八节之符号,其数与河洛数理合。先天八卦是言在天成象、在地成行的道理,后天八卦则是用以阐述太极混然之气在大自然中化生五行之气流行的规律。中医与《周易》之数关系十分密切,由于阴阳消长的变化,可以显示出三阴三阳。三阴:厥阴、少阴、太阴;三阳:少阳、阳明、太阳。天干地支天气,六十日为一周,每年六周,共十二个月和人体手足十二经脉相应,所以说依照文王后天八卦理论可以指导针灸的临床实践。
2   卦穴原理
      取神阙和命门为八卦之中宫,并藉带脉以维约,径取3寸而获得腹背八卦图各1个,以卦名为穴名,并与脏腑、八脉交会穴及八会穴相对应辨证取穴,腹部以针为主,背部以灸为主,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2.1 腹背中宫

       人体分头、颈、胸、腹、背、尻、四肢等部位,若过细,如头尚有五官及头皮之分,为何独选腹背?而腹部、背部数十个经穴中又为何独选神阙与命门为八卦之中宫?

       (1)经脉纵横

       在腹部循行的经脉有5条,即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与任脉,加上腹侧循行的足少阳胆经共计6条。在背部循行经脉有2条,即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故十二经脉的经别亦从腹部经过与脏腑相连。此外奇经八脉均行腹背,且五脏六腑皆在腹背之间焉。

       (2)络脉密聚

       十二经脉和任督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络。任脉之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别络从长强分出后,左右别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脾之大络与足少阳胆经相连于腹,其他如浮络、孙络密布腹背,呈三维网状交叉。十二皮部大多分布于腹、背,十二皮部亦为络脉之气散布之所,《素问·皮部论》云:“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所以说腹背纵横的经脉、密聚的络脉与广布的皮部为人体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神阙、命门“双剑合璧”

       神阙位于脐中属任脉。督、任、冲三脉同起于胞中,冲脉 ,前与任脉相并于胸中,后则通督脉,而督、任两脉通会于十二经脉,加上冲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灵枢·逆顺肥瘦》),容纳了来自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且五脏之动气,发于脐之上下左右。所以说,脐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均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命门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与神阙前后正对。奇经八脉之一的带脉起于季胁,围腰一周,犹如束带,约束诸经,恰好围连此两穴。所以神阙、命门以其独特的生理位置,更凭借带脉的维系约束,在调节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腹背八卦针灸疗法”精选神阙、命门作为腹背八卦之中宫,可以说是独具慧眼,神阙、命门一阴一阳,一血一气,更藉带脉以维约,可说是“双剑合璧”。至于八卦图径取3寸,是因为脐下3寸正为关元(古称下丹田)、命门右3寸为足太阳膀胱经第2分支主穴志室也。

2.2卦穴定位定名

       卦穴定名的原则就是卦名即穴名,如乾卦即为乾穴,余类推(见表1)。

表1   卦穴定名

项目        阳卦        阴卦       

穴名        乾        艮        坎        震             坤        兑        离        巽       

自然        天        山        水        雷             地        泽        火        风       

人类        父        少男        中男        长男             母        少女        中女        长女       

         卦穴定位,腹部以神阙为中心,背部以命门为中心,径取3寸为图,分别获得腹八卦图及背八卦图各1个(见图1、图2)。

图1   腹八卦                               图2   背八卦
2.3 八卦与脏腑、八脉交会穴、八会穴对应关系

       八卦与脏腑、八脉交会穴、八会穴有对应关系,详见表2。

表2   八卦与脏腑、八脉交会穴、八会穴对应关系

八卦        脏腑       八穴       通八脉           穴名          八会             

震           肝           外关           阳维           阳陵泉           筋会

离           心           列缺           任脉           膈俞          血会

兑           肺           后溪           督脉           悬钟          髓会

坎           肾           申脉           阳跷           大杼          骨会

坤           脾           照海           阴跷           中脘          腑会

艮           胃           内关           阴维           太渊          脉会

乾       大肠       公孙           冲脉           章门          脏会

巽           胆           足临泣       带脉           膻中          气会       
临床应用
3.1八纲辨证,阴阳为总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景岳全书》云:“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疾病的表现尽管错综复杂,但可归纳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之中,其中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故阴阳为八纲之总纲。辨证方式除八纲辨证外,尚有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等,为简便起见,本疗法以八纲辨证为主,结合其他辨证,当然八纲是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夹杂,甚至相互转化的,这点为医者在临床实践中务必注意,随机应变。

3.2腹以针为主,背以灸为主

       临床上八纲辨证,首辨阴阳,即先分阴证与阳证(若表里、寒热、虚实夹杂者亦应辨其主次),结合脏腑辨证,找出关键脏腑,选出对应之卦穴,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考虑针刺手法、艾灸种类以及辅以其他治疗手法。又因为卦分阴阳,该卦相应之卦穴则采用与之相合之法,如震穴属阳,其对应巽穴属阴,震穴如针刺用泻法,巽穴针刺则用平补平泻法。

       一般来说,阴证以腹为主,阳证以背为主,腹部用神阙只灸不针,其他卦穴少灸多针。而背部命门多针少灸,其他卦穴少针多灸。带脉阴证用艾灸,阳证用梅花针叩刺,阴证与阳证夹杂则针灸并用。每病治疗均重带脉,首先针之或灸之以振其正气也,结束针之或灸之以协调阴阳诸经脉也,此为该疗法特色之一。

       腹背八卦针灸疗法不但只重视腹背针与灸的合用,而且重视与传统体针、耳针、头皮针等以及针灸与中药、针灸与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贴敷等的合用,总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3.3针刺、艾灸

       因针刺、艾灸在腹背八卦针灸疗法中比较常用,故略叙如下:

       (1)针刺

       ①针具选择:因人(体形胖瘦)而异,一般选40~60 mm不锈钢毫针、梅花针、头皮针专用针、耳针专用针等。

       ②进针深度

       由于腹壁分层局部解剖不尽相同,因此影响外周系统针感亦不相同,并且同穴位可因进针深浅不同而治不同疾病,故将腹部针刺深度分“天、地、人”三部,一般病程较短其邪在表的病浅刺(天部);病程较长,但未及脏腑其邪仍在腠理的病,中等针刺(人部);病程长,传入脏腑其邪在里的病,宜深刺(地部)。但也宜灵活机变,如腰部急性扭伤针入天部效果就不太好。腹部进针当针尖抵达预计深度时,一般采用轻捻转、慢提插,使腹腔内大网膜迅速游避针体,免伤内脏。施术采用三部法:候气、行气、扩气。进针后停留1~2分钟称为候气,捻转使之产生针感称为行气,3~5分钟后加重捻转为提插,或运用特殊手法使针感向四周扩散甚至至病所称为扩气,一般留针10~30分钟。

       关于针刺手法,寒证可用“烧山火”法(补法),即三进一退,紧按慢提,行九数,呼气进针,吸气出针,出针扪穴。热证可用“透天凉”法(泻法),一进三退,紧提慢按,行六数,吸气进针,呼气出针,不扪孔穴。治痛证用“龙虎交战”法,即左转九数,右转六数。以上针刺手法仅供参考。

       背部:命门穴位于第2腰椎与第3腰椎棘突之凹陷处,直刺,针尖稍向上,深1寸左右。感应为局部发胀,针感有时可向下肢放射。其他各卦穴直针刺宜严格掌握深度免伤内脏,因为针刺中有时会采用横平浅刺法,即进针后即于皮下浅表横刺,针尖指向命门,不做捻转、提插,不追求得气与针感。梅花针为常用针具,叩刺以潮红为度,如特殊泻热可叩刺出血再加拔罐。电针在腹部,因神阙不针,可上选建里,下选关元为电极,刺激强度及波型选择因人因病而异,其他如耳针、头皮针、穴位注射可酌情合用。

       (2) 艾灸

       ①艾灸种类

       艾灸分艾炷灸和艾卷灸。艾炷灸一般可隔姜、隔蒜、隔盐、隔黄柏片、隔附子饼等,艾卷灸一般有成品供应。此二者均为临床常用。

       ②艾炷和灸量

       艾炷大小及壮数由患者体质及病情定。如隔物灸,一般捏成蚕豆大。隔姜灸:虚寒症如感冒、腹痛、泄泻、关节痛等采用;隔蒜灸:痈疽肿毒等采用;隔盐灸:腹痛、泄泻时采用;隔陈皮灸:行气通腑时采用;隔附子饼灸:阳虚证、阴虚外症、四肢厥冷等采用。

       艾条:温和灸(距皮肤半寸许),局部潮红止,适用风湿痹痛;回旋灸(近患处皮肤往复回旋),运用于面积较大的风湿痛、软组织挫伤、皮肤痛等;雀啄灸(近患处如雀啄食般上下熏灸),用于虚实夹杂病症。

       ③艾灸也有补泻

       针刺有补泻,大概已为人们所首肯,但艾灸亦有补泻,就不一定被人们所注意了。一般人认为灸法能补而不能泻,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医学入门》云:“寒热虚实均能灸之。”《针灸大成》云:“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明堂下经》云:“热病汗出,灸孔最三壮”,说明热病可灸,“热因热用”。《千金方》云:“五脏热及身体热,脉弦急者,灸十四椎与脐相当五十壮”,说明热在五脏皆可用灸法。
病案举隅
      患者,女,28岁,工人。主诉:左侧面部呈电击样掣痛1周。病史:卒然起病,无牙痛史,经中西药治疗未效。症见口苦、恶心,无发热、脘腹胀痛,大便3天未解,小便短赤,舌苔黄干,脉数。辨证为阳证,风邪上受,里热蕴结,经络阻滞。治宜疏风清热,通经散结。治法:取侧卧位,首先用梅花针叩刺绕腰1周。背部:命门针刺行泻法加拔罐,乾穴、兑穴用梅花针点刺后朝命门叩刺后灸并走罐,坤穴、艮穴行平补平泻法但不留针。腹部:神阙灸后拔罐,乾穴、兑穴针刺行泻法,留针20分钟,然后用梅花针叩刺腰1周结束。二诊:左侧面部疼痛减轻,大便仍未解,加足阳明经合穴足三里针行泻法加拔罐,予小承气汤2剂。三诊:大便通,痛止但面部麻木。四诊取手少阳经翳风、足阳明经颊车皆行泻法加灸。8次后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按:证治合理故能初次见效,“不通则痛”不只是指经络不通,也包括腑气不通,此案大便3日未解并有腹胀,因此通经络的同时,必须通腑气,二诊后予小承气汤及增加足三里即为此意。四诊加近部取穴,选手足阳经之翳风与颊车充分体现了灵活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真第七十六讲:针灸(五)
神奇的太极六合针法
五行八卦图中隐蔵着什么秘密?
脐针疗法
太极六合针法
教你一套平衡阴阳调理的罐法|每日一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