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红楼梦》三个堪称经典的管理案例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精妙缩影,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其中,也包括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令人惊奇的是,在曹雪芹所处的年代,中国的经济学并没有那么发达,西方的管理学还没有从发达国家引入中国,可是,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却非常成功地描写出一些精彩的管理故事,让读者能从中看出深刻的管理思想,令人赞叹!在《红楼梦》里,读者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与西方管理理论相比,中国古代小说所展示的管理理论和智慧,是毫不逊色的,是“中国式管理”的堪称典型的案例。下面,从《红楼梦》所描写的故事中,选择三个精彩案例进行分析,与读者朋友共赏。

典例一,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用的是责任管理的妙招

第一,王熙凤有了贾宝玉的推荐,王夫人的赞同,以及贾珍的授权,便有了“协理宁国府”充足的底气和管理的权力。

宁国府尤夫人病了,秦可卿去世,府中乱成一团,宁府里的男人们既没有能力,又怕担责任,怕累怕麻烦,都不想插手,宁府正物色人来处理乱局,贾宝玉隆重地推荐了王熙凤。宝玉身份特殊,对凤姐的推荐很有力度,而且,这一推荐还得到了宝玉的母亲,贾府的关键人物王夫人的赞同,王熙凤有了宝玉和王夫人这两票赞同票,况且王熙凤又是一个乐于表现,喜欢揽权管事的人,协理宁府的事便成了一半。还有,宁府的家族领头人贾珍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替他管理乱局,当他得知宝玉推荐了王熙凤,心里非常高兴,马上就同意了,他知道凤姐有能力管好宁府,凤姐协理宁国府的事,就这么定了。

凤姐剧照

王熙凤有了宝玉这“一少”的推荐,加上平时贾母这“一老”对她的疼爱,而且还有实权人物、王熙凤的姑妈王夫人的支持,王熙凤进入宁国府协理,靠山就很硬了。而贾珍对王熙凤的赞同和支持,就等于给了王熙凤治理宁国府的“尚方宝剑”,在贾珍这位家族头领的授意下,凤姐有了管理宁府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何况,贾珍还特意为凤姐立威,他命人每天将上等菜肴送至凤姐的处事厅,为凤姐撑腰,这对于凤姐在宁府打开局面是非常关键的支持。

凤姐与贾母

第二,王熙凤从乱局中理出头绪,找到乱局形成的原因,并很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有效的管理对策。

面对着宁府的混乱局面,“凤辣子”经过观察和分析之后,她立马看出了乱局的症结所在,他对乱局进行了归纳,她说:“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事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第十三回)她指出:“此五件实是宁府中风俗”。凤姐果然厉害,看事很准,思维清晰,善于归纳,直指症结之所在。

紧接着,凤姐对症下药,一一采取管理对策:一是查核人口,摸清底细;二是定下规矩,树立威信,令行禁止;三是包干到人,一人一岗,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四是订造簿册,仔细登记,定量管理;五是身体力行,有错必罚,绝不让下面徇私舞弊。

如此精准而又周详的管理策略,即便是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看,也是非常切实和高明的。凤姐一就任,就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是很可贵的。她以“法”治“乱”,切中要害,治标又治本。经过“凤辣子”雷厉风行、铁面无私的一番整治,宁府的面貌焕然一新:“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此番出手,表明了王熙凤确实是一位杰出管理人才,难怪小说的作者感慨说:“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三,王熙凤根据管理规则,严格执行赏罚措施,“杀鸡吓猴”,令行禁止,镇住了宁府的所有人。

如果说在前面,王熙凤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话,那么,紧接着,王熙凤使的便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管理方法。王熙凤仔细定了规则,并强调规则的权威性,决不允许例外。她刚一上任,便立即召集宁国府各管事开会,严肃宣布:“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同上)这“就职演说”是非常厉害的,有贾珍的授权,王熙凤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既托了我……”;而且,她立马踩了别人的肩膀来立威:“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接着,她开始表现出六亲不认了:“管不得谁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义正词严,铁面无情,气派凌厉,威风凛凛,俨然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决断者。

为了立威,凤姐开始“杀鸡吓猴”,她逮到了一个迟到者,说:“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着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不如现在罚的好。”她拉下脸来,喝命道:“带出去,打二十板子。”她掷下宁国府的对牌,要宁国府的大总管来升,革迟到者一月银米。如此一来,“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凤姐知道,有规可循,方能令行禁止,经凤姐一整治,宁国府的乱局不再乱了,人归位,事顺当,一片新貌相。于是,宁府“合族上下无不称叹”,此后,“有脸者服钤束,无脸者求上进。”

王熙凤一上手,管理就很到位,“就职演说”之后,立马祭出了“杀威棒”,以保证有规必遵,违规必罚。这不是非常精彩的管理的例子吗?这样的故事写进了管理教科书,也毫不孙色。

第四,王熙凤摸底造册,既实行了“责任制”,又设立了监督机制,既防止偷懒,又堵住了财务漏洞。

王熙凤虽识字不多,但他超常精明,在管理上是很有一套的。首先,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她先调查摸底,她命丫环彩明订造账册,对所要开支的项目,预先作好估计,并要求家仆拿来花名册查对,弄清家底。这实际上是一种“预算控制”,有预算,心里有底,不会出大错。

其次,在发放实物时,凤姐“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做到“某人该管某处,某人该领某物,弄得十分清楚”。比如,当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来领牌时,要先呈上“贴儿”,凤姐便命丫环彩明念“贴”,她听后便知有两项超支了,于是,她便掷回贴子,严加斥责。不难看出,这“贴儿”其实就是“采购申请单”,所有“贴儿”都已经有之前彩明的预算做参照,据“贴儿”发放实物时,又经凤姐亲自审定,超预算的或冒领的,一概被否决。同时,凤姐还根据“贴儿”的预算记录,来判断哪些实物该领而又未领的,以此来督促下属要按时办好该办的事。因而,偷懒的是无法逃不过她的眼睛的,她说:“我算着你们今儿该来支取,总不见来,想是忘了。”凤姐的这种“预算控制”管理方法是很厉害的,恐怕宁府里的男人们都想不出来,凤姐确是“裙钗一二可齐家”的女中豪杰。

再次,为了落实责任,保证执行有力,使管理目标能无折扣实现,凤姐很出色地推行了“岗位责任制”。凤姐刚一上任,便要求宁府各类人员,按职责分工,各司其职,把任务落实到人,她让那些管事干事的人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允许相撞,也不能偷懒。在办理丧事时,她将办丧的事和家务杂活仔细分类,并按任务大小实行定员定责,以四人到四十人为一组,各组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只要求他们按规定完成任务,别的事一概不管,即是说,管好分内之事,对分外之事一概不许插手。分内之事如做不好便要受罚,“要少了一件四人分赔”,“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问这看守的赔补”。职责分工之后,“众人自然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前只捡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事没个招揽……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去接客。这些无头绪、推托、偷闲、窃取等弊端,次日一概都蠲了”。(同上)

此外,凤姐把授权和审核两项大权紧紧抓在自己手里,以保证责任能得到彻底落实。她把执行、记录和保管等不相容的职责分由不同人来承担,比如由丫环彩明负责记录,而采购员和库房保管员则分别由另外的两个人来负责。有一次,王兴媳妇要去买线,得先向凤姐报称“领牌购线,打车轿”,然后将一个“贴儿”递上去,凤姐命彩明念“贴”,知数目相符后,命彩明登记,然后她才取荣国府的对牌掷下,令王兴媳妇方去采购……,待王兴媳妇交过牌,取了买办的回押相符,然后方予领取。显然,对这一采购过程,有非常严格的财务控制,形成了互相牵制的监督机制。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凤姐的这一套管理方法,有预算,有清单,还有登记、采购、仓管,特别是还设立了监督机制,有很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乍一看,还以为凤姐是按照“公司法”在进行管理,凤姐这位“管事媳妇”,果然了得,顺顺当当地把宁府的乱局给理顺了,她在宁府的管理故事,堪称为责任管理的典型案例,值得企业家们重点关注。

典例二,“探春理家”:开源节流,落实“承包责任制”

探春是贾政的小妾赵姨娘的亲生女儿,处在“庶出”位置上,她原本是地位不高的“三小姐”,可是,她却有一个很吓人的诨名——“镇山太岁”。在大观园里,人们常称探春为“玫瑰花”,美丽,但浑身带刺。探春也有她很不如意的方面,她有一位自作聪明、喜欢惹事、常被作弄的母亲,还有一位心眼坏、不争气的弟弟,但是,探春在“十二钗”中,其排位却仅次于黛玉、宝钗、凤姐,高居第四位,探春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一位奇女子。

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里,作者描绘大观园的美女们成立海棠诗社的事,而这诗社的发起人和策划者便是探春,正是她想到了成立诗社这样的妙策,让大观园的年轻女子们能一起吟诗比词,能有一个轻松聚会环境,能避开那些守旧的长辈的管束,能自在自为,喜逐颜开。策划成立诗社,这已经显示出探春有很强的谋划和组织能力。

在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里,作者描写了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王夫人,突然出手,以霹雳手段行抄检之事,当时,大观园里人心恐慌,局势很乱,而探春则显得异常冷静,当依仗王夫人权势的王善保家的抄检大观园时,想搜查探春的身体,以此来羞辱这一位“庶出”的“三小姐”,探春对此岂能容忍,她狠狠地给了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让这位刚上任的“实力派”奴才狼狈不堪,面子全丢了。这充分显示了探春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性格。

大观园里的探春比贾府中的任何一位男士都有气度和能力,是名副其实的“巾帼不让须眉”。而《红楼梦》中“探春理家”的故事,是非常精彩的管理故事,当王熙凤的管理遇到危机时,贾探春走马上任,在大观园里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效十分显著。在探春、薛宝钗、李纨的新领导班子的管理下,大观园被盘活经济要素,落实责任制,推行按劳取酬的管理机制,增加财富,非常成功地推行改革,值得重视。

第一,大观园里,探春被推上“理家”的新管理岗位是最为合理的,她是接替凤姐的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探春历来气魄大,想做大事,而且很有能力,特别是对“理家”很感有兴趣,所以,从个人原因看,探春具备了管理的素质。

其次,探春接受了管理权,得到了王夫人和王熙凤的支持。而有了贾府家务管理这两个实权人物的支持,探春的后台就很硬了。王夫人之所以支持探春,是因为探春对王夫人比对她的亲生母亲赵姨娘还要亲,探春是王夫人养大的;而且,城府很深的王夫人心里很清楚,由这位“庶出”的“三小姐”来接手管理,替凤姐当当风,让府里人消消怒气,这抢不走“王氏”(王夫人、王熙凤)在贾府的权力。而王熙凤之所以支持探春,是因为她对探春非常欣赏,她相信探春有能力来接替她把家理好。当大观园里有人说起探春时,凤姐满口称赞说:“好,好,好!好一个三姑娘,我说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王熙凤对其他姑娘都不称心,“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正该和她协同,大家做个臂膀,我也不孤不独了。”当探春要接手理家时,凤姐一再叮嘱平儿:“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强,就不好了。”(见第五十五回)凤姐赞赏探春,并对探春大力支持。

再次,探春不仅是有能力有气度,而且,她对贾府这偌大的家族是了解得比较深入的,她清醒地认识到贾府所面临的由盛而衰的严峻现实,还有,她对贾府各种负复杂关系也是心中有数。“敏探春”对于贾府的人和事是很敏锐的,她曾深刻指出:“整个贾府个个都像乌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非常形象而准确地揭露了贾府的人事关系。

探春对贾府中各种人物的关系和地位,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比如,探春知道贾母的地位非常特殊,是至高无上的“老祖宗”,探春对贾母特别敬重和孝顺。有一次,贾母开中秋宴会,宴会时间长,很多人都走了,而探春却忍着无聊和困乏,一直陪着贾母到宴会结束。再如,探春对王夫人的本性和地位也是知晓的,王夫人外宽内窄,心机极深,而且,王夫人是皇妃元春的母亲,是贾府的宠儿宝玉的亲娘,又是掌权立家的“凤辣子”的亲姑妈,还是京城“卫戍司令”王子腾的亲兄弟,探春视王夫人比亲生母亲还要亲,探春对王夫人也是非常孝顺的。有一次,因为鸳鸯拒绝给贾赦作妾的事被贾母知道了,贾母知道了鸳鸯差点被抢走,非常生气,贾母在责骂邢夫人时顺带也骂了王夫人,在场的人包括薛姨妈、王熙凤等都不敢为王夫人申辩,只有探春站出来为王夫人说话,直说贾母骂错了人,既消除了对王夫人的误解,还博得贾母一笑,让贾母当然认了错。“敏探春”既坦然维护了王夫人,又博得了贾母的疼爱。如此聪敏的人接权理家,是再合适不过了。

最后,探春思维敏锐、才华出众,学本事很快,她长期跟着王夫人,并经常与凤姐在一块,与平儿的关系也很好,这让她能有机会接受到各种“内幕”信息,并积累了不少管理经验,所以,他对于贾府的财务状况,对于府里隐藏着的危机,对于贾府这挥霍惯了的大家族入不敷出的状况,是非常了解的。而且,探春也很清楚,府里的管理开始乱了, 王熙凤管得越来越吃力了,而这正好激发起探春兴利除弊的雄心。所以,探春是接手凤姐执掌“理家”权力的最适合人选。

探春理家

第二,探春走马上任,便借着处理她亲舅丧事的例银“点火”,并把“火”烧向她的亲娘,以此来立威。

贾府是一个大家族,府里关系异常复杂,不仅主子之间有矛盾,而且奴才们也各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不乏刁钻之徒,探春刚上任,就有奴才开始讲风凉话了:“刚刚的倒了一位‘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发连夜里偷着吃酒玩的工夫都没有了”。这回,有奴才想给“镇山太岁”来一个下马威。恰巧,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去世了,正要办丧事,此事被刁钻的吴登新媳妇知道了,她盘算着以此来刁难刚上任的探春。她想:“若办得妥当,大家则安个畏惧之心;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服,一出二门,还说出许多笑话来取笑。”可是,这回这奴才失望了,探春对于她舅舅赵国基去世,只是依“祖宗旧例”送去帛金,仅给了二十两银子,并没有越例,这让吴登新媳妇碰了一鼻子灰。

不过,此时探春的亲娘却来找搅局了。赵姨娘在凤姐当政时老被欺压,憋了一肚子气,此时她以为自己的亲闺女掌权了,她得多出口气,当她知道探春照旧例给银子时,非常生气,便闹到了“议事厅”,找探春来兴师问罪,她大声说:“你不当家我也不来问你。你如今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探春尚没听她说完,便已气的脸白气噎,她抽抽咽咽地一面哭,一面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道谁给谁没脸?”(第五十五回)本来,赵姨娘内心忿恨,想来问责探春,而探春却觉得她绝不能容忍赵姨娘对她如此侮辱,于是,对亲舅舅,探春索性也不认了,还抗议赵姨娘当众闹腾她们的母女关系。此时,“庶出”的心结让探春感到自卑,她索性拿她亲娘出气。此事也惊动了正休产假的王熙凤,她派平儿来说情,想说服探春给她亲娘一些妥协,加些银子,可是,探春硬是不妥协,不顾亲情,硬邦邦地给顶了回去,坚定维护她认定的管理制度。

“镇山太岁”的不徇私情的管理原则够厉害的,按定例给亲舅舅的丧事派银两,驳斥她亲娘,拒绝凤姐的建议和平儿的说情,这是真正的“铁面无私”。如此不顾亲情,不理会前任领导,不徇私破例,执法如此之严,此事之后,大观园里还有谁敢不服气?此后,在探春面前,做事的、阿婆们、丫环们,特别是“刁奴”们,也都乖乖听话了。贾探春这一把“火”烧得够绝了。

第三,探春积极推行“开源节流”的管理原则,以此来重振贾府的经济状况。

探春接手贾府的管理,她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贾府开支庞大,入不熬出,收支严重不平衡。府里浪费现象严重存在,财务已陷入困境。对此,以探春为首,李纨、宝钗积极配合,组成新的管理班子,很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新的财务管理措施,以化解危机,而其基本策略主要体现为“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

首先,在“节流”方面,探春先从府里的重要人物下手,削去不必要的开支。府里的公子哥儿一般是惹不得的,而探春却先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时买点心、纸、笔等的费用,一年各能省下八两银子。探春认为,此项开支已经以宝玉等上学之名补贴给袭人、赵姨娘和李纨的,而她们三人本就各有月银,不必再重复补贴。多出的开支,必须取消。此外。探春还免去了大观园里每个姑娘每月的头油脂粉费二两银子,因为每个姑娘每月已有二两月银,再多发银子属于重复、浪费。

拿宝玉等“开刀”,这可是够绝的,在贾府里,谁敢惹宝玉呢?也只有探春才敢,即便是凤姐这位“巡海夜叉”掌权时,亦不敢对宝玉“下手”。探春观察敏锐,敢作敢为,以理服人,果断改革,严树典型。要知道,最先被削去开支的这三个人可不一般:宝玉是府中第一受宠的公子,贾母的心肝宝贝;贾环是探春的亲弟弟;贾兰是管理班子里的同事李纨的儿子,而且还是一位寡妇的儿子。探春由此“下手”来推行改革,谁敢不服?

其次,在“开源”方面,探春集思广益,将消极的理财方式改变为积极的聚财方式。探春受到精干的奴才赖大家的管理花园的启发,提出了大观园新的管理方案,变“支出”为“收入”。赖大家的花园没有大观园的“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得多,但是,探春了解到园子却有收入,她说:“这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儿, 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由此她悟出了一个道理,大观园中所生产的稻米、竹笋、莲藕、花果、鱼虾等,一年也值个四百两银子,如果没有合理利用,就被糟蹋了。因此,她提出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了去,这除了能供应姑娘们的头油脂粉、瓶花鸟食等外,还能节省了一大笔费用,而且,承包的人也能自享其成、获得盈余,另外,由于花木竹稻、园内设施等均有专人管理,大观园就更加整洁有序了。

这样的“开源”方式,比起当时王熙凤偷偷拿银子去放高利贷要高明得多,这是大观园里划时代的改革。之前,荣国府不单是个计划性的家庭单位,而且还是一个纯粹消费型的家庭单位,大家只管享受,等着上面赋予开支,财政慢慢消耗掉,缺少有效的生财之道,更缺少相应的责任制。探春的这一改革实施之后,变支出为收入,通过内部措施的更新,增加了收益,开变成了“消费”与“生产”并举了。这是对王熙凤旧的管理体制的大胆革新,是对贾府传统管理体制的大胆挑战。这里所推行的是非常高明的“承包责任制”,探春所推行的改革值得深思。

当然,这不是探春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领导层的共同决策,探春善于集思广益,改革的规划、细节和规定等,不少是采纳了宝钗等的建议。探春、宝钗、李纨这三人的组合是比较合理的,探春凌厉,宝钗圆润,李纨温和,他们互相配合,能应对贾府里的复杂关系,并能突破传统惰性,顶住来自于贾母、王夫人等的压力,实施大胆改革,而探春作为领头人,决定了改革的基本风格。

大观园的新领导班子

探春的改革引起了诸多议论,而黛玉和宝玉的议论是见解最深刻的,黛玉病愈之后对宝玉说:“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见第六十二回)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最根本财务管理原则就是“开源节流”,困难时,“节流”是必须的,是解决危机的办法,对于救活企业是非常必要的。而要“节流”,就要改革分配制度,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会得罪人的,做不好,就无法“节流”,也无法将改革进行下去,探春拿宝玉等“开刀”,以表明坚持改革的决心,这干得很棒!而“开源”能为企业注入源头活水,这当然比“节流”更重要,没有“源”哪有“流”,“开源”有创新,它不仅仅是“盘活”旧资产,而是创造了新的机制,探春推行的“承包责任制”,就是“开源”的新机制。

第四,探春为了落实好“承包责任制”,配套地推行了新的激励机制。

王熙凤掌权时,一手遮天,用的是霸权管理,或称集权式管理,主要用强压来实现管理的效率,以重赏重罚来让奴才们服从。探春接手管理之后,管理方式改变了,她主要不是靠强势压制来推行管理,而是注重把权和责明晰地落实到相关人员头上,利用责与利来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首先,探春的新管理规则把大观园的维护和开发两方面结合起来,把花木养护、美观园子和多余花木的出售结合起来;其次,新的管理规则选择有专长的人来承包经营,承包人有维护园林的责任,并有责任上交一定产品供大观园使用,同时,他们也有权将剩余产品自己拿去卖钱,以获得收入。

在探春等看来,这样的“承包责任制”的优势是:“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了,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致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 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李纨也说:“园子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同上)

值得注意是,探春在管理改革时,积极采纳宝钗的建议,不仅注重责任与激励,而且,还注重公平原则,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在“议事厅”商议对大观园管理的新策略时,宝钗认为:“如今这园里几十个老妈妈们,若只给了这个,那剩的也必抱怨不公。我才说的,他们只供给这个几样,也未免太宽裕了。一年竟除了这个之外,他每人不论有余无余,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 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床,一应粗糙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同上)宝钗还向那些承包者说:“还有一句至小的话,越发说破了: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他们也沾带了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他们就替你照顾了。”(同上)

探春和宝钗推行改革,让一些人先富起来,鼓励多劳多得,但是,她们还考虑到不能让贫富的差距拉得太大,否则,不仅完全彻底地失去了公平原则,而且,还会后患无穷。

作为大观园的管理者,探春和宝钗,有很难得的清醒头脑,他们努力处理好激励与公平的关系,这一点在当今仍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必须的,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防范贫富分化过大,就会有反作用了,多劳多得绝对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让不遵循原则的人成为破坏公平原则的暴富者,那么,就需要处置违法者为改革护航而维护公平原则了。激励与公平的关系,值得好好深思!

典例三,秦可卿“临终托梦”:梦中所述的乃是危机管理的妙策

在《红楼梦》里,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的故事,乍一看是在聊着家事,其实,这是非常典型的危机管理案例,值得特别关注。、

秦可卿剧照

作者利用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提出了警示,其主要涵义是:顺境中该知道如何筹划应对困境的良策;兴盛时应该考虑好危机到来时该如何应对,以便尽可能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

《红楼梦》第十三回精彩地描写秦可卿的“临终托梦”:

秦可卿临终前,托梦给王熙凤,说:“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吗,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注意到,凤姐梦中的秦可卿是非常明理知事的,她说话非常有技巧,因为她很了解凤姐,知道凤姐喜欢别人夸,所以,她先夸赞凤姐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凤姐听了自然心里乐着。如此一来,凤姐便能听不好听的话了。接着,秦可卿说出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说出了对于贾府可能会应了“树倒猢狲散”俗语的担忧,凤姐听了,心里很佩服秦可卿,因为可卿说出了她心中正担忧的事。梦中的秦可卿,成了凤姐的知心人,她们都意识到贾府所隐藏着的危机。凤姐听了秦可卿的话,急问解决的办法,秦可卿认为否极泰来,非人力所能保常的。当然,秦可卿还是提出了她对于解决危机的建议。

凤姐梦中的秦可卿

秦可卿说:“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第十三回)

在王熙凤的梦里,秦可卿分析了当时贾府关于祭祀和教育两件事,当时,祖茔虽在祭祀方面好很正常,但若没有固定的钱粮来源,怕是照这样下去,以后就难以保证了;家塾虽建立了,但费用的来源没有保证,以后怕也难以为继,而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秦可卿向凤姐建议:其一,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后祭祀的费用便可以由此来提供,这保证了祭祀有来经济来源。同时,秦可卿还提出了田庄土地的管理办法,主张“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也就是说,各族轮管理成田舍土地,也就不会有争吵。其二,将家塾设在购置的房舍里,这样一来,子孙就能保证有读书的地方。秦可卿非常厉害,她很知晓当时朝廷的政策,即“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就是说,犯罪了,家族被抄了,而祭祀产业也是不会被抄的,现在在祖茔周围多买些田舍土地,将来即便犯罪了也能保存下来,可以保证有祭祀和家塾的经济来源,子孙败落了回家种田,也能祭祀祖先,也让年轻人有家塾读书。这是很有远见的。

秦可卿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重要人物,是曹雪芹着力刻画的杰出女主角之一,她“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林黛玉”,她温和而睿智,优雅而精明,能识大体,很有远见,她的“临终托梦”是非常精彩的危机管理策略。在凤姐梦中,秦可卿频频说到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乐极悲生”“树倒猢狲散”“否极泰来”“盛筵必散”等词语,这道出了贾府这一显赫家族已潜伏着巨大危机,而元妃省亲正是贾府之“盛极”,接着,离“衰”不远了。

秦可卿“临终托梦”所表现的睿智在于,她非常敏感地预感到贾府所隐藏的危机,而她的精明之处在于,她知晓在危机到来之前,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以尽可能地将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这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危机管理”策略,是很值得现代管理者认真思考的。其实,作者所描写的秦可卿的“临终托梦”,既是可卿给王熙凤的提醒,也是作者给后世管理者的警示。从这一故事中,企业家们应该悟到:当企业处于繁华、兴盛时,千万不要丧失警惕,要时时提醒自己:如何才能避免“盛极而衰”?如何防范可能带来的危机?如果危机一定会来,那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把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贾府女掌门的风采​
再读《红楼梦》分享:学点“红楼梦”式的现代职场管理策略
《红楼梦》中,王熙凤、贾探春、李纨谁的管理能力强?
红楼梦主要事件概述
《红楼梦》章回的 “内容梗概”
红楼梦120回梗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