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惊蛰养生,牢记“防3病、吃4宝”!不懂规矩,吃大亏~
userphoto

2023.03.15 美国

关注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按照中医养生的观点,惊蛰养生要顺应阳气升发的特点,防病为先,使自己的精神、情绪、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

惊蛰时节 | 防病为先
01.防感冒和流感

普通感冒和流感共同的病因均源于自身抵抗力降低或病毒感染。症状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同时伴有浑身无力、发热、鼻塞流涕等,个别体质较弱者还可因感冒引发气管炎、肺炎、肾炎、心肌炎等病,因此不可小觑感冒。

此时节应以预防为主,适量增减衣物,体弱者少去公共场所,保持室内通风,中午时可多晒晒太阳,夜间娱乐要适度。易感冒者可每日早晚两次用盐水漱口;用姜末加红糖,开水冲泡服用。

02.预防“旧伤复发”

所谓“旧伤”指的是以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的扭、挫、跌伤及手术后的损伤。这一时段气候多变,造成损伤组织血液循环、压迫和刺激,中医称之为经络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预防方法是适度的动静结合,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活气血、通经络。另外要注意身体局部的保暖,也可进行局部按摩保健,口服一些通经络的药物等等。

03.防春瘟

中医认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温”,其实就是发生于春季或冬春之交的急性外感热病,比如现代医学中手足口病、猩红热、水痘、新冠病毒感染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由于冬季受凉,体内蓄积了寒气,加上早春昼夜温差大,人们如果过度疲劳、紧张、烦躁——情志失调,外邪入侵,邪正交争,寒热失衡

冬受于寒,至春而发的温热病,医家多称之为“春瘟”。避风邪、畅情志、节饮食,是此时的养生之道。

马上就是女神节啦,小灸特意为您准备了节日好礼,福利活动3月8日截止!!一定不要错过了哦!

  女神节限量好礼!
限量100份哦!长按图片即可参与↓↓

惊蛰养生吃“四宝”

01.一杯水

晨起一杯水,有助于缓解春日上火的问题,还能维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构成抵御感染的屏障。

喝水首选温开水,避免饮用冰水或凉开水,因为,早上是升阳气的时间,这时候一杯凉水最伤阳气。

02.一碗粥

惊蛰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养肝护脾,山药大枣粥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最宜此时服用。

材料:山药90g,百合40g,大枣15枚,薏苡仁30g,大米适量。

做法:将山药、百合、大枣、薏苡仁、大米共煮粥即可。

03.一碗汤

惊蛰时期,感冒多发,有鼻塞、嗓子不舒服的朋友,可以试试葱白萝卜汤,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材料:萝卜200g,葱白一段(长约5cm)。

做法:将葱白切成小段后和萝卜片一起用大火煮开,也可以先将白粥熬好,再加入葱白焖煮一会。

04.一把菜

惊蛰后,流感、脑炎、肠炎传染病较多,宜常吃点清热解毒的“抗菌”食品。

比如,大蒜、大葱、马齿苋、蒲公英、蜂蜜、绿茶、香菇等,它们大多享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誉。

艾灸能温通经络、驱散寒邪、温阳补虚。惊蛰艾灸可以使阻碍人机体的寒湿瘀邪更加彻底地排出体外,使气血通畅,濡养机体五脏六腑,提升免疫力,达到最好的预防保健效果!

穴位推荐:

督脉:大椎、肝俞、肾俞
任脉:合谷、太冲、关元、神阙、中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理脾胃。身体,一切的根本 +寒湿重的表现+祛湿,重在升脾阳
防风粥的制法和功效
防疫期间,动手这样做,让自己成为病气不敢靠近的人
何为“冬病”,为什么要“夏治”。
三伏天如何正确调节身体内的阳气?
(40)春季如何防治流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