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耕织图|男耕女织的场景,安居乐业的幸福中寓含着安邦兴国的愿景

传统绘画题材漫谈系列之四十八

农耕文明的天空之下并无新事,不过男耕女织而已,几乎是全部。

安邦兴国也好,安居乐业也好,大至国家,小至家庭,耕织之事都是保障群体长治久安的重要奠基石。吃饱穿暖这样朴实无华的追求,久而久之演化为农桑为本的群体性信仰,于是这种下里巴人身份的耕织文化渐渐独占鳌头,成为农耕文明社会中广受推崇的一种主流正统的价值观,以至于在天子和皇后的联袂领衔主演下,上演出最具仪式感的如天子亲耕、皇后亲织的年度大戏,昭示着对国泰民安、物阜民丰的一种深度祈盼。

而在这样价值观的主导下,耕织图这一系统诠释这一文化现象并带有教化意义的图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成为了一种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融合的传统绘画题材,并进而发育成系统性的带有标本性质的文化景观。而其实追溯这一图式的源头,早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就有这样的纹饰,而秦砖汉瓦以及魏晋隋唐时期的壁画中反映耕织主题的图案更是并不鲜见,这些早期的作品大多并不成体系,这是一种原生态的反映生产生活主体场景的绘画,其主旨远没有上升到后来受帝王推崇备至的那种系列耕织图的宏大叙事层面。

汉 《牛耕画像石拓片》

在有宋一朝,耕织图这一题材经过漫长时间的自发性的发展,最终才慢慢地从散兵流勇的状态渐次过渡到系统完备的体系。在北宋时期,各种反应耕织场景的绘画为后期的耕织图集大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画面描绘了农村妇女在大树下用纺车纺纱的场景。据史料记载,北宋仁宗时曾命人将农家耕种纺织的场景画鱼宫内延春阁两壁,这是史上最早的进入皇家视野中的早期耕织图。进入南宋时期,各类反映耕织场景等农事活动的风俗画更是常见,比如杨威的《耕获图》、梁楷的《耕织图》、刘松年的《耕作图》《丝纶图》《宫蚕图》等,而据元代夏文彦所著《图绘宝鉴》记载,刘松年还曾“宁宗朝进《耕织图》,称旨,赐金带。”但这些耕织题材的作品大多并不成体系,而真正规制了耕织图这一题材的范本乃是南宋楼璹所创作的系列画图,这幅《耕织图》真正开创了耕织图体系并滥觞开来。从他的侄子楼钥的《跋扬州伯父耕织图》中得知,这是楼璹在临安于潜县令任上,“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究访始末,为耕织二图:耕自浸种以至入仓,凡二十一事;织自浴蚕以至剪帛,凡二十四事。事事为之图,系以五言诗一章,章八句。农桑之务,曲尽情状。”这幅作品出自地方官员之手,极有可能与当时的官员绩效考核有关。此图被进呈高宗后大获赞赏,也由此成为历代耕织图的母本,可惜此图已经亡佚,不过耕织图上的题诗传了下来。这一时期出现这样系统化的耕织图与当时的农耕技术的提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偏安一隅的南宋时期不仅纺织业水平高度发达,而且水稻优良品种占城稻更是在这一时期遍布全国各地,从而使基于这样的发达的农业文明而成的这一农业科普读物性质的耕织图得以垂范后世。

北宋 王居正 《纺车图》

宋 佚名 《丝纶图》

延续着这一惯例,元朝的耕织图这类作品继承了楼璹的创作概念和组图模式。其中安徽休宁人程棨以楼璹的作品为蓝本临摹而成《耕织图》就是一个典型,不过从他以书画出名来看他创作这一作品更多地出自艺术创作本身,而非出于政治上的考量。但更多的耕织图还是有着皇家旨意的背景,比如元代宫廷画家杨叔谦的《耕织图》就应是秉承着上意而作,不过如今只剩下赵孟頫奉旨为此图而作的二十四首题诗,从诗中描述可以看出这一系列耕织图也是与楼璹的《耕织图》大同小异并无二致。此外,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元代忽哥赤以楼璹《耕织图》为范本的《耕稼图》是至今可见最早的系列耕织图版本,也见证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元 忽哥赤 《耕稼图》(局部)

而在明清时期,耕织图越来越被皇家所重视和推崇,先后出现过诸多的这样题材的作品,此时这类耕织图,已经越来越程式化,越来越突出其教化意义和实用价值,昭示着皇权对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的关爱和体恤之情,同时更寓含着帝王重农桑之本意,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巩固自己家天下的根基。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盛世帝王,更是对耕织图厚爱有加,特别是康熙朝宫廷画家焦秉贞创作的《耕织图》各二十三幅,更是有康熙皇帝亲自为之作序并题诗,可谓是古往今来这一题材的巅峰之作。在序言中写道:“古人有言,衣帛当思织女之寒,食粟当念农夫之苦,朕惓惓于此至深且切也。爰绘耕织图各二十三幅,朕于每幅制诗一章,以吟咏其勤苦,而书之于图。自始事迄终事,农人胼手胝足之劳,蚕女茧丝机杼之瘁,咸备其情状。复命镂版流传。”而雍正皇帝还没登基之前,作为雍亲王的他曾经令宫廷画家创作过一套《耕织图》,并别出心裁的将自己一家人都画入了图中,图中的农人农妇就是以他自己和他的福晋,这样的《耕织图》也算是玩出了新花样。乾隆皇帝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除了令宫廷画师冷枚等人创作过《耕织图》之外,乾隆十五年特意在清漪园中专门建立一处耕织图园,将耕织图中的场景原样复制为现实场景,并在其中将宫中所藏的前朝《耕织图》勒石嵌在回廊之中,可谓玩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境界新高度。

清·康熙 焦秉贞 《耕织图》(局部)

清·康熙 焦秉贞 《耕织图》(局部)

清·雍正 《耕织图》(局部)

清·雍正 《耕织图》(局部)

就如广为流唱黄梅戏《天仙配》中一段唱词所唱的那样:“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窟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世俗中微不足道的卑微而渺小的幸福,就是一种莫大的欣慰与满足。而由此演绎成的林林总总的耕织图,在皇权推波助澜的加持下,赋予了这种世俗小民日常生活场景一种更具象征意义宏大主题,在表达对农人艰辛生活的怜恤之外,更寄予着在农业文明时期国家强盛、天下富足、百姓幸福的美好愿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张萱《捣练图》是劳作场景入画之经典
古代男耕女织图欣赏
耕织图诗(一组绝美的古代男耕女织图)
水西林古厝群彩绘壁画
男耕女织经典再现:《耕织图》你也来欣赏一下?
中国美术史有多“牛”|《艺术市场》迎春专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