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岁时的轨迹(5)杂节(1),阴晴冷暖等闲看

杂节(1),阴晴冷暖等闲看

雪岸

年年说伏听鸣蝉,

数九来时水亦寒。

出入梅霉查雨况,

阴晴冷暖等闲看。

【天干地支的源流与应用】(第32页)云:“除了端午、中秋、重阳等具有普遍性的传统节日外,我国民间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传统节日,可以统称之为杂节。有的书将它们称之为杂历或小历。这些杂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形成的时间有早也有晚,制定的依据自然也不相同。”

据此,从总体上看,岁时节令分为两三大类,第一大类是一年的二十四节气;第二大类是具有普遍性的传统节日,如大年(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第三类是在我国民间还有不少的各种传统节日,人们往往称之为杂节,有的还称为杂历或小历。

由于杂节甚多,不能不将它作个分类。其一,与气候、农事活动有关的节气。【天文·时间·历法】(第137页)云:“农历中除了二十四节气,还有一些杂节气。如数九、入梅和出梅等,杂节气一般都与气候、农事活动有关,地域性较强。”这些节气如数九、莳、三伏、夏九九、寒婆检柴等;其二,属于为人熟知并至今还在应用的杂节,如接财神、腊八、祭灶神、小年等。其三,还有一些并入或融入至今仍为人重视的传统节日,如寒食节、三月三融入清明节等。其四,有已经消失或正在消的失的的杂节,如人日、二月二、社日、六月六等。它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走进人们的记忆之中。

本文所说的杂节,仅指与气候、农事活动有关,且地域性较强的节气。至于其他的杂节待后再述。

1)数九

数九,又称九九和冬九九,是我国民间的一个节气。

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冬至这一天开始,到惊蛰结束,即阳历12月22日到次年3月12日前后。每九天算成一段,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它的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就会到来。

【今夕是何年·古代历法】(第24页)云:“九九是我国北方、尤其是黄河中下游一带人民很熟悉的一个杂节气。九九是指从冬至日这一天算起,每九天为一九,合计“九九”八十一天。“九九”同农时、物候都有密切的关系。”

数九,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大概情况。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数九在各地的气温差别也很大。它主要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以及中原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笔者的故乡就处在荆楚大地之北,对数九的歌谣几乎人人倒背如流:”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此要说的是,我国各地关于数九的歌谣有诸多版本,如有北京的、江苏的、湖南的、四川的、陕西的等等,待以后专题叙述。

因为冬至后的一个月,是北半球最冷的季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冷在三九。”在冬至时期,白天最短,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缓慢,从冬至到"三九",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地面日热量收支仍是逆差,即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也就是阳历的一月中、下旬,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极为强盛,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加剧了气温的降低。

数九的习俗很多,九九歌是其一,最为广泛和悠久。明代出现了“画九”的习俗。画九,就是用图或文字来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的方法。明朝刘侗《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清代又出现了"写九"的习俗。"写九",往往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九字(当然是繁体),先双钩成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类似书法练习中的“描红")。用粗毛笔着黑色,每字九笔,每笔一天,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有意思的是,每天填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行"写九"字幅,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

2)三伏

三伏天的说法据说历史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曾为【史记】作注的唐代学者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今夕是何年·古代历法】(第23-24页)云:“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按农历规定,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即与干支纪日法中带“庚”的日子,如庚午、庚子等。因庚日到下一个庚日之间相隔十天,所以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为十天。由于规定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开始,所以中伏有时是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时节。自古就有农谚:“头伏萝卜二伏菜,末伏有雨种荞麦”;“初伏种胡麻,中伏种粟”等。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入伏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

3)夏九九

"夏九九",顾名思义就是夏天的九九。它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未能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更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夏九九歌"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有记载。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就记载了"夏至九九歌"。明代谢淛编撰的《五杂俎》随笔札记有一首"夏至后九九谣"。清代杜文澜编撰的《古谣谤》里有一首"夏九九歌"。民间则更多。

流传在北方的夏至数九歌是:“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七九六十三,夜晚盖被单;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江南一带的夏至数九歌与此大同小异:“一九、二九,扇子弗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弗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基。”

《夏九九歌》虽然有很多版本,但最能反映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这几首南北数地的夏至数九歌,对夏至起天气逐渐变热,以后又接着变凉变寒的过程,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并且反映了从夏至,经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一直到白露的气候特征,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且读来合辙压韵,优美动听,用起来科学方便,不失为民间宝贵的科学遗产。

4)梅雨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咏【梅雨】诗。它说明,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我国人民已对东亚的梅雨天气颇有认识。有人说其实早在汉代就有有关梅雨谚语的记载。

之所以称梅雨,就是此时正是梅子成熟之时。【今夕是何年·古代历法】(第24-25页)云:”杂节中的'入霉(梅)’、'出霉(梅)’在许多地区也常出现。但入梅、出梅日期各地有一定的差异,但都与干支纪日有一定的联系。在华南地区以其芒种后的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的末日为出梅,而华中地区则以芒种后的壬日为入梅,等等。入梅到出梅期间,通常称为'黄梅天’。“【万事通·万年历】(第14-15页)云:”每年的黄梅时节,照例是云层密布,降雨频繁,连绵浙沥的雨老是下个不停,偶而还夹着一阵阵暴雨,常常是10-20天少见阳光,有时竟一连下雨一个多月。这种连阴雨天气刚巧是出现在江南梅子黄熟的时期,所以称它为'梅雨’或'黄梅雨’。又因为这时期的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温度大,宜于霉菌滋长,地里的庄稼和家里的衣物极易发生霉烂,所以也称梅雨为霉雨。”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经记述:“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可见梅雨对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也很深重。日历上的所谓“入梅”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是根据“干支记日法”来推算的,它是把“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入梅”的时间总是分布在6月6日至6月15日之间,“出梅”的时间在7月8日至7月19日之间。从入梅到出梅大约三十多天。在气象学上,一般把平均气温升高到23度、湿度猛升,一次降雨后无连续性晴天4天以上,作为梅雨开始;把气温大于28度'一次降雨过后湿度明显减少,有一段较长时间晴天,作为出梅。在时令进入初夏之前,也有不少年份会出现阴雨连绵天气,俗称春汛或迎梅雨。入夏后,如果又有一段明显阴雨天气出现,可称倒黄梅。个别年份不出现阴沉多雨,称为空梅或少梅。

梅雨是怎样形成的泥?春末夏初,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送出的温热及其挟带的水汽,与北方冷高压送出的干冷空气,在江淮流域相遇,且势均力敌,互相顶撞,互不退让,形成深厚的云层,就不断下雨,形成了初夏时的梅雨。过去人们常说的“春暖早黄梅,春寒迟黄梅”。指出了春天气温与梅雨来临早与迟的关系;“春雪一百二十天雨”,意思是春雪(立春后下的雪)后的120天(6月初)有雨下”;“发尽桃花水,必是早黄梅”,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时节的雨水特别多,梅雨就不会出现了。这些谚语,至今仍为人们参与应用。

 , 

5)寒婆捡柴

据传说,寒婆原名叫寒菊梅,嫁给了财主富竹君。富竹君不务正业,把家产全卖光了,住进牛棚。他逼妻子每天过江到寒山凹去砍柴,卖钱度日。一年的十月十六日,她终于冻死在检柴的路上。玉帝可怜她,每年这天都刮大风,使人记住这可怜婆。

寒婆的故事在各地流传很广。以寒婆之名取地名的则更多。在湖北利川市还附会有寒婆冻死的具体地点,叫寒坡寨,转成寒婆寨。冬天,来往行人都要捡柴丢在寨口,以示纪念。

人们在流传这个故事的同时,还把它与当地的气候预报联系起来,说是如果十月十六的那一天晚上是晴天,没有起风,说明寒婆把柴捡走了,第二年必有倒春寒;如果那一天晚上刮大风或下雨,柴草漫天飞舞,寒婆捡不到,预示开春后不会有倒春寒。

6)三莳

“莳”说起来还是个古汉字,意思是“移栽植物”。苏州'常州等地农村稻田插秧季节,分为头莳、二莳、三莳,共十五天。“莳,又称时,是指夏至后的十五天。《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三莳”,指夏至后十五天,为上时(头时)、中时(二时)、末时(三时)。上时三天,中时五天,末时七天(见《江南志书·长洲县》)。也有少数地方规定上时七天,中时五天,末时三天的(见《农圃六书》)。此地头莳的习俗有“开秧门”、“敬谷神”、“敬土地”仪式。“莳秧要抢先,割麦要抢天”、“头莳抢,二莳正当,三莳让”。手工莳秧在过去是一门技术活,要求做到“五不莳”:就是不莳隔夜秧、不莳顶风秧、不莳“串条头”秧、不莳“烟筒头”秧、不莳稀梳秧。“串条头”秧,就是秧苗插入太浅,象“串条头”鱼漂浮在水面。入泥不能太深,如果入泥太深,秧根是弯的,就成了俗话说的 “烟筒头”秧。三莳,即莳秧的最后一天,还要举行“关秧门”仪式,象摆酒宴似的庆贺一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汪育真 ▏ 民间的一些特殊节气 (徽学研究)​
今天入伏。说一说三伏天的那些事
入梅、出梅、进伏、炎天
(转)梅雨季
出梅入伏:古人是如何预测酷暑时节?
香学大师公开驱蚊辟虫效果最佳的香囊配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