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生物燃料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生产所需原材料资源丰富 需求易受油价影响
一、优势分析       1.生物燃料具有多样性、物质性、可循环性和环保性特征       生物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具有多样性、物质性、可循环性和环保性特征。       (1)多样性       生物燃料的多样性体现在原料的多样性和产品的多样性两个方面。原料的多样性方面,生物燃料的生产可以利用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剩余物、畜禽粪便、食品加工业的有机废水废渣、城市垃圾,也可以利用低质土地种植各种各样的能源植物。产品的多样性方面,能源产品有液态的生物乙醇和柴油,固态的原型和成型燃料,气态的沼气等多种能源产品。既可以替代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也可以供热和发电。
(2)物质性       生物燃料可以生产各种材料以及化工原料等物质性的产品,从而形成庞大的生物化工生产体系。       (3)可循环性和环保性       生物燃料的全部生命物质均能进入地球的生物学循环,其释放的二氧化碳也会重新被植物吸收而参与地球的循环,做到零排放。生物燃料具备的特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2.原材料丰富       作物秸秆是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农业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我国粮食产量稳定上升。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其中谷物产量12335亿斤,比2019年增加61亿斤,增长0.5%。其中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荞麦、燕麦等,均为产生秸秆的主要农作物。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为我国生物燃料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016-2020年我国粮食作物产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秸秆总产量达8.13亿吨,2020年,我国秸秆总产量为7.97亿吨,较上同比增长0.6%。
2016-2020年我国秸秆总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3.大型集团公司积极进行生物燃料的研究开发及生产       近年来,在国家的鼓励下,我国大型集团公司开始积极进行生物燃料的研究开发及生产,推动生物燃料行业进一步发展。
大型集团公司进行生物燃料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具体情况
公司名称
具体情况
中国石油集团
2006年11月,中国石油集团与四川省签订合作开发生物质能源框架协议,双方将以甘薯和麻疯树为原料发展生物质能源,“十一五”期间将建成60万吨/年燃料乙醇、10万吨/年生物柴油项目。2006年12月,中石油又与云南省签署框架协议,在以非粮能源作物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以膏桐等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等方面进行合作。2007年初,中石油与国家林业局就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式启动云南、四川第一批能源林基地建设。作为我国石油能源行业的巨头,中石油在生物质能源的频频出手令人瞩目,充分显示了生物质能源对中石油集团发展的战略重要性。“十一五”末,中石油非粮乙醇年生产能力将超过200万吨/年,达到全国产量的40%以上,同时形成林业生物柴油每年20万吨/年的商业化规模,并建设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40万公顷以上。
中粮集团
中粮集团近年也将生物质能源发展提到了战略重地的高度,一时间与中石油并驾齐驱,成鏖战之势。2007年4月6日,紧随中石油之后,中粮集团与国家林业局签署《关于合作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建设一批能源林基地,开发利用林业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木本食用油三大产品。
中粮集团在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方面频频重拳出击,进行企业并购。目前,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准建设的4套燃料乙醇生产装置。2006年国家审批第5个燃料乙醇生产装置,也是唯一的一个非粮作物燃料乙醇装置——广西15万吨/年木薯乙醇项目正在建设中。
中石化
2006年7月,中石化在攀枝花建设了一座10万吨/年的生物柴油装置,配套的能源林基地为40万~50万亩。同月,中石化总投资约1800万元、规模为2000吨/年生物柴油的试验装置在河北建成。2007年4月13日,中石化与中粮集团签订《关于发展中国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的战略合作协议书》,共同发展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双方将在未来5年内合作建设100万~120万吨/年燃料乙醇的生产装置。
在海外开办生物燃料加工厂的中国公司
一家中国企业在尼日利亚投资9000万美元开生物乙醇加工厂,以木薯作原料,年产15万吨,北京出资85%,15%由尼日利亚政府负担。
2007年4月12日,国家科技部与意大利环境国土与海洋部签署协议:武汉的生物柴油公司与意大利有关单位合作,在武汉兴建一条将餐馆产生的潲水油、地沟油等废弃油脂,加工成为生物柴油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3万吨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在5000元/吨左右,与石油柴油相当,发展前景看好。该项目在武汉实施成功后还将向我国的其他大中城市推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二、劣势分析
1.生物乙醇产出效率较低       目前普遍用玉米生产生物乙醇,但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比它们所能够产生的能源要多,因此产出效率比较低。即便是技术最先进的工厂,用100kg玉米也只能生产出约45L乙醇,而且在生产乙醇和栽培玉米等原料作物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相当于所产乙醇产生能量的80%。       2.采用废弃食用油作原料会增加生产问题       将废弃食用油作为生物柴油生产原材料不会占用食物来源,但废弃食用油中含有的无用物质将会增加生产问题。       3.大规模使用生物燃料或使农业及生态遭受重大风险       生产生物燃料需要大规模种植同一作物,这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同时,若生物质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采用不可持续的农业做法,将进一步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
我国生物燃料行业发展劣势分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三、机遇分析       1.政策支持       随着需求增长,我国对生物燃料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如国务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资源法》中提出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       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中规定了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原则是:国家鼓励利用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利用薯类、甜高粱等非粮农作物和小桐子、黄连木等木本油料树种为原料加工生产生物能源,鼓励开发利用盐碱地、荒山和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设生物能源原料基地。今后将具备原料基地作为生物能源行业准入与国家财税政策扶持的必要条件。介绍了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技术集成创新工程: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是以玉米秸秆制取低浓度酒精技术、秸秆固体燃料烘干果蔬技术、秸秆固体燃料烘干粮食技术为核心技术,集成 “玉米秸秆固体燃料成型技术”、“秸秆酒糟饲养牛、羊、鹅、鸭技术”、“畜禽粪污沼气发电技术”、“发酵牛粪养蚯蚓技术”、“蚯蚓养鸡鸭鱼生产绿色食品技术”、“有机肥生产技术”、清洁能源入户工程等技术,形成秸秆处理零排放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模式。
我国生物燃料行业相关政策
日期
政策名称
制定部门
主要内容
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资源法》
国务院
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
2006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
科技部
第4点农业中的重大项目(1)农林生物质工程。以充分利用我国农林生物质材料、促进循环农业发展为目标,以农作物秸秆、林业采伐及加工剩余物、畜禽粪便等农林剩余物及能源植物为主要原料,重点研究高活性糖化酶和纤维素酶制造、共代谢基因工程菌构建、非相变产物分离、分子合成、接枝共聚、生物可燃气高效转化、低成本农林生物质集储、专用能源植物培育等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农林生物质转化过程中降解与改性、分离与合成、能源和材料转化等环节的技术瓶颈,构建农林生物质转化创新技术平台。
2007年
“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的“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中示范内容有:生物质成型燃料。以农作物秸秆、林木枝桠材、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颗粒状、棒状和块状等致密成型燃料,主要用于为农村和小城镇居民提供炊事、取暖等生活燃料,多余产品可向市场出售。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完善生物质成型技术,建立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商业化经营模式。
2007年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部
到2010年,重点在东北粮食主产区、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和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建设村镇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示范点500处。
2007年
《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粮引导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第二条中央财政安排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粮引导奖励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以非粮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放大生产,优化生产工艺,促进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产业健康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一)秸秆类木质纤维制乙醇放大生产示范;《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支持对象为从事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气化、秸秆干馏等秸秆能源化生产的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国家长期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第四点: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二)利用非粮食资源。加快农区和半农区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行秸秆养畜。转变畜禽饲养方式,促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2007年
《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
国家税务总局
规定了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原则是:国家鼓励利用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利用薯类、甜高粱等非粮农作物和小桐子、黄连木等木本油料树种为原料加工生产生物能源,鼓励开发利用盐碱地、荒山和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设生物能源原料基地。今后将具备原料基地作为生物能源行业准入与国家财税政策扶持的必要条件。介绍了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技术集成创新工程: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是以玉米秸秆制取低浓度酒精技术、秸秆固体燃料烘干果蔬技术、秸秆固体燃料烘干粮食技术为核心技术,集成 “玉米秸秆固体燃料成型技术”、“秸秆酒糟饲养牛、羊、鹅、鸭技术”、“畜禽粪污沼气发电技术”、“发酵牛粪养蚯蚓技术”、“蚯蚓养鸡鸭鱼生产绿色食品技术”、“有机肥生产技术”、清洁能源入户工程等技术,形成秸秆处理零排放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模式。
2008年
《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
再生资源第16项综合利用的资源指:农作物秸秆及壳皮,包括粮食作物秸秆、农业经济作物秸秆、粮食壳皮、玉米芯。生产的产品是代木产品、电力、热力及燃气。技术标准要求产品原料70%以上来自所列资源。
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国务院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废农用薄膜等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
2008年
《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
国务院
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技支撑,试点示范;政策扶持,公众参与。以及大力推进产业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2.为消化陈化粮和为丰产的玉米寻找新出路,开始推广燃料乙醇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传统能源价格、环保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生物燃料的发展。我国20世纪末为消化陈化粮和为丰产的玉米寻找新出路开始推广燃料乙醇,生物燃料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由2015年的4128.4万公顷增长至2019年的4496.8万公顷。
2015-2019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6078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4%;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6478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5%。
2015-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3.生物能源替代石油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我国正在拟订生物能源替代石油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20年,生物燃料生产规模达到20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1500万吨、生物柴油500万吨。
2020年我国生物能源替代石油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四、威胁分析
1.油价下跌,市场对乙醇燃料的需求呈现下滑       生物燃料与化石燃料存在替代关系,油价上行可能引发对生物燃料的替代性需求,正如2008年油价攀升时期,正值欧美大力推动发展环保燃料。从趋势上看,2000年以来生物燃料需求不断走高,但在油价大跌的时点(例如2008年下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对乙醇燃料的需求也呈现下滑。
2.乙醇燃料的推广使粮食价格上涨       世界上一些积极推广乙醇燃料的国家如美国、巴西、墨西哥和中国粮食价格已在上涨。在我国,随着掺入10%乙醇的乙醇汽油成为中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目标,粮食和粮食产品与乙醇燃料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十一五”期间,我国玉米缺口在350万吨左右,将由玉米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加之加工企业抢购粮源,造成玉米价格快速提升。此外,我国玉米多为非转基因玉米,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存在大材小用的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玉米进口量为479.3万吨;2020年1-8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为559万吨。
2015-2020年1-8月我国玉米进口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3.乙醇燃料加剧环境污染       乙醇生产过程将减少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土壤的侵蚀。此外,若用非粮食作物甘蔗来生产乙醇则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对环境增加负担。
威胁我国生物燃料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纤维素生物燃料
汽车何时喝上“秸秆油”?
日美联手引爆生物燃料新概念
生物能源化玉米为汽油
我国生物燃料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生物能源的优势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