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杜甫李商隐们不够格,入选唐宋八大家标准是什么?

前言

国人往往喜欢给人归类,如“竹林七贤”、“建安七子”、“金谷二十四友”、“云台二十八将”、“初唐四杰”、“吴中四士”“二王、八司马”等,如同金庸小说里的“全真七子”、“江南七怪”,入选的必然有一定过人之处,相互之间也必然有一定的共同之处。

其中“唐宋八大家”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团体之一,他们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王国维曾经有句名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因为恰好这八个人都是唐宋两朝最著名的诗人,所以总让人奇怪,为什么唐朝的李白、杜甫、王勃、白居易、李商隐等人没有入选呢?

一、唐宋八大家的来历

在很多资料上可以看到,在明朝初年,朱右编成了一本《八先生文集》,到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收取了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以后不久,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从此唐宋八大家的称呼就固定了下来。

但是真正开始研究他们文章的时代并不是明朝,还要往前推很多年,这和研究他们的目的有关。

二、编篡唐宋八大家文集的目的是什么?

有一种说法,明朝人编篡这八位先生的文集其实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而已,如同今天高三学生要看的《满分作文文集》一类的书。历史上关于这些人的文章研究,在南宋就已经有人在做了。

南宋的吕祖谦于孝宗乾道、淳熙年间给自己的学生编了一部书《古文关键》,选取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张耒之文共60多篇,第一次确立了唐宋之间散文的经典。这本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编一本高考作文学习宝典。吕祖谦这部《古文关键》是文学史上最早带有点评的文章选本,其选文重议论文体,评论中讲解了文章的章法结构与写作技巧,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科举考试中写文章的要点。

四库全书记录:

宋吕祖谦编。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张耒之文,凡六十馀篇,各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故谓之“关键”。

三、文与诗

看了以上的两段文字,大家就比较清楚了,唐宋八大家的选取是以文章为标准,那么仅仅在诗上有巨大成就的人就不可能入选了。比如李白和杜甫二人的诗虽然是泰山北斗,但是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就逊色一点点了。另外这两个人最大的特点是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科举考试。李白就不要说了,杜甫几次考场失利,是靠进献三大礼赋得到了一次特殊的机会。您学高考作文会把莫言的文章作为范文吗?不能,因为这不是高考需要的文章。

说道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唐宋八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李白杜甫不具备的,就是唐宋八大家每一位都是当朝金榜题名的进士。

四、科举考试 律诗与律赋

隋朝的科举考试被唐朝继承下来,成为中国选拔人才的制度。大约是在武则天时期,进士考试中明确有了五言排律和律赋的规则。律赋和律诗差不多严格,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标准规定。在唐朝初期考试的策论是没有这么多要求的,因为格律的束缚,所以考试的诗文很难出现优秀的作品,五言排律还有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而律赋广为传唱的几乎就没有了。

这种律赋是骈体文的一种,甚至比一般的骈文还要拘束的多,我们知道最优秀的骈文之一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了,“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读过的人可能没有注意,这是一篇通篇对偶的文章。而考试时的律赋更难一些,不但要对偶,还要注意平仄和限韵。

“今赋试於所司,亦曰律赋。时必定限,作有程式,句常隔对,篇率八段,韵分於官,依韵为次,使肆者不得逞,而谨者亦可及。自唐迄清,几一千年。”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五、唐朝古文运动

既然为了科举考试,历朝历代的进士多了,为什么进士之中选了这八个人称之为唐宋八大家呢?这还要从唐宋的两次古文运动说起。

南北朝的文风传到唐朝以后,首先受到了陈子昂的批判: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陈子昂不仅批判诗而且对于骈体文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虽然也有骈文,但是对策、奏疏,大多用古代散文,开唐朝风气之先。

到了中唐时期,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诗文革新运动对骈体文展开了批判,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一时搞得轰轰烈烈,但是韩柳以后古文运动缺少了领军人物,逐渐式微。大家非常熟悉的李商隐为了科举,专门在令狐楚门下学习骈体文的写作技巧。

六、宋朝古文运动

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李商隐 、温庭筠追求辞藻华美的四六骈文又盛行起来,对于北宋初年的文风影响巨大。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主盟文坛,诗文学李商隐的华丽雕琢之风。杨亿编有一本《西昆酬唱集》,自述“雕章丽句,脍炙人口。”他们喜作骈文,轻视文章内容,注重形式上的对偶工巧、音调和谐,以及字句的精雕细刻。欧阳修评价道:“杨刘风采,耸动天下”,可见当时风气之盛。

宋朝反对这种风气不是从欧阳修开始的,但是欧阳修确是最重要的人物。特别是欧阳修办了韩愈柳宗元办不到的事情,他不但改变了当朝的文风, 而且影响到了科举考试。在他主持的考试中,录取了苏轼兄弟、曾巩兄弟等一些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中曾巩虽然才气过人,但因其擅长古文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所以屡试不第,欧阳修可谓其伯乐。这也是唐朝李商隐当年为何要专门学习骈体文的原因。

七、唐宋八大家的另一个共同之处

可想而知,高考作文的文风变了,下一届的举子自然要拿来复习备考。欧阳修以后王安石、苏轼继续推广古文运动,因为三人在文坛和政坛的地位,以及门生满天下的原因,使得宋朝文风彻底改变。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在南宋建炎时期流传的一个歌谣:“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因此才会出现上文所说的,开始有吕祖谦这种人为了科举给学生编写辅导书。这才是唐宋八大家的由来。

由此可见唐宋八大家的另一个共同之处是:他们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重要的参与者。所以李杜元白李商隐们不会被选入唐宋八大家。

结语

唐宋八大家们虽然反对骈体文,但是并不反对科举制度,他们都是科举的受益者。唐宋的古文运动主要是思想内容上的改革,明道载道复兴儒学,更加务实地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而骈体文这种文体也一直存在于科举之中,到晚清最后的科举依旧是骈体文,这就是我们所批判的八股文,它是律赋(词赋)的一种继承。

@老街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李白、杜甫、白居易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唐宋八大家到底是怎么评的,为何连李白杜甫都没能入选?
应该为骈体文甄别平反
唐宋八大家:他们是哪个领域的八大家?为什么李白杜甫不在其中?
什么是骈文?来源是什么
清中期的骈文与散文(桐城派古文的流变)[转] - 诗词理论 - 国学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