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苏郡“三横四直”之第二直河走读(上)

第二直河,自教场河(注:经小平门桥南下,穿校场桥,沿河西街东侧起。至单家桥(注:东面西北街,西面是桃花坞大街)南,穿过第一河,又南至都亭桥(注:在东中市与王天井巷交叉路口,现都亭桥往南的河道在1960年被填,桥因此而废),会过军桥西之別流。合而南行,至谷市桥(在镇抚司前和铁瓶巷之间,镇抚司前和铁瓶巷现都并入干将路,河道已在民国年间填塞,桥不存),穿第二河。又南至西馆桥(注:东美巷南端,在道前街上,今不存),穿第三河,经三板桥(金狮巷西口接金狮河沿,1958年填塞,已不存)至查家桥(注:书院巷西口,接三多巷,今不存),折西,从杉渎桥(注:又名三多桥,东大街北口接司前街,1958年填塞,今不存)南行至陈千桥(东大街进新桥巷口,1958年填塞,今不存),又西至盘门新桥,与第一直河合流。

                                                      ——老年大学潘家炎老师校注

清嘉庆三横四直图上的桥

从上图看,第二直河上的桥自北内城河起——曹使桥——单家桥——都亭桥(穿第一横河)——三条桥——安民桥——普济桥——庙桥——吴县西桥——小市桥——谷市桥——白善桥(穿第二横河)——马禅寺西桥——西馆桥——三板桥(穿第三横河)——李公桥——查家桥——杉渎桥(折西)——复兴桥——师古桥——陈千户桥(折西)——新桥,汇入第一直河,出盘门。

如今,第二直河只有短短的一段,从平四桥起、校场桥,经单家桥,至东中市边第一横河上的过军桥为止。

第二直河的起点为校场河平门边的平四桥,河两侧均为小区和别墅,隔开了两岸河沿,我便把本次的走读定在了校场河路的校场桥。

         校场河两边的别墅区

校场河的起始处,曾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的旧址。如今的别墅区桃坞郡府便是在原来铁道师范学院内。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是直属铁道部的唯一一所高等师范学院。

 从平四路上看新村地势很低,猜猜为什么,答对有奖


1958年7月上海铁路局在平门苏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内增设师范班1960年改办为苏州铁道师范学校,校长为葛庭华。同年又改办为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仍附设中师班。1962年该校(包括中师班)停办。

 1951年,上海铁路局在十梓街创办苏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是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创办最早、历史最长的综合性中学。以后,搬至平门。1958年7月上海铁路局在中学内增设师范班。1960年,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苏州铁路中学改称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1980年,经国务院批复,铁道部直属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诞生。86年迁上方山如今的校址址。

校场桥原名西教场桥,始建于宋,民国16年(1927年)重建

 校场桥路因这座校场桥而得名。起于人民路,跨过校场桥为昆曲传习所旧址,折向南为唐寅故居前止。此巷曾称高长桥高长桥头等,至今还能在墙上看到她的芳名,盖因校场桥的讹称。   校场,即古时候操练和比武的场地 ,南宋时,曾在桥头驻扎禁军。

校场路8号的朴园

校场桥西边为朴园,现为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自疫情至今4年未开放。1932年左右为上海蛋商汪氏在此建造宅园,占地1万平。几十年间,几易其主,开办过疗养院,也做过卫生防疫站。

校场路9号为中国昆曲剧院(我一直以为叫苏州昆剧院)。对面为昆曲传习所旧址。

1921年秋创办于五亩园内

去年来时,传习所旧址由昆剧院外包给了经营者。传习所内占地广,装修雅致,水舞台一圈,小亭假山点缀其间。坐在阳光下,喝茶听曲,外行人也会觉是种享受。一曲听来,门票最低800多元,经营者还是大叹苦经,说着他们的不容易。纵然再是喜欢,普通的百姓一年又能来听几次?

叶圣陶先生曾特意谈过昆曲,他说:“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地上铺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现在非遗了,是不是想着能人满为患?仅仅是一个字延长到十几拍的迂缓,终究也是和忙于生计的平民没什么相干了。叶老说“昆曲彻头彻尾是士大夫阶级的娱乐品,谁如果说昆曲太不顾到大众,谁就是认错了题目。”

今天传习所又在装修,是经营不善关了门还是收回来又外包给下一任呢?我没打听。

主楼后面是一幢红砖小楼,曾是汪精卫和陈碧君故居,苏州市级控保建筑,曾经用作昆剧院的招待所。

    本文线路图均为潘老师绘,蓝色线为走读线路

第二直河从校场桥始,桥东原名河东巷,沿人民路依次为苏州美术博物馆、苏名人馆、正道书院等。桥西为河西巷,临河的人家,屋檐低矮,各色的人家各色的生意,晃晃悠悠就来到了第二直河上的单家桥。

桃花坞大街东的单家桥,始建于宋。是由于宋人单锷、单邦显曾住在桥堍。画家单邦,师从赵伯驹,所画花卉蜂蝶,极为逼真。

在这里,第二直河与日晖桥下的第一横河支流交汇。走读第一横河时也曾在此停留。过去的区域划分以河道为分界线,单家桥东侧为天妃宫前,西侧才为桃花坞大街。

过桃花坞大街单家桥,河道两侧东侧道路不通,西侧名河沿街。走在小街内,挤挤挨挨,小商小贩经常要占道经营,挤挤挨挨,不时还有电瓶车灵闪地擦身而过,飘过不同风味的饭菜香,非常有烟火气。

因古迹较少,走直河的速度快了很多。为什么呢?潘老师解释道:南北为街,东西为巷。有钱的大户人家讲究风水,房屋坐北朝南。所以,街两侧都为讨生活的小商小户。

不觉间,到阊门内下塘陆润庠故居处,走第一横河时在修缮,此时依然未开放。在与第一横河上的过军桥交汇处,第二直河戛然而止。


此次行走的线路图留在这里了,喜欢走读的继续,我留待下期查些资料再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百巷(208)校场桥路
苏州老街之(1)——校场桥路
气势恢宏普济桥
去“师范”成功的高校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苏州山塘街:神州第一古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