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画山水画山石体的原理与技法【三】
中国画山水画山石体的原理与技法【三】

编辑  刘溪


在画山水画时必须对山石的结构和性质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首先重要的了解他们的 性质是属于那种类型结构的山体,然后在下笔画出山的大概形体和表现出他们的相貌。
【一】山石体的原理
1,石线质感线性是体现山石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山石线性重点有二:
一是:线条要有楞角,不能用太圆润的游丝描,行云流水描等线条,否则就成了卵石。
二是:运笔有轻有重起伏的变化,线条要有粗细不等,不能再用一般的线性勾画,所以山石多用铁线描和折芦描等线性才能体现山石质感。
2,石分三面:'石分三面’是指山石的立体感,通过线条的轻重,转折和各种皴法,分别表现石之凹深《背光面》阴面,和凸浅《深光面》阳面,达到石的体积感。画山石不能画成只有一面的平面图,而要通过放射壮的线条或皴法来体现其立体感和真实感。
3,石头造型:
山石形状千奇百怪,主要有平面石和坡面石三大类,据此加以变化,可变出若干各造型。
4,石头组合:
表现一山一石,要注意主次聚散,石头不宜只画一块独立石,应该大小相间,外间法,高低间搭组合起来,要有对比,形成石碓比较好一些,求得变化和生命力,要衬托避免山石形象的雷同。
【二】名家石法画法示意图
历史上各名家的山石画法各有不同,各有特点,熟悉了他们的山石画法,也就看出了他们的特点。
1,董源南派石法相对圆润光滑。
2,关仝石法如钢打铁铸,
3,范宽石法气势雄伟
4,居然石法山顶矶石成堆
5,郭熙石法云卷云疏
6,夏圭石法如刀砍斧劈
7,倪瓒石法方解石形状
8,袁江石法简洁如洗
【三】山水画山石体的起步技法
画山水画先从画山石为第一步骤,山石基本技法分为五个步骤:勾,皴,擦,染,点,在增加提的程序。用中侧锋相互结合,勾写出山石轮廓的脉络,或者树的边线,要把一座山的正,侧,欹,斜起伏转折连绵走向一一的表现出来。但又不是琐碎的堆积,而是从整体着眼,表现出气势,山的大势确定后再沿脉络皴擦点染,才能连气贯脉有质有韵。
《一》勾
勾 : 先用铅笔或毛笔轻轻的勾出大概轮廓定位,勾石的顺序是先勾左后勾右,在用淡墨勾轮廓入手,一般起笔落墨有浓淡的湿墨,由粗到细的线条转折勾勒,前实后虚,前深后淡,中侧锋兼用,以中锋点,散锋点,侧锋擦,运笔要有轻有重,笔触要注意转折顿挫有力,浓淡干湿墨色变化并用,勾皴见立体。勾山石要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勾线的光与毛,粗与细,轻与重,长与短,曲与直,方与圆,纵与横,疏与密,浓淡干湿相结合,要根据不同的山体形状,采取不同的方式。
《二》皴
皴:皴是依据山石,树干等物象的纹理结构,以各种不同的线条笔法或点画出石头的肌理质感或立体明暗感。皴是表现山石的凹凸变化和地质构成的,皴是山景中提炼出来的,皴笔要简练,不宜过密集,否则笔法就显示不出来。
皴产生唐代,经过历代画家的创造演变,山石的皴法越来越多,各种皴法的名称也相继出现了,而且,有些皴法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易分辨。有些皴法可互相混用,有些皴法会产生一些似而非的的变化,从表现技法和实际应用中两方面来看。
皴法的种类繁多,但按照笔法的表现不同,大体可归纳四大类即:点皴,线皴,面皴,染皴。
1,点皴类:
表现点皴山石的种类有芝麻皴,大米点皴,小米点皴,雨点皴,豆瓣皴,芝麻皴,麻披皴,泥里拔钉皴等。
点皴即以点状的笔触组合的皴法结构。其名往往依据点的形态所给予人的形象联想而定,有的皴法之间的关系微妙,稍加以变化便能互相转化。如雨点皴略加放大便成豆瓣皴,雨点皴笔锋跳脱出尖即成钉头皴,小斧劈皴放阔即大斧劈皴,拉长即长斧劈皴等等。
雨点皴,钉头皴,麻披皴等北宋三大家常用,大米点皴,小米点皴米芾父子所创。
2,线皴类:
表现线皴山石的种类有长披麻皴,短披麻皴,乱麻皴,云头皴,牛毛皴,折带皴,解索皴,荷叶皴,乱柴皴等。
线皴即以线形笔触组成的皴法结构,其多为狐线形,线皴一般表现土质的山。
披麻皴在董源,巨然画中常用,解索皴黄公望常用,云头皴,牛毛皴是郭熙,王蒙画的特色,折带皴倪瓒多用。
3,面皴类:
表现面皴山石的种类有大斧劈皴,小斧劈皴,乱铁皴,鬼面皴,马牙皴,直擦皴,拖泥带水皴等。
面皴即以较阔的笔触组成的皴法,结构,多呈块面形,面皴主要是表现石质的山,还有一种线皴与面皴结合的折带皴,是表现水成岩的。
大小斧劈皴为李唐,马远所创,拖泥带水皴夏圭所创。
皴和勾在运用中是结合起来的,在皴擦之间用淡墨渲染暗部要多用水分,可先勾后皴,也可以先皴后勾,皴不要伤了轮廓,也不要轮廓脱离,要将勾与皴笔与墨融为一体。皴用笔轮廓轻但不要浮,皴笔的起笔轻松,收笔较重,运用方向可以由上而下,也可以由下而上,依山石形象和需要灵活运用。
4,染皴类:
染皴类包括笔者的水墨晕染皴等,钝粹以染带皴在古画中少见,是现代创新具有不同的效果。
《三》擦
擦:是用干笔的笔肚卧着擦抹,依据山石的阴阳起伏,用稍淡一点的墨,通过测锋稍加轻擦的方式,继续丰富石头的质感。以横笔擦出颗粒状笔痕,表现出山石的造型更整体感和立体感,明暗凹凸感,擦可以在皴完后在擦,也可以边皴边擦同时进行,擦是皴的一种补充。皴见笔,擦不见笔,擦是补皴不足,自己不能独立,擦不能过分。
《四》染
染:染法分湿染与干染两种。
湿染是先把底子用清水刷湿再染,或直接用湿笔染,湿染效果润泽,不见笔痕,云,烟,雨,雾可用湿笔。
干染毛笔蘸含水分多一点的淡墨,湿画石之暗面,根据原有的明暗加以渲染,使造型显出立体感,调节石与石之间的空间感。此法适渲染山的变化,肌理云雾等,墨迹的面表达到山石的立体感,明暗感。
湿墨染法类别:平染,混染,刷染,点染,积墨染法。
要根据用纸和画法决定,生宣纸落墨即成,难以更改,通常采用湿墨法,并可采取平染,混染,刷染,点染,积墨染法。生宣纸也可以干染,但干染易在两笔交汇处形成一道白印。染树干,树叶宜干染,以防跑墨,石头,山体,云雾均宜湿染,且要淡然,墨色不宜过浓。
而熟宣纸更改容易,即可采取湿染也可以干染,干染边界清晰,湿染意韵朦胧的意境。
故渲染多用分染法,混墨法,积墨法,渲染最最重要的是墨色浓度要掌握恰当,浓淡过度要自然不留迹痕。
《五》点
点   点苔法:在画山石皴染之后,要经过点苔的程序,苔点像徵山石上的小树或杂草等,后来逐渐趋向写意写趣。点是山水画形式结构中不可或缺少的环节,是山水画重要的表现技法之一。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即用以写近石,坡脚,浅滩,远山上的植被,粹石苔草,或植物小树之类点苔的,丰富画面意境,加强层次关系,起到醒目的作用。
苔的疏密,虚实在局部可以加强空间感,点可以遮盖败笔及稍乱的皴迹,或某一部分缺少分量亦可以点苔作补。
点苔笔法用浓墨或焦墨点出山石的苔点或苔草,在山水画中起到提醒的作用,能增强艺术效果,另一种点法,常常在山峦的上端,或在树上以增加山石远近的层次和苍茫葱郁的效果。点的方式是以中锋从上往下直擢的笔法,在石块上点出苔藓以表达山石的立体感和明暗感。点有直点和横点,大点和小点,圆点,方点,还有聚锋点与散锋点,藏锋和露锋等,可根据需要灵活运用,用笔要参错落,用墨要深淡适宜,力求融合变化方显丰富而生动。如果表现披麻皴的山石皴法用狐线较多,先一淡墨在深墨勾皴,最后用焦墨点苔,这是画山石的最后一个步骤。
北宋以前的山水画多不点苔,南宋画家表现江南潮湿而易生霉苔的山石,逐渐使用苔点,在元明两代点苔最为兴盛。如:赵孟頫的立苔,王蒙的渴苔,倪瓒的横苔,沈周的攒苔,及石涛的点苔等都有独到之处,此外有泥金点苔和色苔点的作用。


编辑  刘溪 2016年2月25日  拟稿曾发布在网络
                2018年8月5日    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皴擦技法”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变化
[转载]中国山水画网络研修班培训讲座第十讲山石的基本技法_乘舟梦月
青绿山水山石的十种染法
国画山水画五大技法
山水画技法(下)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五步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