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桂林市辰山小学   2009-02-11 20:17:05 作者:莫民辉 来源:桂林市辰山小学 文字大小:[][][]

一、       问题提出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品行及个性等方面在逐渐形成,专家们把这一阶段称为“危险年龄期”。 在当今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历来是被普遍重视的,而受教育者尤其是那些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容易被忽略。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困生往往存在以下心理障碍:对家长、教师持敌对态度;性格怪异,不合群;有暴力倾向,无内疚意;自卑,对学习缺乏自信;有强烈的依赖心理,意志薄弱,不能独立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等。同时在这一时期经常会出现一些过错行为,如恶作剧、打架骂人、撒谎、逃学、故意扰乱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严重偏低……这些过错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天长日久势必会形成不良品德。近些年来,从一些媒体的相关报道我们得知,在公安机关统计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曾经是学校当年的学困生。
我校的前身是一所科研单位子弟小学,一直以来学生家长的素质都不错,都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受外界的影响不是很大,思想都比较单纯。生源整体素质高,学困生占的比例很小,且成因并不复杂,家长也很配合,教师开展转化工作来得比较容易。但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复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素质参差不齐,学困生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且成因复杂,如父母离异,留守儿童,寄托亲友,网络诱惑,监管不力.......教师们感觉到如今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难见成效,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所以,在提倡以人为本,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观察学困生的外在表现,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去分析其不良心理形成的原因,及时了解和排除学困生的不健康的心理,在原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形成一套适合我校生源特点的转化策略,就成为我校教师当务之急的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转化学困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学习困难学生的“矫治”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理论和实践,美国心理学家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认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因论中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及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的角色理论中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
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上来,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
上海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早且较为系统;在深圳,较早系统地开展学习困难学生转化这一课题研究的有福田教科所主任黄孔辰带领的“成功教育”课题组,他们进行的“成功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级教育科研二等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研究资料和启示。

三、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学困生问题就必然存在。我校学困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对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学困生具有相对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衡量和考察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地做出判断与评价。因此,我们在当前生源复杂的背景下开展“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将会使我校一线教师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获得新的发现,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使他们及时掌握切合各种家庭背景学困生实际的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
我们将在借鉴国内外同行转化学困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这个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特有的教育现状,立足于我校的生源实际,组织课题组所有成员,发挥团队精神,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服务意识,努力探索和总结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有效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夯实我校育人的理论基础,促使学校的育人工作和教学质量在新的历史时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准确把握当今新形式下学困生工作的重点,寻找突破口,提高转化的效率。期待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本地区的教育教学能产生指导、借鉴意义

四、课题研究基本内容
(一)、研究学困生在家庭、社会、学校(课内和课外)有哪些不良的心理表现
     学困生的心理表现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差异性。因此,我们要求,作为一名研究者,必须具有一双慧眼。平时要留心观察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的生活、学习中,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与正常生不同的各种不良倾向及习惯(如学生的焦虑情绪,学生的自卑,学生的苦闷,学生的叛逆、拖欠作业等),以便于对学困生和非学困生进行科学的界定,避免走弯路。同时在写调查研究报告时注意归类,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和研究学困生形成的因素
学困生不是自发形成的,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法失当、班主任工作失职、学校管理不到位等教育失误现象;学习目的导向错误、家长素质水平低劣、家庭残缺与再婚家庭等不利的家庭环境;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社会风气及行为不端者的影响;教师教学水平低、方法差导致的兴趣离异与兴趣转移、对主观不良情绪或外来刺激抑制能力低下都会导致学困生的形成。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将采用跟踪观察、家访、谈话等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帮助实验对象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探根溯源,找出症结所在,给予方法指导;帮助学困生们正确面对各种的不良诱惑,分清良莠,择善而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和谐上进、全面发展的“人”。
(三)在前两项研究活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重点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转化教育策略的研究
要求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锁定1—2个研究对象进行转化教育,并把平时的转化教育活动详细记录下来,形成个案,同时在此基础上写好总结式论文,形成和发展我校这个历史时期的转化学困生的理论,制定科学的转化学困生的长效机制。

五、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是研究学困生(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良心理的外在表现及学困生的成因;难点是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探索和总结一套有效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六、研究手段和方法
本课题将借鉴已有的理论经验,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对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实验调查法、个案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
七、课题组研究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人员具体分工:
(一)课题实施方案的策划,课题的组织、管理、协调 ,课题组相关理论的学习。由黄文校长负责。
  (二)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课题资料的汇编,结题报告的撰写。由莫民辉负责。
(三)设计调查问卷,建立后进生个人档案,音像资料的收集,电子文档资料库的建立。由刘喆、司跃红负责。
(四)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具体对实验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心理问题的表现,找出共性的规律以及个性差异,收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材料,写出研究论文及阶段总结,由肖慧平李雪丽负责。
(五)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具体对实验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寻找成因,归纳特点,收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材料,写出研究论文及阶段总结,由李雪丽负责。
(六)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对实验对象进行转化实验,统计实验数据、汇总资料,完成实验研究总结报告。由莫民辉、于林珍负责
   八、工作进度计划
此课题的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课题启动和学习相关理论阶段(2008年3月—2008年8月):
启动研究活动,在制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案后,及时组织课题组所有成员学习课题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过程,促使他们有的放矢地全身心投入本课题的研究中去。同时组织大家查找、收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开展文献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充实大家的理论积累。

2、课题研究全面深入开展阶段
2008年9月——2009年2月:
组织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方案分工确定研究对象,制定好自己的研究计划,通过观察分析,跟踪查访,主要要针对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以及形成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在此阶段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协调一致,通过座谈、交流、家访与学生谈心对后进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要求课题组所有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继续收集资料和数据,并及时写总结,写论文,写出阶段性报告。
2009年3月——2009年8月:
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实验,要求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对自己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进行学困生转化进行反思,并写出文字性经验材料,撰写实践研究成果论文。
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求每位教师的教学观念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转变,要树立个性教育意识,承认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教师要抓住契机,注意激发学困生的内心矛盾,催其自省,肯定其点滴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抓反复,锻炼学生抗诱惑能力,发挥集体舆论的作用,创设良好的矫正情境,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

3、课题结题阶段(2009年9月—12月)。
此阶段汇编论文集、案例集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结题

九、预期课题成果
1、学困生心理问题调查(表现及成因)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集、案例集
3、有效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A、如何面对学困生学习状态的反复现象
B、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C、如何有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D、正确处理好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与对其进行情感教育的关系
E、如何与学生家庭有效配合,努力排除社会的不利影响因素,促进学困生学习习惯的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农村初中“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由江山市教育科研课...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过程培训资料之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课题论证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