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画知识普及版
 

“金碧山水”
李思训,在唐时“早以艺称于当时”,被推为“国朝山水第一”,有“山水绝妙”、“通神佳手”的美誉。他继承了六朝山水以色彩为主的表现手法,受展子虔山水 云石勾描法和泥金重青绿的色彩使用法的直接影响,并加以发展,形成了“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金碧山水。金碧山水色彩浓烈、笔法工整、格调严密,在唐代多 画在屏风和殿壁上,典雅华丽,生动逼真。
水墨山水
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奠定的基础,不用色彩,以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峰峦山石景色。王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常把景色写成诗,然后把诗画成画,后人说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五代时水墨山水有了发展,开始了用皴法表现效果,使山水更加雄伟壮丽。明时徐渭的泼墨大写意在水墨山水画上发展了水墨的技巧并把墨洒 在纸上,几笔画就做到了挥洒自如。他的画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花鸟画
花鸟画是以花鸟为题材的绘画,早期的花鸟画,大部分与装饰图案有关系,或附属于工艺品,作为纯美术欣赏独立成科的花鸟画成熟于五代与宋。花鸟画可细分为花 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是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 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花鸟画根据其技法又可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根据其水墨色彩的差异可分为水墨、泼墨、设色、白 描与没骨等种类。
人物画
是以描绘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通称,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比山水、花鸟等科出现较早。可分为释道、仕女、肖像、风俗、历史故事等类。人物画力求逼真传 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面部是人物描绘的重点,同时还要处理好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求得人物及人物动作和整体画布局(章法)的统一。中 国人物画以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情(神拟)为其主要特点,有别于西方绘画以注重质感,光影变化的特色。
“没骨清像”人物画
陆探微在“没骨用笔”上尤有成就。其人物造型上是一种“动与神会”的“秀骨清像”,骨骼清奇,瘦削而特具内在精神,使人产生“懔懔然若对神明”的感觉。“ 笔迹劲利,如锥刀焉”也是陆探微“秀骨清像”画风的重要特点。其人物肖像画学顾恺之,后人并称两人为“顾陆”,号为“密体”,以别于张(僧繇)、吴(道 子)的“疏体”。
陆探微还是画史记载中正式以书法入画的第一人。陆探微能为“一笔画”,即将张芝(东汉书法家)“一笔草”的草书体势运用于绘画中,形成画作笔势连绵不断,气脉通联的艺术效果。
白描画法
是指以墨线描绘物体,不着颜色的画法。在人物、畜兽画方面也有白描画法,我国古代称之为“白画”,北宋的李公麟是这种画法的代表性人物。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用笔的压度和速度要均匀,勾出的笔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涵蓄在内,不宜显露于外。
“十八描”
明嘉庆年间,邹得中总结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其著作《绘画发展》中,提出了“十八描”的说法,这十八描法是指:1.行云流水描,2.高古游丝描,3.铁 丝描,4.柳叶描,5.琴弦描,6.蚂蝗描,7.混描,8.橛头钉描,9.曹衣描,10.钉头鼠尾描,11.折芦描,12.减笔描,13.战笔水纹 描,14.竹叶描,15.橄榄描,16.蚯蚓描,17.枣核描,18.枯柴描。这十八种描法是古人根据当时的服装总结出来的,有些是唐朝以前就见过的,有 些则是后来逐渐添加的,然而“十八描”并没有包罗前人所有的描法。
水墨画
中国绘画的主要体裁有水墨画、壁画、板画。其中,最能体现中国绘画特征的画种是水墨画。
水墨画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晋唐之际,盛行于宋元明清和二十世纪。它以毛笔为绘画工具,以纸或丝绸为画地,以墨和水为材料,有的略施淡彩,重彩画通常也归入 水墨画。传统水墨画分为人物、山水、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界画等画科。在文献记载与传世之作中,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成就突出。
仕女画
是指以美女为主要描绘题材的人物画,最早始于战国。仕女画的特点,大都以工笔重彩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富于浓烈的装饰。仕女画有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写意仕女 画又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两种,还有以水墨和浅绛(即淡彩)相结合的仕女画,近些年又出现了一些重彩与写意结合的作品。在古代画迹中,明唐寅《秋风纨扇图 轴》、《宫装仕女图》、清改奇《百美图》等作品,均属仕女画珍品。
双钩填彩画法双钩填彩画法是用线条勾描物象后再填色的画法,又被称为勾勒填彩法或双钩设色法,是在白描的基础上染色彩 而成。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所见最早的双钩填彩画法,五代画家黄筌是双钩填彩法的代表性画家,其线条纤细,赋色艳丽,是北宋院画花鸟画法的主流。江南 的徐熙也用双钩填彩法,但风格野逸,较注重线条的趣味及墨韵。后世的花鸟画家,用笔多取徐熙,用色取黄筌,并兼取两家的神似逸韵。
绘画六法
作为奠立中国绘画理论基础的“六法论”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提出的。“六法论”就是作画的六种原则,也是画画的规范,不仅成为运笔时的标准,而且是一般批评家批评作品时的标准。
气韵生动:就是一幅画的精神所在,一个画家要想把画画好,就必须发现这种精神,并且使它活泼、自然。
骨法用笔:是指在骨法方面的用笔而言。所谓“骨法”就是纲要,也就和结构上的轮廓类似,所以运笔方法最为切要,因为运笔乃是中国画的生命所在。
应物象形:随着物体而定形象,是指在模仿物的形体,也就是写实的意思。
随类赋彩:随着物的种类而予以赋彩,是指模仿物体本身的色彩。
经营位置:是指画面的部位,就是所谓的布局,也就是结构或组织的意思。
传移模写:是“临模移写”的意思,就是照着画本来作画,六朝时代特别称之为“移画”。
中国画
广义的中国画包括一切中国本土画家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狭义来讲是指有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中国传统绘画,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竹、禽鸟、畜兽、虫鱼、宫室等画科。按表现手段和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勾勒、没骨、设色、水墨等画法。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册页、扇面等款式。
中国画的分科
唐代的张彥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分6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北宋《宣和画谱》中分十门,即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 兽、花鸟、墨竹、蔬菜。南宋邓椿《画继》中分8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鸟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无代汤垕在《画 鉴》中说:“世俗立画家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明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载“画家十三科”包括: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 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院体画
简称“院体”、“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也有专家认为是专指南宋画院的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 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这些作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鲁迅大《且 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中曾说:“宋的画字院,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传说在黄帝时“造山写形”就已初现端倪,晋时正式创立,顾恺之《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皆已失传),是这一时期山水画的代表作。而隋朝展子虔所绘《游春图》则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文人画
非专业化的文人、士大夫的画,常常注重学问和才情,标榜文士的气质和野选的作风,因此被称为“文人画”或“士大夫画”。“文人画”追求的是一种文化境界和 人文品格,重水墨而轻色彩,重情趣韵味而轻形象,强调书法式的一次性,追求画中有诗和象外之意。“文人画”这种提法始于北宋苏轼,成于明代董其昌,由记载 绘画史的文人竟相标榜,成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典范。
画工画
指以绘画为谋生职业的艺术工人的作品。这些画工按社会地位可分为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工(汉代称“尚书画工”、“黄门画工”)。画工所最题材,除山水、花鸟外,人物画多用民间流行戏曲故事及小说。画工画按工从事绘画的工种可分有壁画、漆画、瓷画、年画等种类。
写意画
写意画俗称“粗笔”。是中国画传统的画法之一,相对“工笔画”而言,用豪放简练、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大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 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写意画要求有高度概括的能力,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写意画法虽有“意到笔不到”之说,形式简略或形象不精确都不需计较,然而要将写意画法画得好,仍需工笔画法熟练,并多观察写生。
工笔画
也称“细笔画”,用粗细均致的线条来勾勒所描绘对象的形体与结构,分白描与设色两种。宋、元是工笔画的高峰期,至清初已衰微,被恽寿平的“没骨法”所取 代。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京津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著的工笔画家,如刘奎龄等人,这些画家继承传统,注重功力,以求变革,使传统工笔画又大放异彩。
中国画的用墨
用墨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中国画的用墨,主要是运用墨色变化的技巧。由于笔中含水墨量的差异,便产生干、湿、浓、淡的变化。以墨代色,产生了墨分五色的分 法,即焦、浓、重、淡、清,而每一种墨色又有干、湿、浓、淡的变化。中国画用墨技巧,并不是体现在调色盘中能调出多少种墨色的变化,而是如何使不同的墨色 在纸面上体现出来。随着中国画的不断发展,用墨的技巧也趋成熟,产生了“泼墨法”、“积墨法”和“破墨法”多种表现手法。
中国画的用色
中国绘画十分讲究色彩的运用,十分重视空间环境对物象的影响。随着空间环境对物象的影响和空间环境的变化,物象的色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宋代郭熙的《林泉 高致》中概括了季节的变化对水色和天色的影响:“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黯。”清代唐岱在《绘事发微》也说:“山有四 时之色,风雨晦明,变更不一,非着色以像其貌。所谓春山艳冶面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淡,冬山惨淡而如睡,此四时之气也。”
为面皴类。
传统三墨法之——泼墨法
泼而成之,如泼水一般,一遍或者数遍墨,是典型的大写意之墨法。干、湿、浓、淡同时进行,用书法的方式一气呵成。泼墨法可直抒胸臆,灵活多变,随意性极 强,目的在于笔意之外,求自然的水墨流动韵味之意外效果,泼墨法中的干笔与飞白尤为重要。行笔过程中还要求造型高度准确。泼墨法多呈水墨淋漓的效果。
传统三墨法之——积墨法
即多层积累、堆积,层层渍染,层积而厚。所用毛笔要短而软,墨色淡而干,宣纸半生熟。积墨过程可先淡后浓,也可先浓后淡。每遍积墨要求每笔本身不宜变化太 多,干、湿、浓、淡的效果是靠多遍积累用笔起来的。重墨色的笔触范围越来越小,墨色越来越深,笔触也越来越多,淡墨色的笔触却越来越淡,覆盖面则越来越 阔。
传统三墨法之——破墨法
是用途最广变化最多的墨法。破墨是破坏了原来的不好的效果,建立起一个新的更完美的效果。无论是浓破淡还是淡破浓,均要在前一遍墨将干未干时进行。它要求造型高度准确,运水运墨的技巧高度娴熟。破墨法有以重破淡,以湿破干,以淡破重,以水破墨,以干破湿,以墨破色

绘画流派

画家们之间,因风格相近或技法上的规律相似,自觉、不自觉的结合,会产生各种不同流派。有个人形成一种流派的,也有某些画家因相同的某一方面形成一种流派 的,也有“艺术风格”相近或因地域关系形成一种流派的。在中国绘画史上,流派往往是将几位风格相近或同时代风格并不相近的画家放在一起,如“元四家”、“ 明四家”、“清四家”、“扬州八怪”等。
等多种形式。画画效果多呈水墨、水色交融多变,生机活泼之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画的分类,看这篇文章就懂了!
书画天地 >> 国画名词术语常识
水墨山水画
国画(JDY提供)
零基础学画中国画(金鱼、山水、麻雀、山竹的基本画法)
关于山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