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年正收益,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2019年和2020年是基金“大年”,年度涨幅超过40%的权益基金比比皆是,正收益根本不值一提。
2021年初股票牛市结束后,权益基金正收益就显得凤毛麟角了。

本文要聚焦的是2021年以来年年正收益的权益基金,看看在股票熊市背景下它们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懒人养基将2023年中报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比例不低于40%、2021年以来年年正收益作为筛选标准,同一基金不同份额合并统计,剔除量化对冲基金、固收+基金,符合条件的开放式基金一共有44只,其中指数型基金15只,主动管理型基金29只。


01 指数型基金

15只指数型基金详情见下表。

1、3只QDII型能源行业股票指数基金
包括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华宝标普油气上游股票和华安标普全球石油指数。
受益于2021年以来的能源(原油)商品牛市,2021和2022年回报水平不输A股2019和2020年股票牛市。

2、1只跟踪英国富时100指数的QDII基金
建信富时100指数。
行业构成主要是能源、材料和非必需消费。
很明显,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其优势行业基本都是传统行业,2021年以来的正收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源商品牛市。
该基金2020年是较大幅度的负收益:-17.36%。

3、1只跟踪标普全球1200医疗保健指数的QDII基金
广发全球医疗保健指数(人民币份额)。
与标普生物科技指数2021年之后连年大幅下挫不同,标普500医疗保健指数2021年还是上涨的,2022年之后虽然下跌但跌幅较小。
标普全球1200医疗保健指数成分股更为分散,因而回报表现也更为稳健,但2022年广发全球医疗保健指数人民币份额的正收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民币相对美元较大幅度的贬值。
该基金美元份额2022年是小幅下跌的。

4、2只A股能源指数ETF
汇添富中证能源ETF和广发中证全指能源ETF。
行业构成是:煤炭和石油石化。
受益于2021年之后能源价格的上涨。

5、7只红利类指数基金
景顺长城红利低波100ETF,创金合信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A,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A,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景顺长城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指数A,西部利得国企红利指数增强C和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
几个典型红利指数中,中证红利指数缺席,其2022年全收益指数为-0.37%,离正收益其实也很近。
2021年以来,红利类指数成分股行业主要分布在银行、交通运输、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在2019-2020年牛市中基本上是没有存在感的,2021年之后表现“神勇”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均值回归现象。

6、1只跟踪MSCI香港价值指数的基金
太平MSCI香港价值增强。
印象中2021年以来港股是连年大幅下跌的,但价值风格的银行、通信、汽车等行业是小幅上涨或者跌幅较小的,加上2022年以来人民币相对港币较大幅度的贬值,才会出现港股价值指数基金2021年以来每年年度小幅正收益的现象。

7、小结
2021年以来年年正收益从行业上来看,主要来自于:
能源、银行、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


02 主动管理型基金

29只主动管理型基金详情见下表。

1、以标普全球矿产及能源指数收益率为业绩比较基准的1只QDII型主动基金
摩根全球天然资源混合(QDII)。
2021年以来年年正收益受益于全球商品牛市。

2、马芳、姚加红管理的2只主动量化基金
国金量化多因子和国金量化多策略。
全市场广覆盖寻找投资机会,AI赋能,机器决策;策略和模型不断迭代升级。
而无论如何,主动量化通常在小市值风格占优时表现更好。
2021年之后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和微盘股指数的表现远远好于沪深300等大市值风格。
主动量化持仓个股和行业极为分散,在熊市时相对抗跌,但牛市来临时也存在进攻性不足的可能。

3、周海栋及余懿管理的5只基金
华商恒益稳健混合、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华商新趋势优选混合和华商优势行业混合为周海栋管理;华商乐享互联灵活配置混合A余懿于2022年9月接手管理,之前也是周海栋在管理。
周海栋是对成长和周期风格都能覆盖的极少数基金经理之一,行业轮动胜率很高,近几年越战越勇、未出现大热必死的均值回归现象,算是一个奇迹了吧。
让同行可气的是,周海栋2019年和2020年的业绩也是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优秀表现。
世上真会有YYDS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4、姜诚管理的2只基金
中泰星元和中泰玉衡价值优先。
姜诚属于典型的价值风格,但他“物超所值”、以旁观者视角舒适进取的投资理念又是独特的。
姜诚2019和2020年的投资业绩虽然不算优秀,但也进入了“良好”之列,2021年之后持续优秀的业绩更凸显了其投资框架适应性更宽泛的实力。
姜诚主要投资于基础化工、建筑装饰、交通运输、银行等行业,善于在传统行业中掘金。

5、鲍无可管理的5只基金
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景顺长城价值边际灵活配置混合A、景顺长城价值领航两年持有混合、景顺长城价值稳进三年混合和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A。
鲍无可是深度价值风格老将,在2019年和2020年基金大年中完全没有存在感,2021年之后的“开挂”应该算是一种均值回归现象吧。
2021年之后主要投资行业是传媒、公用事业、通信、石油石化和医药生物。

6、徐彦的大成睿享混合
与鲍无可相似,徐彦属于深度价值风格,2019年和2020年的业绩较为一般。
2021年之后的优秀的业绩表现属于均值回归现象。
主要投资于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煤炭等传统行业。

7、丘栋荣的中庚价值领航混合
丘栋荣管理多只基金,不过中庚价值领航混合的回报特征与鲍无可和徐彦的基金相似,2019-2020年业绩一般,2021年之后迎来均值回归。
中庚价值领航2021年主要投资于煤炭和银行,2022年之后则主要投资于有色金属(工业金属)、房地产、石油石化等传统行业。

8、缪玮彬的“神基”金元顺安元启混合
缪玮彬2021年之后是典型的微盘股风格,策略容量很小,所以在规模仅仅10亿出头就开启了严格限购,当前的规模也还不到15亿元。
当众多资金往市值下沉方向“卷”的时候,小市值、微盘股策略的超额可能趋于减少,直至消失。

9、董丞管理的2只基金
华泰柏瑞多策略混合A和华泰柏瑞富利混合A。
董丞的研究覆盖主要以周期和制造为主,会做一定的仓位择时,股票仓位介于70-90%。
受益于商品牛市,2021年以来主要以有色金属中的贵金属取胜。

10、杨宗昌的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
杨宗昌系化学博士,主要投资于基础化工、石油石化、煤炭等周期行业,善于从周期行业中掘金。
基金业绩受益于商品尤其是能源牛市。

11、张媛的英大国企改革股票
有较为明显的行业轮动特征。
2021-2022年主要投资于煤炭和石油石化行业,2023年主要投资于电子和食品饲料。
2021-2022年业绩受益于能源牛市。

12、张翼飞的安信民稳增长混合
对于主要做固收+投资的张翼飞,安信民稳增长混合属于股票仓位较高的偏平衡混合型基金。
安信民稳增长混合的股票仓位主要分布在房地产、石油石化、煤炭和银行等传统行业,属于价值风格,一定程度上也受益于此轮能源牛市。

13、3只(类)行业主题基金
1)杨景涵管理的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A
投资于银行、房地产和非银金融,2019、2020和2021年基金业绩相较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都显得较为落后,2022年和今年以来业绩领先,相对于中证全指数金融地产指数2021年、2022年和今年以来的涨幅-10.77%、-15.59%和1.67%,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分别有12.30%、26.99%和5.09%的超额收益,作为行业主题基金已经很不错了。
2)范洁管理的前海开源中药股票
全部投资于中药子行业,中证中药指数2021、2022和2023截至8月31日涨幅分别为33.57%、-11.65%和2.10%,前海开源中药股票的收益则分别为36.74%、4.28%和0.14%,主动管理的Alpha也不错。
3)刘榕俊管理的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
非常的“名不符实”,因为基金2017年以来几乎全仓银行行业,实际上是银行行业主题基金。
中证内陆银行全收益指数2017年以来的年度收益率分别是18.12%、-11.66%、27.48%、-0.01%、-0.59%、-4.11%和2.26%(今年以来截至8月31日),本基金同期收益分别为7.48%、-0.20%、37.19%、8.95%、9.20%、0.68%和9.42%,超额收益也很突出(1亿多一点的规模超额可能主要来自打新收益)。

14、股票仓位择时明显的3只迷你型基金
1)张城源管理的华夏新锦绣混合
最新规模1.26亿元,2023年之前基本上是机构定制基金,机构持有比例超过99%。
有大开大合的股票仓位择时,2022年股票仓位基本为0,2023年股票仓位近9成。
2021年收益率8.29%,超过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7.53%,2022年几乎以股票0仓位获得了5.65%的收益率,今年以来截至8月31日的收益率13.25%,都堪称优秀了。
2023年持仓行业和个股集中度都很低。
2023年基金中报显示,基金经理张城源同时管理私募计划管理产品1只,规模1.1亿元。
2)许家涵管理的天冶低碳经济混合
最新规模1.52亿元。
有明显的股票仓位择时,但择时幅度相对温和,股票仓位介于38-95%之间。
2021年持仓行业相对分散均衡,2022年汽车、2023年计算机单一行业持仓占比超过4成。
3)梅寓寒管理的中海优势精选混合
最新规模2.05亿元。
有明显的股票仓位择时,股票仓位介于44-78%之间,但梅寓寒接手管理后股票仓位相对稳定。
持仓行业以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钢铁等传统行为主。
最大不足是基金经理更换较为频繁。

15、小结

2021年以来年年正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有以下特点:
1)大部分基金业绩来源于传统行业掘金,包括几位典型的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分析其持仓结构,银行、交通运输、煤炭等持仓与红利指数策略相关性较高,或者受益于石油石化、煤炭、贵金属等商品牛市。
2)行业和风格轮动对大部分基金经理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上千位权益基金经理中目前硕果仅存、轮动胜率很高“常胜将军”的就只选出一根独苗,周海栋。
3)以相对收益为目标的公募基金,大部分权益型基金经理并没有能力或胆量进行股票大仓位择时,偶有大仓位择时的基金经理投资者对他们的关注度也很低。
4)风格偏稳健的主动量化(多头)基金,2021年之后做到年年正收益的也仅有1组基金经理,马芳和姚加红。
如果算上不那么“量化”的缪玮斌,其实主动量化应该都是小微市值风格的胜利。


03 年年正收益的基金是好的投资选择吗?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趋势投资者追求短期正确,近几年年年正收益的基金应该是很好的投资选择。
我们看一些基金投顾和FOF持仓就知道,它们会选择这些基金的C份额短期持有,持有过程中如果发现它们“不行”了就换掉,重新追逐表现更好的。

逆向投资者追求更高的隐含回报往往会逢低布局近期表现不好的基金的A份额,主动买套、长期持有。
这些有“正回报”基因的基金,逆向投资者更倾向于把它们收进基金池重点跟踪和观察,等他们严重不行(落后)的时候再分批买入。

也有那种中庸型投资者,买三分之一正在创新高的,买三分之一横盘的,买三分之一正在创新低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
基金无非是我们进行投资配置的一个工具而已,无所谓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附一份内部员工持有份额前十表格,供参考。


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基海淘金:一个业绩顶尖却被埋没了的投顾产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上半场公募盘点:中小基金“逆袭”位居前列,最牛原油QDII回报超60%!
这些“神秘信息”,暗示你的基金可能要换了
如何挑选一只适合自己的基金?
厉害了,混合基金差点成了冠军
主动股票、混合、主动QDII今年以来冠军基金业绩齐超50%
基金入门04:基金术语(上)你陌生的FOF、QDII全包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