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讯 | SOM 华工院 粤规院获得东莞滨海湾新区威远岛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SOM) 联合体的设计方“湾区封面,三色威远”喜获东莞滨海湾新区威远岛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

01

设计愿景与总体定位

从200年前的“珠江虎门,紧锁铜关”到200年后的“湾区桥头,开放门户”,独特的山海灵韵与历史底蕴,构建威远岛在黄金内湾中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
湾区在全球化推动下崛起,在历史走向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时代,湾区将担负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威远岛是湾区的创新“三大聚”之一,复杂多元的创新网络需要湾区东西两岸大学、企业和供应链的高频互动。湾区时代也是文化自信的时代:威远岛作为国家民族觉醒的场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国家讲好“中国故事”、向全球传递中国式现代化意象的重要资产。湾区时代更是生态文明的时代:面对生态韧性的全球性议题,设计需结合威远岛山围江海的自然形态特征。科创功能的注入、历史气场的复兴以及山-城-海-岛关系的处理,将使威远岛成为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精神与气质的封面场所。

02

设计策略及主张

面向“湾区封面”的设计目标,设计厘清威远岛的自然本色、历史底色与科创特色的特征与需求,并通过巧妙的手法使其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和色生辉,以此来回应“湾区时代,威远岛如何再次威名远扬”的时代之问。
“三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三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自然底色

一种更精明韧性、山海相融的“威远模式”

雨廊浮岛,与水共生:创新了传统“遇水筑堤,设备抽排”的与水斗争方式,面对更不确定与频发的极端天气,设计了6条山海雨洪廊道 2个与水共存社区,探索更精明韧性、联系山海的蓝绿空间框架。

廊浮岛

历史本色

一种更尊重历史、滋养人心的“威远模式”

炮台揽胜,两岸新生:通过1条山海文脉游径串联3大历史地段,以谦卑姿态,尊重与保护历史,让历史的气场被再次感知,融入社区生活。炮台揽胜:威远炮台与定洋炮台的历史回望,昔日较场练兵的呐喊、铳台激战的炮火,转变为如今滋养日常、科技创新的大学科技园南园的历史背景。
沧海桑田,向海重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两岸新生:一河两岸,寨墟重生。从太平墟与水师提督的历史原点出发,延续当年的街道肌理和山体廊道,以渐进式的更新思路推动一河两岸之间的历史对话。
太平之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太平之心:融入历史,对话当代

科创特色

一种更在地多元、回应创新的“威远模式”

区域协同,校城融合:以大学为媒汇聚区域资源,联动广深与东西两岸,塑造湾区科技客厅。顺应科创回归城市的趋势,融合本地产业与村庄资源,通过校区、园区、社区三区无界,实现校企互相支撑。南北园辐射全岛,形成全岛科创体系。
区域多元,校城融合
南园:潮汐科创湾——围绕轨道枢纽,引入广深科研机构。以山海科创径构建从科创龙头-高校科研带-成长型供应链企业-敏捷生产村庄的科创全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耦合的产业板块
山海科创径效果图
北园:山海泛大学——进一步推动大学向城市开放,基于应对内涝的生态韧性水社区形成功能混合、空间尺度宜人的大学路与滨水空间,激发灵感与创意。
产业与城市无界交融
北园科创水乡效果图

设计主张

三色为底,和色生辉

设计并不是孤立的解决自然韧性、历史传承和科创激活三大议题,而是以自然本色、历史底色与科创特色为基础,整合三色、和色生辉。将自然显露于城市,历史与当今对话,创新与生活相互激发,为威远岛发展转型铸就空间力量。

在山海神韵中,响起科创城市的变奏

串联山海的科创径,不仅连通滨海的科创龙头、山边的存量厂村与之间的成长型企业,为其配套灵活混合的办公与生活的空间。同时也是连通山海视线通廊,营造山体与城市相协调的滨海天际线形态。

山海相连的科创径与滨海天际线
在科创活动中,感知自然的韵味与历史的回音

登顶威远山,在昔日的炮台回望南园。曾经的炮台防御体系转变为蓬勃的科创城区,在山海之间徐徐展开。漫步于南园滨水科创总部,低层高密度的建筑形态呼应威远与定洋炮台的历史轴线,虎门大桥、威远炮台成为了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历史背景。

上下围涌连接水系效果图

在日常生活中,品味自然的脉动与科创的梦幻

在这里海洋与陆地的界限不在是一条线,而是随潮汐涨落的滩涂公园。小密路网与科创街区沿东西向的自然水系展开,提供亲切的街道生活与激发灵感创意的未来生活。

滨海文化客厅效果图
南园:威远与定洋的历史回望

03

总结与展望——三色威远,湾区封面

威远岛以区域协同,校城融合的方式顺应湾区科创转型;复兴历史炮台与墟寨回应文化自信的国家现代化形象需求;并妥善处理山、城、海、岛的自然形态与安全韧性关系。围绕科创需求整合自然、历史资源要素,形成具有“威远气质”的独特空间场所,成为代表湾区未来城市范式的封面地带。
城市设计愿景鸟瞰图

04

赛后采访

【本文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本文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和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虎门烟云怀古
南沙文物故事02:上横档岛炮台,回望历史的天空!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虎门之战
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蒲洲炮台、巩固炮台、蕉门炮台、大虎山炮台)
镌刻在招宝山碑林上的英雄史诗,见证了镇海英勇的抗战史!
虎门沙角炮台巡礼【岭南城镇自助游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